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李某某以修建养殖场或复垦为由,在未取得矿石开采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非法开采石头,并进行销售。经鉴定,李某某开采造成生态环境和国家矿产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该地质环境修复费用需9100元。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仁怀市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李某某如不服一审判决,可随时申请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B、本次案件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只能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C、为更好维护自身权益,李某某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D、李某某可依据过错推定侵权责任提供其行为正当的证据
-
2、杜某在某网购平台购买冰箱时,商家同时赠送了奶粉,杜某当晚冲泡奶粉,喝完后上吐下泻。杜某找商家索赔时,商家以赠品非商品为由不予处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杜某( )
①要求赔偿是合理的,商家应予以理赔
②未对赠品付费,商家可以不对赠品负责
③可以寻求网购平台客服的帮助,督促商家履行赔偿责任
④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起诉该网购平台,由平台承担赔偿责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3、贾大爷的妻子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多年来,贾大爷既当爹又当妈,辛辛苦苦地将儿子贾某抚养成人。而贾某结婚后,媳妇陈某却经常虐待贾大爷,贾某对此不闻不问。年老体弱的贾大爷要求儿子尽赡养义务,反招来贾某夫妇的谩骂。下列说法中能够说服贾某夫妇赡养老人的是( )
①从法律上讲,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②父母不辞辛苦养育我们长大成人,我们应该报答他们
③遗弃老年人是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的犯罪行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④我国法律规定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薛某在某网店购买某潮牌服装,收货试装后认为没有达到网上宣传效果,自认为不是正品,向店主周某索赔遭拒。于是,薛某在网店评价中写道:店主是骗子,这个服装是仿的!仿的!仿的!并附试装图。周某气急,将薛某的试装图发自己朋友圈,并配文:无理取闹,自己长得磕碜,怪服装。该案例中( )A、薛某未侵犯周某的名誉权,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意思判断 B、薛某侵犯了周某的隐私权,处理信息没有遵循正当原则 C、周某未侵犯薛某的肖像权,在生气状态下是可以理解的 D、周某侵犯了薛某的肖像权,在朋友圈丑化贬低薛某形象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①曹某高空抛掷物品将楼下行人砸伤
②某市工商局向自然人甲购买办公用品
③某市质检部门对制假售假企业处以10万元罚款
④小张父亲答应为其购买手机后反悔,小张要求父亲履行承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在现实生活中,因噪声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A市居民甲无视其居住小区的管理规约,经常在小区的楼间空地上组织活动播放音乐,导致周围住户无法正常作息。邻居乙向当地公安机关投诉并提供了甲所在单位网站上公布的信息。邻居丙在个人微博上发帖“曝光”了甲的照片,并在照片中甲的额头上加了贬损性文字。随之相关机关拨打甲的电话对其进行询问,大量网友也开始指责甲。关于本案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只有行使正当的民事权利时才可以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②甲无视小区规约制造噪声干扰邻居生活的行为已构成侵权
③乙提供甲所在单位网站上公布的信息也会侵犯甲的隐私权
④丙在甲照片的额头上加上了贬损性文字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为议题的课堂上,小明分享了自己搜集到的一些案例。下列案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
①20岁的小李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甲对乙说:今天草莓便宜,要不?甲的表示为要约邀请
③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侵犯了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④甲请求交警退还其被扣押的面包车,属于民法调整范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李某长期在人民广场经营儿童游乐项目。某天,张某夫妇带着6岁的儿子跳跳来到广场游玩,租赁一辆由李某经营的儿童玩具车后,交由跳跳自行驾驶。跳跳在驾驶玩具车时不慎与行人马某相撞,致马某骨折受伤入院治疗。因赔偿事宜协商未果,马某将李某、跳跳及其父亲张某诉至法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马某的生命权和身体权受到了侵犯
②李某未尽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③马某在广场行走导致碰撞,也存在一定过错
④跳跳致马某受伤,其赔偿责任应由张某承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激发乡村治理高效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近年来,宁波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德治、 法治、 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依靠数字赋能,实现乡村整体智治,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海曙某村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在村民公开会议上,针对多数村民提出的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商讨,并做出了对全村污染严重的场所进行全面清理绿化的决定,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该村还制定了村民行为规范、依法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来规范村民和村干部行为。该村的委员会定期对村里的账目进行检查,查账后还要张榜公布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基层民主是如何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的?
