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2年11月29日,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航天事业是一项接力跑,在航天人自主创新、接续努力下,我国进行的载人飞行已达10次、突破两位数,逐梦“十全十美”新征程。截止目前的载人航天历程(    )

    ①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下完成的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和伟大奋斗精神

    ③当中形成的航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④也是一步步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为减少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广东珠海、深圳、广州多地上线试行“信用就医”,让患者看病再也无需奔波缴费了。“信用就医”将信用体系与就医服务相融合,参保人在挂号、检查、取药等环节无需进行任何付费操作。这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引领者和主力军

    ②要想成功开展实践活动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从“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干劲,从“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坚定,到“千难万险不退缩”的勇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始终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实践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具体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阅读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杭州第19届亚运会震撼开幕,8年的筹办路上,世界从点滴细节中感知着一个大国的自信伟力。

    材料一 本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赛道、钱江潮头等元素组成。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绿水青山展示了杭州山水城市的自然特征,江潮奔涌表达了中华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整个会徽形象象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潮的涌动和发展。

    材料二 本届亚运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3.76万“小青荷”(谐音“亲和”,寓意亲和力)志愿者的奉献。他们整齐划一、堪称复制粘贴收放跨栏的动作,顶着闷热、穿戴特形演出服与观众互动的身影,收获众多网友点赞。“小青荷”们唱响青春之歌,让参赛运动员及八方来客感受到东道主的热情、赛场内外的温暖。

    (1)、亚运会会徽的设计蕴含了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知识,说明“小青荷”们唱响青春之歌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述改革开放以来党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2)、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的重要性及关系。
  • 6、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为丝路文化交融搭建相通之桥,合力奏响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举办以上活动的意义在于( )
    A、展示中华文化优越性 B、消除各国的文化差异 C、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D、增进各国的文化认同
  • 7、“时代楷模”万步炎在2023年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自信地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能做到;别人还没有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有可能先他们一步做出来。”这句话体现了( )
    A、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D、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 8、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从而达到行小善聚大爱的社会公益效果。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要重视质的飞跃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质的结果 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
  • 9、“远水也能解近渴”,某省针对本省内水资源“南丰北缺”的分布情况,实施水网工程建设。借助水利技术,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实现南北相通、东西互济。从哲学上看,该地成功经验在于( )
    A、坚持了辩证的思想,正确处理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B、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 C、把握了自在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不主观臆造联系 D、认识了联系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10、近年来,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借助创意驱动、科技赋能,以时尚视觉艺术表达在全国掀起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这启示我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 )
    A、彻底改造,依法取缔 B、大力弘扬,全面继承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革故鼎新,抛弃传统
  • 11、有人说哲学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D、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问题
  • 12、建设法治国家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这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做到(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 13、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旨在( )
    A、协调国家机关的关系 B、保障国家收入的增长 C、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D、确保治理水平的提高
  • 14、某社区召开了以“文明养犬”为主题的居民会议,讨论形成了文明养犬居民公约。这主要反映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民主立法
  • 15、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 )
    A、立法权 B、决定权 C、任免权 D、监督权
  • 16、从无法可依到法律部门齐全,从经历挫折到加快立法步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步一步得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各方面实现有法可依。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坚持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和国家意志的统一 C、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生活中的权威 D、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 17、基层群众性自治是非政权型的,即非国家性质的自治,是一种社会自治。下列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是( )
    A、业主委员会 B、消费者协会 C、村民委员会 D、基层党组织
  • 18、2023年9月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在这里,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了( )
    A、监督权 B、决定权 C、立法权 D、任免权
  • 19、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扎实推进大连对口援藏工作,2023年9月20日至23日,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率党政代表团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及索县学习考察,共商对口支援大计,共谋两地合作新篇。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是( )
    A、民族平等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
  • 20、2023年,国务院加大对各地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一做法体现的国家职能是( )
    A、维护国家稳定 B、促进社会发展 C、保卫国家安全 D、防御外来侵略
上一页 628 629 630 631 6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