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联考政治试题
-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份联考政治试题
- 四川省大数据智学领航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 浙江省嘉兴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 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 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演练政治试题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爱英才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鼓励干部担当作为,持续完善相关激励和惩戒机制,以组织担当激励干部担当、以组织作为促进干部作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由此可见( )
①要引导干部队伍增强遵规守纪意识,党坚持以纪律建设为统领
②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建设,是要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根本目的
③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党员干部筑牢廉洁自律心理防线
④党员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办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和公共事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显著优势,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好。发挥好这一优势( )
①可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促进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推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遵循治理规律创新基层民主形式
③强化党建主体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④要不断的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提高基层弱势群体法律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指出要坚定新时代立法工作正确方向,加强和改进立法调研,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提高立法质量,着眼改革发展大局,有序推进立法修法,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开创财经立法工作新局面。这说明立法工作( )
①要围中心服大局,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主导作用
②要立良法谋善治,完善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③要遵循程序注重技术,规范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④要紧随时代立善法,推动立法始终与发展同频且共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对完善分配制度进行了重要部署,应聚焦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多想办法,有效消除收入差距中的分配不公因素。以下推导符合这一部署要求的是( )
①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②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③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发挥社会保障兜底效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④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重新分配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
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要求
③有助于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开篇的第一句话中,把共产主义比做“幽灵”,对“幽灵”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演变的必然趋势
②工人运动的兴起是它“游荡”的根本原因
③十月革命是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最早尝试
④它曾被旧欧洲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某校高一同学开展以“聚焦全国两会观察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议程
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
案的报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审查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议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六、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七、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材料一:
材料二: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我国民主的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会议期间,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民族的近5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济济一堂,听民意、汇民智、建真言、献良策,14亿多中国人民所思所盼不断融入党和国家发展顶层设计,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
材料三:界别,作为人民政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人民政协有别于其他政治组织的显著特色。人民政协成立以来,界别的每一次调整变化,都是顺应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发展要求的应有之义。今年两会上,十四届全国政协新增的界别“环境资源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1)、结合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议程,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权。(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你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我国民主的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的理解。(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第十四届人民政协为什么新设“环境资源界”。 -
8、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立法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该草案于2023年6月26日首次亮相,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6月28日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并征求公众意见。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并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过
程中是如何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
-
9、如何破解历史周期率,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党的自我革命。
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八项规定”,弘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等光荣传统,涵养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开展反腐败斗争,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制定修订146部中央党内法规,实现党内法规制度全覆盖,并以创新精神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建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学习教育活动,推进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百年大党秉持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团结奋斗,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进行自我革命的。
-
10、党政机构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
2023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举行民主协商会,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2023年2月——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
结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过程,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执
政方式的理解。
-
11、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20世纪30年代前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苏区进行了艰苦的农村调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都是在历史紧要关头广
泛深入社会调查的成果,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道路。
◆1978年9月,邓小平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北方谈话”,呼应了当时正在全国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崭新命题,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
伟大的历史转折奠定了思想和政治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对新阶段开展调查研究作出了全面部署。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调查研究视为传家宝。
-
12、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是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作用的关键所在,是树立新时代政协委员新样子的必然要求。小通的父亲是一名北京市政协委员,下列属于其履职的是( )
①针对“双减”工作对教育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并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③参与“每月一题”对北京市数字农业决策进行表决
④围绕“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主题建言献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历程。人民政协的职能是( )
①政治协商 ②团结民主 ③民主监督 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2023年12月,农工民主党十七届二中全会在京开幕。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更加有力有效推动落实履行职能、服务大局的履职任务,凝心聚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共同履行管理国家的职能
②党拥有强大的政治凝聚力,能充分集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
⑧民主党派作为我国专门协商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④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④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读右图,图中所示的选举方式( )
A、适用于各级人大代表的产生 B、体现了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 C、是直接选举,适用于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D、是间接选举,适用于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
17、2023年,通州区人大创新开展“千名代表问政问需”活动。区、乡镇两级人大代表以基层治理为主线,先后围绕多项涉及广大市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主题开展“问政问需”活动。人大代表和党委、政府部门群策群力,着力推动解决两千多个民生诉求、民意民智转化为基层治理“指南针”,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这得益于“千名代表问政问需”活动( )A、用好了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 B、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C、密切了人大代表同群众的联系 D、履行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
18、某班级以“如何理解人大代表的作用”为议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级成员,你认为下列可行的活动方案是( )
①走访人大代表,了解他们的履职经验
②针对热点问题,模拟人大代表撰写议案
③模拟人大代表会议,行使人大代表的决定权
④积极行使权利,参加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投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2024年2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决定,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 )A、立法权 B、审议权 C、监督权 D、表决权
-
20、要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我国,存在互相监督关系的是( )A、人大和政府 B、人大和人民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D、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