-
10、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3·15晚会》是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政府部门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每年3月 15日晚共同主办现场直播的一台大型公益晚会。每年的3·15晚会都会曝光一系列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商家,并揭露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消费侵权现象、提示广大消费者警惕各种消费陷阱和误区,规避消费风险。2024年央视“3·15晚会”的主题是“共筑诚信 共享安全”,以“生命安全、健康安全、财产安全”为主导,坚持高质量诚信发展为核心。晚会曝光了一系列的消防产品等造假行为,记者根据举报信息,在天津河北等地对防火玻璃市场进行暗访了解到,个别企业对防火玻璃生产造假,抽检造假,检验资质造假,为消防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隐患。对此,各相关部门立即行动,依据《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要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理由。(2)、 结合所学知识,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出两点建议。 -
11、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2024年面对江苏代表团的代表们,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导激励广大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最终目的也是一切为了人民。因此,党员干部需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人民呼声,维护人民利益。
材料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医保参保人数超13亿人,4400万人被纳入低保和特困救助范围,每年约1亿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资助……近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财政部门持续提高资金安排“民生含量”,不断增强政策举措“民生温度”,努力让国家财政账本变成百姓“幸福清单”。
(1)、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什么样的执政理念?(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知识,分析党是如何坚持在发展中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 -
12、 “大小事落实到单元,心里话传递到支部”。莆田市某社区按照“党建引衣甚惠民”工程要求,在网格下设置单元、邀请在职或离退休党员、热心群众担任单元长。崔小兰,单元长就是楼栋长,一头连着社区党委, 一头连着楼栋的每一户业主, 负责采集信息,上传到“全市一张图”数字化平台,反馈业主诉求,帮助业主解难纾困。该社区的做法 ( )
①发挥了社区党组织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组织载体作用
②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畅通社区居民的民意诉求
③健全了基层民主制度程序,确保人民的政治权利得以贯彻落实
④发挥了科技在基层治理中的支撑作用,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我国宪法规定: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这表明,我国( )A、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 B、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禁止与国外宗教界的一切交往 D、宗教信仰完全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可以不受国家法律约束
-
14、2023年10月,来自巴基斯坦、智利等22个国家近30名媒体人士赴西藏参观采访。他们走进西嘎门巴村合作社,体验藏纸的制作过程;到藏式农村小院,与村民互动交流;前往布达拉宫、大昭寺、色拉寺,了解藏传佛教的新发展;赴拉萨北京实验中学,考察西藏的15年免费教育……一路采访报道, 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西藏。他们的报道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 )
①西藏人民群众平等地享有文化、教育等权利
②西藏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尊重
③在西藏各种宗教活动都不会受到任何限制与约束
④西藏社会稳定得益于正在形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它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
①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②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保障民族地区的人大、法院等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④坚决反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6、2023年5月12日,全国政协召开远程协商座谈会,围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协商议政。这告诉我们 ( )A、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专门协商机构 B、政府监督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C、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D、人民政协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国家机构
-
17、“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核心要素是协商与共识,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符合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下列不属于协商民主的是( )A、党在制定重大政策时,与各民主党派等进行充分协商,并广泛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 B、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邀请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参与审议论证,促进“质量立法” C、政府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等推进决策科学化,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D、某社区关于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需要大家共同参与集体做出决定,保障合法权益
-
18、202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组织召开首届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上通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提出建议8314件,主要涉及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经逐件研究分析,分别交由204家单位研究办理, 目前已经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上述材料表明 ( )
①国家机关要支持人大代表工作,有利于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②人大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要认真履行提案权和质询权
③做好代表建议工作要重视全过程沟通,加强代表建议前后的协调和督办
④代表工作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大代表履职的相关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9、2023年 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开展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分为3个检查小组,赴6个省开展实地检查。采取执法检查组赴地方检查与委托省级人大常委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0月下旬,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检查湿地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行使决定权,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②坚持民主与集中统一的制度能够有效推动湿地保护治理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行使监督权,督促地方积极开展湿地保护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挥法律监督机关作用,负有监督法律实施的职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境外电信诈骗活动让不少国人深受其害,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决威胁我国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缅北电诈问题,国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先后制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等法律和文件,并贯彻落实。这说明 ( )A、是我国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 B、履行专政职能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应有之义 C、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要与国家职能相适应 D、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障人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