相关试卷

  • 1、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然而有人利用AI换脸以假乱真在网上实施诈骗,为此需要( )

    ①公民加强立法,以规范网络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②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③加大惩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④加强公民自身的防范意识以及道德约束,消除市场缺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2023年9月22日,刘某信息网络犯罪案在某中学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该校1000余名师生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安全有序地共同亲历见证了一次司法审判的全过程。法庭庭审进校园( )

    ①有利于完善司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

    ②引导公民自觉守法,有助于涵养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③强化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依法治国理念的落实

    ④表明司法机关和学校在法治框架内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西藏自治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部署和要求,始终把科技援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山东省援建的西藏自治区中农圣域果蔬产业园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66万亩,年产量1.2亿斤,产值近2亿元,成为西藏最重要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开展科技援藏( )

    ①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逐步消除了各民族发展差距和民族差异

    ③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

    ④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2023年12月7日,贵州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民营企业家委员和有关商协会代表召开座谈会,围绕“今年经济形势怎么看?明年经济怎么办?”听取委员和商协会代表的意见建议。这反映出人民政协( )

    ①通过协商座谈会议广泛凝聚共识

    ②围绕发展主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③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④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视察,走进沈阳市牡丹社区。该社区实施了“党建聚邻、服务暖邻”等工程,组建了“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巾帼萤火志愿服务队”等服务团队,注重对老年人和青少年群体的服务。上述治理模式( )

    ①让志愿服务亲民化,践行奉献精神

    ②发挥协商民主优势,推进民主决策

    ③凝聚各方力量,释放基层治理新效能

    ④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机关,推进社区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近年来,某地级市人大常委会紧盯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制定《城市绿化条例》,并在综合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后,梳理形成审议意见提交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通过“执法检查十专题询问+跟踪问效”的方式推动环保法律法规全面深入实施。由此可见,该市人大常委会( )

    ①行使国家立法权,运用法治思维改善生态

    ②坚持对人大代表负责,落实人大代表意见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问题有序解决

    ④创新监督方式,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落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在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长李炳军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提到2023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继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政府为人民办好“实事”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政府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B、为民执政是建设民主政府的必然要求 C、省政府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8、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大学习教育的主题如下图所示:

    党内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扩大了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③以提高党员干部本领为目的,为新时代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④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筑牢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之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古语云,齐则有序,齐则有效,齐则有力。毛泽东指出,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由此可见,新时代取得新胜利需要广大党员( )

    ①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

    ②提高党性修养,服从组织纪律

    ③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④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工作出发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父母离婚后再婚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现象,而在重组家庭中,原来没有关系的两家子女成为拟制血亲下的兄妹关系。

    周某父亲与杨某母亲再婚后,周某与杨某十一二岁时成为新家庭中的兄妹,两人从开始互不说话、交流到后来学习上互相帮助,年满十八周岁时两人考入同一所大学。在大学毕业后工作的几年中,两人相恋领证结婚并告知父亲(继父)和母亲(继母)。父亲(继父)和母亲(继母)对两人由十几年的兄妹关系变成夫妻关系从开始的反对到后来的理解支持。

    (1)、结合材料,运用珍惜婚姻关系的知识,分析周某与杨某的婚姻。
    (2)、如果周某与杨某的父亲(继父)或母亲(继母)因病去世,周某与杨某应如何处置其遗产。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4年,周某与黎某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将周某房屋一半产权转让与黎某。2007年,周某记述:周某自1993年起得到黎某诸多照顾,并于2004年将房屋一半产权过户给黎某。后周某与黎某全家共同生活,受到悉心照养。而周某女儿何某自2000年后与周某形同陌路。

    2015年,周某与黎某签订《以房养老有偿服务合同》:周某自愿于2004年将房屋一半产权无偿赠与黎某,经过十余年来的共同生活,黎某仍一如既往、无微不至地照顾与关怀,故将房屋余下产权以以房养老形式给予黎某。黎某承诺照料周某衣食住行到终老,周某对赠与房屋有终身居住权并以家庭形式居家养老。

    2022年,周某因病去世,享年87岁。黎某将周某骨灰安葬于周某原籍。2023年,何某起诉至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为周某与黎某签订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判令黎某将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到何某名下。

