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市人大代表约见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推动相关部门解决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民生问题。这说明人大代表(     )
    A、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B、领导政府的各项工作 C、是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 D、依法行使决定权和质询权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 B、人民民主专政 C、全过程人民民主 D、全面依法治国
  • 3、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下列属于居民劳动性收入的是(     )
    A、甲出租二套商品住房获得的租金 B、乙在国有企业获得的工资和奖金 C、丙因为工伤而得到的一笔补偿金 D、丁在证券市场投资股票获得的收益
  • 4、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变化影响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涨,一般会引起(     )
    A、企业增加产量、消费者增加需求 B、企业增加产量、消费者减少需求 C、企业减少产量、消费者减少需求 D、企业减少产量、消费者增加需求
  • 5、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的是(     )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开放发展 D、共享发展
  • 6、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7、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     )
    A、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B、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C、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D、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 8、材料一   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多地博物馆连续多日爆满,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假期中,博物馆也在通过多种手段不断缩短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各地博物馆纷纷创新社教研学活动模式,让公众用自己的方式走进、传播、解读自己眼中的博物馆,让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故事,不断收获回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以数字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的高品质展览,借助全景扫描、数字孪生、虚拟现实(VR)、裸眼3D等技术,推动文物崭新的面貌与公众见面;“年轻化+体验化”催生文创产品市场,从过去简单的摆件、贴纸等到彩妆、文房雅器、生活用品,再到当下“春潮”乍起的数字藏品,博物馆让传统文化以更加鲜活、接地气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材料二   在“博物馆热”的背后,一些专家却担忧“博物馆热”到底能否持续。多数博物馆其实都是旅游的冷门,普通观众对文物的了解有限,缺乏对文物的专业认识;博物馆的陈设、展览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博物馆缺少对文物及配套设施的详细介绍,缺乏与观众的互动,也没有实际或模拟的体验,博物馆在热闹一阵以后依旧可能回归门庭冷落。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博物馆创新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知识说明专家担忧的合理性。
  • 9、202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开始施行,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一部配套行政法规。随着我国新型消费的蓬勃发展,一些新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相伴而生,同时传统消费也有一些老大难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了增强消法的可操作性,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市场监管总局配合司法部起草出台了《条例》。《条例》的出台,带动了金融、电商、直播、物业、维修、快递、网约车等不少领域消保立法的完善,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发展历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阐述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依据。
    (2)、为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宣传力度,请你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围绕主题,言简意赅,每条标语限15字以内。
  • 10、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6方面20项重点任务。《意见》要求商务部同有关部门发挥促进服务消费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强化统筹谋划,制定专项政策举措,共同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务院如何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 11、2024年元旦,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科学思想在哈尔滨落地生根。哈尔滨人用自己的冰天雪地资源创造着独特的旅游市场,把冰雪文化同传统文化(如本地的秧歌和杂技)融合起来,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东北风土人情。同时,他们为游客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把哈尔滨有效的旅游市场和有为的哈尔滨政府有机结合。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文旅为亮点,吸引了无数游客。由此,哈尔滨用“冷冰雪”撬动“热经济”。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哈尔滨如何用“冷冰雪”撬动“热经济”。
    (2)、运用《哲学与文化》其他知识,总结哈尔滨用“冷冰雪”成功撬动“热经济”的一条经验并说明理由。
  • 12、电影版《只此青绿》讲述了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见证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历程,还通过刻画篆刻人、织绢人、文物修复工作者等,展现多项中华非遗技艺,电影运用虚拟摄影等技术,将观众带入宋代的山水画卷之中,在2024年国庆档圈粉无数。由此可见,该电影的成功经验有(     )

    ①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②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③以人民为中心,坚定理想信念             

    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形式创新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3、近年来,中国话剧表演在发展中吸收了西方戏剧表演的理念,也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表演手段,不断寻找中外文化之间的共通点,推动中国话剧跨越文化差异走向海外,迈向世界戏剧舞台,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发展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要通过交流互鉴,消除文化差异与隔膜             

    ④要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华文化得到海外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4、2024年1月,苏权科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从年富力强到两鬓斑白,苏权科在岗位上坚守了18年,带领团队破解了一项项世界难题,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气魄,勇攀“桥梁高峰”,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建设。苏权科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要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职责,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基于(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近年来,某县深入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结合县域实际和当地灾害特点,围绕小流域山洪、山体滑坡、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开展灾害信息员报送培训,提升末端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发挥灾害信息员一线“吹哨人”机制作用。这说明(     )

    ①应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规律能被人们利用和改造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2024年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最新科研成果。团队综合利用基因组学、生物化学等技术手段,发现了植物抗癌药物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缺失酶,打通了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刷新了人们对“抗癌药物合成技术”的认知,为紫杉醇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结合材料,请完成下面小题。
    (1)、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④客观世界的存在需科学证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该成果佐证了(     )
    A、揭示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B、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C、对事物认识不断深化能推动科学试验发展 D、转化为生产力是科研的根本价值
  • 18、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以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必胜信念,团结协作、并肩作战的宝贵品质,自信乐观、热情友好的阳光气质,实现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由此可见,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精神(     )

    ①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③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9、2024陕台文化交流周刚刚落幕,400余名台湾同胞奔赴陕西多地,通过祭拜轩辕黄帝、参观名胜古迹、参加文化教育研讨会等,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不断增强家国情怀、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这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②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0、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实证3000年前城市规划,古城的主轴线方向为西北—东南走向,是古蜀人民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结果,参考了当时的自然山川走势,这既便于生产生活取水用水,也便于利用水路对外联系,体现出先进的城市营建思想。这佐证了(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