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3年5月,王某入职某公司,并与公司口头约定每月工资为6000元,其中4500元在月底支付,剩余1500元待年底时一并发放。王某在2023年10月自行离职后要求该公司支付剩余工资。该公司拒绝王某的要求并要求他继续履职,双方产生纠纷。对这一案例,以下说法符合法律常识的是( )
①只要劳动者履行了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劳动报酬
②口头约定无凭无据且王某拒绝履职,公司无须支付剩余工资
③为解决这一纠纷,王某要么选择劳动仲裁,要么选择劳动诉讼
④如果王某自行离职给公司造成损失,那么公司可以要求王某赔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下雨天,成年人李某在某餐饮店用餐完毕,出门时在店门口台阶处因阶面湿滑及溅落的油污而滑倒,导致骨折受伤。餐饮店既没有对台阶进行防滑处理,也没有设置“注意湿滑”的提示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应当注意雨天湿滑情况,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B、餐饮店没有采取合理措施致李某受伤,承担全部责任 C、雨天阶面湿滑属于不可抗力,餐饮店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D、餐饮店作为经营场所,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
3、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具有极强互补性。中国已连续十五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历史上的峰值2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展现出双边贸易的强劲韧性。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非凝聚互动合力,中国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②中非经贸合作的增强主要得益于双方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
③中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实现了经济和生产要素的整合
④中非贸易的增长,彰显中方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4、与漫画(来自小闲画画)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③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④不同世代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2024年年初,零下十几度的哈尔滨迎来了旅游热潮,热门景点游客爆满,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同样有游客在寒风中排起长队。“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这一句解说词激发起游客的民族情感与历史责任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冷与热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相互转化
②游客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结合就是将个人价值与民族历史相结合
④解说词中“向前走”与“别忘记”告诫人们不忘历史,振兴中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木棉树因其枝干壮硕挺拔、顶天立地,花朵盛开时雄壮瑰丽,掉落后花不褪色、不萎靡,以及其顽强的生命力,被人们称为“英雄树”。在广东,看到木棉花开,就知道春天来了。我们对木棉树的认识表明( )
①从部分就可以正确把握事物的整体
②认识是由认识的对象和人的思绪共同决定
③对事物的认识有时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④事物具有的象征意义是主观与客观交织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近年来,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下潮流元素之物,如国潮服饰、国潮美妆、国潮家居、国潮文创产品等,爆款不断涌现,成为当今中国势头最盛的生活新风。这得益干( )
①文化传承激发了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②国潮商品更具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③人们持续增强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④传统与时尚的结合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近年来,西藏自治区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西藏自治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
①有利于民族团结,推动形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发挥当地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履职尽责的作用
③需要党委和政府行使自治权,构建工作新格局
④激发多元主体参与活力,推动生态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有: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由此可见,政协( )
①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发挥其政治联盟的优势
②坚持人民民主,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
③监督政府工作,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
④发挥独特优势,广聚英才投身祖国的发展伟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甘肃省某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机制,以推动乡村全面发展为根本,全面推行“民事直说+”模式,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这一机制需要( )
①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
②收集群众微心愿,落实基层政权机关职能
③发挥党员作用,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④创新基层自治组织的形式,推动乡村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分层分类救助指的是,把困难群众根据困难程度分成不同的层次,分别采取不同的救助政策。这说明落实这一政策需要( )
①聚焦精准分类,深化弱有众扶以助力共同富裕
②强化监督力度,实现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
③推动政策落实落地,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
④坚持共享发展,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将持续做好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加大对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该做法的传导路径是( )
①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②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③鼓励投资基建项目
④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
13、2022年广东省各经济区域财政科技支出情况(数据来自2023年11月发布的《2022年广东省科技经费投入公报》),见下表:
区域
2022年(亿元)
较2021年增长(%)
全省
983.78
0.1
珠三角核心区
894.82
5.9
东翼
10.21
-32.9
西翼
4.95
-10.3
北部生态发展区
9.78
-34.3
(注:珠三角核心区总面积占比广东省国土面积不到1/3,2022年珠三角核心区GDP合计总量占广东省的81.07%。)
下面选项中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
①财政科技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②珠三角核心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增长潜力强
③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需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④各区域都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高端产品推出速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1935年底,得知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抵达陕北后,鲁迅和茅盾两位先生联合给中共中央发去一份贺电,称:“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能证实这一论断的选项是( )
①建立了新中国,彻底清除了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势力
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选择和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1850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篇时评中预言了中国社会主义的胜利和“中华共和国”的前景。中国共产党人用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个成就,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预见变成美好现实。从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启示有( )
①信仰就是力量,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②旗帜引领方向,把马克思的具体论述作为行动指南
③道路决定命运,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理论促进实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张某与孙某婚后育有一女取名小苹果。孙某期待着将女儿培养成社会精英,于是在小苹果刚满15个月时,瞒着张某给孩子报了近5万元的早教班。张某得知后认为培训合同未经他同意,应认定为无效,要求培训机构退费,遭到拒绝,张某遂将培训机构诉至人民法院。平日里张某和孙某常因教育理念的差异而矛盾不断升级,后感情破裂。2024年3月,夫妻双方准备协议离婚,但双方就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争执不下。最终,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张某一直心存不满,频繁发送短信骚扰孙某,孙某深受困扰。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张某主张该培训合同无效能否得到法院支持,请说明理由。(2)、张某和孙某可通过何种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并说明理由。(3)、离婚后,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请说明理由。 -
17、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全球治理的贡献度、参与度越来越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便车”,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更多“中国力量”。面对逆全球化思潮,我国提出“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主张,旗帜鲜明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针对增长动力问题,我国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协同进步;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经济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材料二: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强调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并不意味着关门封闭,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是如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中国力量”的。(2)、结合材料二,阐述我国为什么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3月,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俄罗斯期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目的是为各国人民走向携手同心共护家园、共享繁荣的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方案。
材料二:2022年11月,第77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先后表决通过多项决议,均写入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一时期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连续第六年写入联大决议。
材料三:2024年3月, 中国派遣医疗队赴西非国家提供援助,并在国内建立了疫苗生产基地,为全球卫生安全做出了贡献。这是中国政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也生动地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有西方媒体认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是中国政府制造的噱头,是无法实现的。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
19、老刘共育有两个儿子,老伴过世后,老刘一直由小儿子照顾,而大儿子很少照顾老刘。老刘打算将名下的财产留给小儿子,便找了邻居代书写下遗嘱,邻居和小儿子作为见证人在遗嘱上签字按印。老刘过世后,两个儿子因遗产继承发生纠纷。关于本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遗嘱无效,小儿子不能作为见证人
②该遗嘱有效,代书遗嘱有邻居作为见证人
③两个儿子均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但小儿子可多分遗产
④应依据法定继承顺序分配财产,两个儿子均等继承遗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下面选项中属于这种情形的是( )A、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刊登的作品 B、为实施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某一音乐作品 C、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 D、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研,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