    (1)、结合材料,判断何某对周某与黎某签订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的异议是否正确,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2)、本案中,法院在积极探索以房养老的新型模式。请你以“以房赠送来换得扶助、长寿与善终”为主题写三点经验总结。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告、被告两家房屋并排相邻而建,原告房屋在雨天会滴水进被告房屋中,被告多次要求原告拆除伸入自己家中的屋檐。被告修建的围墙延伸至路口,原告及其家人出入需经过被告家院门前。原告准备建新房,需运送建筑材料进入自家的院落,其以被告在路边栽种的9棵松树阻碍了材料运送为由要求被告砍掉松树。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应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邻里矛盾。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李某与张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张某将其名下一套房屋出售给李某,并书面保证所提供的房屋权属证明和身份资格证明材料真实、合法、有效,如果房屋被查封或限制转让,导致李某无法取得房屋所有权,李某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张某支付违约金。合同签订当日,李某向张某支付定金10万元。后在办理《房屋买卖合同》网签过程中,李某发现某区法院在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前已将涉案房屋查封,导致房屋无法办理过户。李某遂起诉要求解除《房屋买卖合同》,且要求张某返还定金10万元,并承担违约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李某的诉求是否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 14、很多女性在婚后面临着做全职太太还是职场女强人的选择。传统观念认为,女性的首要职责是照顾家庭和孩子,甚至在与丈夫的职业选择中被迫做出牺牲。一项对2000名中国女性的调查研究显示,女性追求事业更能获得家庭幸福。由此可见( )

    ①夫妻双方应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②夫妻双方都有选择工作的自由

    ③经济独立是夫妻人格独立的基础

    ④传统的夫妻关系观念是落后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漫画《不清楚债务……》中的债务( )

    A、属于家庭债务,由夫妻共同承担 B、应坚持“谁使用,谁承担”的原则 C、如果是夫妻一方个人行为,应由使用者承担 D、如果有约定则是使用方债务,否则是共同债务
  • 16、岳某与曹某经人介绍于2019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二子。婚后双方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夫妻感情破裂。2023年11月,岳某要求与曹某离婚,曹某认可夫妻感情破裂,同意离婚。这起离婚案例( )

    ①人民法院宣告判决时解除夫妻关系

    ②告诉我们要坚持结婚自由,离婚要慎重

    ③双方应在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上达成协议

    ④双方应亲自到登记机关进行离婚登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2022年6月,邢某(男)与陶某(女)相识恋爱,同年10月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2023年5月1日,二人按照民间风俗举办婚礼并依法进行了婚姻登记。2023年11月,陶某生育一子。邢某称,双方从认识到举行婚礼给付陶某聘金、彩礼、礼物等共计20万元,双方共同生活仅4个月后陶某回娘家养胎。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聘金、彩礼等是女方权益的保障

    ②结婚是夫妻关系的起点

    ③婚姻登记才能保护子女合法权益

    ④依法登记的婚姻受法律保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刘女士和其丈夫育有三个子女,老大和老二是女儿,老三是儿子。大女儿将自己购买的一套房产登记在刘女士和其丈夫名下并告诉给妹妹和弟弟。2020年6月,刘女士的丈夫去世后,儿子和小女儿要求大姐将登记在父母名下的房产按照相应份额折算现金补偿他们。刘女士依法订立了一份遗嘱,遗嘱上写明其去世后将自己名下房产的全部分额都给大女儿。2023年10月,刘女士去世,三个子女因该房产继承权产生纠纷。从法律角度看,本案中( )

    ①刘女士的遗嘱合法有效

    ②涉案房屋产权应为刘女士的大女儿个人所有

    ③老二和老三的请求应当得到法院的支持

    ④涉案房屋的产权人是刘女士与其丈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凌某和李某分居多年,双方于2021年9月签订离婚协议书。双方对婚后设定的多家公司的股权、名下的多套房产以及债务进行了分割,并且变更了部分公司的股权登记和部分房产登记信息,其余则尚未变更。为加快变更进度,2023年,李某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协议书尚未生效,法院应重新分割财产和债务 B、未变更的其他股权和房产,按协议书处理 C、已登记变更的,从变更时起成为一方个人财产 D、若财产分割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应判决不许离婚
  • 20、84岁的周先生与80岁的妻子任女士育有8名子女,2023年有孙辈后人20人,重孙辈后人8人。在W市,周先生与任女士共同拥有多处房产,周先生名下还有价值五千多万元的企业股份。2024年初,周先生去世,生前没有留下遗嘱。对此,周家通过析产确定了周先生的遗产内容。周先生的遗产( )

    ①第一顺序继承人是任女士和8名子女

    ②由任女士及后辈36人共同均分

    ③孙辈和重孙辈不在法定继承人顺序中

    ④女儿、女婿和外孙辈没有继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1153 1154 1155 1156 115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