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青年有大志,民族才有希望;青年有梦想,民族才有未来。

    无论是“觉醒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进青年,还是平均年龄35岁的中国载人登月团队,他们哪里需要往哪里冲、越是艰苦越向前,他们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用实际行动诠释不同时代的青年担当。长江后浪推前浪。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青年,就是要敢当闯将,勇于到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去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摸爬滚打中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展示蓬勃青春风貌、谱写激昂青春乐章。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荣辱振臂高呼的新青年,到抗日战争时期为国家浴血奋战的英雄儿女;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国家经济建设东驰西骋的杰出青年,到改革开放时南下创业的有志人士,再到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青年乘风破浪、披荆斩棘、阔步向前。青年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他们是岁月静好的负重者,他们是逃离舒适区的逆行者。

    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相关知识,分析“青年有大志,民族才有希望;青年有梦想,民族才有未来”带来的启示。

  • 2、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今年4月初,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我省全面启动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省共2.5万个党组织、39.1万名党员第一时间投身到这一直抵人心、触及灵魂的教育洗礼当中。之所以要开展主题教育,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制度保障

    ③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讲话,深刻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即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这一重要讲话(   )

    ①说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建设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③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③“十个明确”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④“十四个坚持”侧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是“八个明确”在实践中的逻辑展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5、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人进一步迈向星辰大海;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越来越多“国之重器”成为中流砥柱;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历史无数次证明,中国社会的各项事业,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团结一致、积跬步至千里干出来的。由此可见(    )

    ①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②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中国梦是世界人民梦想的组成部分

    ④进行伟大斗争对实现中国梦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对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到李大钊的“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从毛泽东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到习近平的“共产主义不是‘飞来峰’,不可能唾手可得”。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

    ①“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②“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③“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我们党在面对“四个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个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时、必须警钟长鸣。一些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消极因素依然存在,某些问题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解决上述问题需要(    )

    ①提高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②党以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

    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党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我国发展目标的展望:

    由此可见(   )

    ①建成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初心和使命

    ②我们党不断更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

    ③我们党立足国家发展实际,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基于新时代的到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界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 C、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已经居世界前列 D、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
  • 10、10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描绘了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广中成果斐然。目前,中国已经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114个国家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是6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74个国家的最大进口来源地和35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市场。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根据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振兴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B、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借鉴 D、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底气和实力得到充分展示
  • 11、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启示我们要(   )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③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④在进行不断地理论创新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科学把握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全面从严治党紧紧抓在手上,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由此可知,党在新时代要(    )

    ①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③科学地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十年(   )

    ①党带领人民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中国人民始终保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

    ③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④我国基本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下列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是(    )

    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③“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④全球化时代,不应该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而应该是所有人造福所有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5、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现代化的新图景。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   )

    ①最突出的优势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③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④需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

    ①有助于改变我国生产力总体落后的状况,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

    ②是我们党科学判断国情形势、正确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前提

    ③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④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全面超越,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过去的十年是充满变化的十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时代坐标中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十年,中国的发展步履更加坚实,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中国的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材料表明进入新时代(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强大生机

    ②是转变我国主要矛盾及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时代

    ③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必须坚持把发展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在百年前的《建国方略》中,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构想了这样的宏伟蓝图: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160万公里的公路,建设3个世界级大港。百年之后,几代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助力中国梦的实现。中国梦(   )

    ①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②是维系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③只有坚定不移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事业才能实现

    ④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用斗争精神破难局、解危局、应变局,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党性原则,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使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新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将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合材料,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共青团要把牢新时代青年工作的主题,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激励广大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强国有我的青春激情,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在新时代,广大青年应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上一页 751 752 753 754 75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