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联考政治试题
-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份联考政治试题
- 四川省大数据智学领航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 浙江省嘉兴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 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 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演练政治试题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爱英才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
1、202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75年来,人民政协始终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谋划和开展工作,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积极协商建言、履职尽责,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材料表明人民政协( )A、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政治联盟 B、发挥协商民主优势,为党和国家工作建言献策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履行参政议政国家职能 D、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
2、近年来,前进区政府运用“网格+”模式构建起高效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将群众身边的一件件“关键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办成“暖心好事”,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该区的做法( )A、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B、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高质量民主决策 C、推进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的创新 D、通过打造智能高效政府提升人民幸福感
-
3、近年来,常州援疆工作组始终把乌恰各族人民当亲人,聚焦乌恰所需,发挥常州所能,扎实推动一批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项目落地,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援疆工作的浇灌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材料体现了( )A、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凸显 C、党的宗教政策助力各民族团结 D、少数民族地区享有充分自治权
-
4、近年来,宿迁市人大常委会持续探索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在组织好本级人大代表履职行权的基础上,统筹推动五级人大代表协同联动,充分利用市级人大位于中间层级、便于“上联下带”的特点,探索构建五级人大代表协同履职新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宿迁市人大常委会的探索( )A、为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B、目的在于提高代表履职能力,赢得人民认可 C、构建代表履职新机制,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 D、创新代表履职方式,赋予地方人大代表更多权利
-
5、202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定“巡视工作应当加强对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监督,重点检查其对党忠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对反映的重要问题要进行深入了解,形成专题材料”。该规定有利于( )A、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 B、强化党内监督保持党纯洁性先进性 C、通过科学立法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D、党的特殊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相统一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楼道内杂物乱堆的问题一直是老旧小区的治理难题,随意堆放既影响楼道整洁,又存在安全隐患。
近日,上海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福海居委会在居民小区内开展了一场“让闲置流动起来,以物易物”的活动。在活动举办的三天前,居委会干部们就在居民中开始了宣传,并在小区显眼处贴出了活动告示,提前告知居民可以用闲置物品换取大米、油、洗衣粉、保鲜膜等常用物品。活动当天,居民们拎着破旧小家电、推着用置自行车、提着旧书新等,在摊位前进行以旧换新。志愿者还现场为辖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和过度浪费,共享绿色、环保、健康生活。
南京东路街道“以物易物”活动已经举办多年。作为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特色品牌项目之一,街道下辖的每个社区,每年上、下半年都会各举办一次此类活动。街道希望,通过“以物易物”活动,在居民中不断传播文明意识和环保理念,助力居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解决老旧小区的治理难题。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知识对南京东路街道开展的“以物易物”活动进行分析。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在该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修订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该法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重要内容载入其中,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精神和成果通过法律规定予以体现。该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执行和评估,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健全行政监督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备案审查、行政执法监督、政府督查等工作,坚持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应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工作部署贯彻落实。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对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积极意义。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 周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人大依法行使各项职权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酝酿协商,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集体作出决定。202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审议“一府两院”22 个报告,检查5件法律实施情况,组织开展2次专题询问。此外,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8314 件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对办理结果总体表示满意。2024 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9235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已分别交由213家承办单位办理。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得到采纳,14亿多中国人民所思所盼不断融入党和国家发展顶层设计。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T市L村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形成“村党委—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共产党员户”四级网格组织体系,覆盖全村100名党员、937户群众。构建“党员+志愿者+非遗团队”全能型队伍,建立“大学毕业生+优秀农民+离任干部+乡土能人”的后备人才递进培养“1+3+X”模式。打造便民大厅、党员之家、协商小院,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将基层治理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中。党支部带动村民致富,通过民宿流转和非遗项目引进,在家门口就业创收。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L村向组织强、产业兴、人才聚、文化浓、生态佳的新村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该村是如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这里曾是千年荒芜、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如今变成了富饶文明的“经济绿洲”,成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为了实现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自然环境的改善,库布其人探索出一条“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该模式成功的关键,一是市场化产业化治沙,解决了“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等老大难问题,使当地农牧民与企业形成紧密的治沙利益共同体,极大地激发了企业与群众参与的活力,群众成为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二是立足于沙漠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创新了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突破了治沙难题,提高了治沙效率,发展了天然药清、清洁能源、沙漠旅游等沙藻生态产业、实现了“增绿又增收,治沙又治穷”,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是如何体现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
-
11、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开发了一种独特的遗传操作技术——邻近细胞遗传学技术。研究组利用该技术,以小鼠为研究模型,揭示了生物体内细胞也会“搬家”,并且其自身功能会随着新的“邻居”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都会表现出不同特征。这一发现表明( )
①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哲学“两个对子”的是( )
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理生万物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仁者心动
③草木本无意,枯荣自有时——一叶障目 ④善弈者谋局,不善弈者谋子——刻舟求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3、2024年1月,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枫桥经验”本土化,上海市青浦区某镇遴选多名优秀专业律师进入社区,就民商事纠纷、邻里纠纷、家事纠纷、劳动争议、未成年和妇女权益保护等各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开展讲座和座谈,获得社区居民广泛信任和好评。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推进全民守法,引导居民学会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②创新普法形式,发挥律师与居民基层自治主体作用
③以守法促普法,让法律更好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④弘扬法治精神,营造社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2024年2月,某村举行“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座谈会。会议围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问题,积极探讨改进措施,摸底征询群众关于随礼标准等方面意见建议,有序推进下一步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并将乡风文明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该村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 )
①发挥基层民主协商作用,让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建议
②坚持自治与法治相结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法治化
③扩大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直接参与村务管理的基本民主权利
④加强民主管理,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5、2024年3月,国新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国务院各部门共承办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人大代表建议7955件、政协提案4525件,已全部按时办结;各部门共采纳代表委员所提意见建议近4700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2000余项。中国式民主的有效运行( )
①表明民意成为国家治理的共识,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理念也是制度形态
②保证了人大、政协、政府等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使人民的意愿得到有效实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④说明两会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2024年1月29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纠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问题,着力解决各种创建示范活动存在的问题,不做华而不实的事。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①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有效行使专政职能 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统筹推进作风建设
③推动党内法规建设,贯彻党的全面领导 ④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以下是习近平总书记历年新年贺词的部分内容,道出了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
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2018年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
千家万户的事。
——2022年
我们的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2024年
下列观点与上述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表达一致的是( )
A、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B、人民群众是实现自身解放和发展的根本力量 C、增进民生福祉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D、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
18、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百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历程何其艰辛又何其伟大。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对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奋斗取得的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中国发展的根本制度基础
③改革开放新时期——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④中国特色社会化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以下举措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积极构建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B、实施减税降费等政策,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C、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市场体系 D、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
20、2024年,国家大力推动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焕新”:在充分尊重消费者意愿前提下,推动汽车换“能”,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节能型汽车销售占比:推动家电换“智”,促进家电消费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方向发展;推动家装厨卫“焕新”,支持更多存量房、二手房实施旧房装修和局部改造。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于( )
①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②加大公共产品供给力度,实现社会公平
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发挥财税、金融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