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 年 10 月 1 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74 岁生日。某校高一同学以“牢记建国史,坚决跟党走”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

    【抉择与奋斗】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也影响了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运动。

    【改造与崛起】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开始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指出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并说明其关系。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 2、“中国农民丰收节”,意在以节为媒,庆祝丰收,致敬农民、感恩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小吕是一位农民,他的下列收入属于劳动性收入的是(   )
    A、在村办企业领取的工资 B、转让自家承包地经营权获得的土地流转收入 C、经营“农家乐”获得的收入 D、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
  • 3、2023年以来,财政部延续、优化、完善减税降费政策:将涉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到期税费优惠政策统一延续到2027年底;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减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这些政策的落实(    )

    ①减轻了企业的运营负担,助力发展    ②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民生

    ③在初次分配中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④发挥了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这有助于(   )
    A、取缔过高收入,保证不同群体收入均等 B、完善分配制度,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C、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的分配格局 D、实现国家财政支出长期稳步增长
  • 5、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下列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表述正确的是(   )

    ①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②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③建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④建设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关于新发展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B、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C、绿色发展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 D、协调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 7、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①某民营企业员工的工资     ②农民耕种自己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

    ③张某经营小卖部的收入     ④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台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   )

    ①合理划分不同层级政府市场监管权,构建跨区域市场监管机制,有效防止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

    ②消除市场调节弊端,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③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

    ④取消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9、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网络食品安全新问题、新隐患浮出水面,“卖家秀”与“买家秀”大相径庭,成网购食品投诉中的主要问题。这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无序性
  • 10、随着Z市在互联网上的“出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节假日前去旅游,这造成了当地某些热门区域出现住宿“节假日高价难求一房”的火爆景象。这一景象说明(   )

    ①供过于求,价格上涨    ②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③市场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④市场机制像一只“看得见的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将“四个伟大”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提出,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个重大亮点,也是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下列对“四个伟大”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四个伟大”之间是平行并列关系        ②“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伟大斗争

    ③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12、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组成部分是(   )
    A、“十个明确” B、“十四个坚持” C、“十三个方面成就” 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1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中国梦的特点——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②中国梦与每个公民梦的关系——相互决定

    ③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④实现中国梦——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需从中国实际出发,同时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在自己奋斗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5、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下列对“一化三改”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其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②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③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④是对生产力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状况的要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6、电影《1921》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的日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②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

    ③是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前提④肩负起了重大使命,使中国革命的前途焕然一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八大”在理论上最重要的贡献是(   )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B、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C、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D、提出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18、“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软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羞,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后,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必须完成两个任务,这两个任务是(   )

    ①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到:“只是从这个时候起,才开始出现不断的周期,他们的各个相继的阶段都为时数年,而且他们总是以一场普遍危机的爆发而告终,这场危机既是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一个新周期的起点。”出现马克思所说的危机的直接原因在于(    )

    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③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④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三湘四水,曾是远古中华民族创始人—炎帝神农氏的领地。炎帝神农氏在此始种五谷,以为民食;制作耒耜,以利耕耘;遍尝百草,以医民恙。神农氏生活的年代(   )

    ①没有剥削和压迫  ②土地成为私有财产 ③生产力水平低下 ④氏族被家庭取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631 632 633 634 6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