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联考政治试题
-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份联考政治试题
- 四川省大数据智学领航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 浙江省嘉兴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 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 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演练政治试题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爱英才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近日发布。党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在上级决策部署大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法。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民众意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
2、“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让宪法深入人心,到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强化国家认同……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 )
①依靠人民通过公正司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②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
③推动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 ④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自觉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下列案件主要体现法的政治职能的是:( )
①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王立科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②影视演员潘某因违法代言广告行为被罚款25.7万余元
③扬州非法营运网约车司机拒不配合检查,驾车逃跑时拖拽执法人员被行政拘留
④香港警方破获本年度最大宗可卡因贩毒案,在行动中拘捕一名45岁男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2022年5月8日,李家超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5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任命李家超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于2022年7月1日就职。此次选举标志着新选制全面落地,为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和“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奠定了坚实基础。可见:( )
①“一国两制”是个完整概念,“一国”从属于“两制”②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之间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中央对香港高度自治权的行使具有监督的权力 ④中央对香港有管治权,特区享有军事和外交权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5、2022年6月,某省召开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部署会议,要求在县乡两级人大年底进行的换届选举中,落实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会议要求,依法有序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确保风清气正、人民满意。下列有关该省县乡换届选举工作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种选举方式有利于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②该省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③该省所有年龄段的居民都可以参加县乡人大代表选举 ④该省的选民都可以监督选举是否公平公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GDP增长3%,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过去五年,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功;同时提出了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材料说明:(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②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③国务院作为全国人大的下属机关,对全国人大负责
④全国人大行使审议权和质询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电视剧《狂飙》是浙江省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重点资助项目,《狂飙》让全国观众看到,中央扫黑除恶、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决心和行动一路“狂飙”、永不停歇。据悉,2018年至2021年三年间,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7万名,处置生效涉黑涉恶案件资产1462亿元……一批称霸一方的黑恶势力被打击处理,一些沉冤多年的积案得到侦破,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斗争:( )
①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②提高了我国公民的政治地位
③事关人心向背和政权巩固 ④进一步强化了党的国家专政职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8、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是“人民”,它揭示了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们坚持人民立场,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下,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不断发展完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区别于西方民主的显著特征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保障了公民全员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代表了一种真实、广泛、管用的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9、河北唐山烧烤店多名男子围殴女子事件发生后,唐山有关部门表态对此恶性案件“从严从快依法严惩”,出重拳,用重典,惩恶务尽,绝不手软,以雷霆万钧之势尽锐出战、决战决胜。打击黑恶势力:( )
①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坚持了民主和专制的统一,维护人民民主
③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国家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 )
①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②以伟大社会革命引领党的自我革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政治引领和坚强政治保障
③有助于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
④是我们党能够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风华正茂,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了百年执政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生于1960年的张连钢是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他带领平均年龄34岁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破解了十几项世界级难题,建成了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作业效率最快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先后9次刷新世界纪录,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22年,张连钢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上述材料说明,作为共产党员的张连钢:( )A、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 B、是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 C、是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 D、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
12、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要脚踏实地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体现了:(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
13、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里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其原因是:( )
①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②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人民至上权力观的本质要求
③中国共产党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4、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判断为党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提供了重要依据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党的八大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15、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 )
①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主张
④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下列对近代中国国情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①近代中国的多重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③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④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45度人生”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状态,陷于负面情绪“茧房”里的人觉得是难受的后仰式,而对生活不离不弃、积极向上的人看来是奋进的前倾式。

材料二 其实,45人生也可以不一样,它是实现90度人生阶段性胜利的“催化剂”、“助推器”和“金钥匙”。
◆45度是强大内心的“催化剂”。广大青年应正确看待45度阶段,克服“玻璃心”,练就“钻石心”,锚定目标、坚定信念,以乐观的心态、强大的内心顺利实现45度向90度的完美过渡。
◆45度是奋起直追的“助推器”。广大青年应在45度人生阶段,找准自身定位,深刻认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化压力为前进的动力,扬长板、补短板、强弱项,为实现人生梦想蓄势扬帆。
◆45度是人生成功的“金钥匙”。广大青年应该珍惜这个人生阶段,将其作为改变命运、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佳“跳板”。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范展才千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人应做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谈一谈如何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2)、结合材料一分析“后仰式,”以及“前倾式’分别代表什么样的状态?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2012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后快速发展,为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参与融入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权保障的成就。但总的来看,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尚不匹配,需要制定一部专门法律,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集中规范。2022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如何落地?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邵道新表示,目前已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1735家残疾人、老年人常用的网站和手机APP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一线开展专项调研,进一步摸清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背景残疾人和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指导相关单位采取有针对性的改造升级措施。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我国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依据。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迈步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昂扬奋进。
材料二 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求不断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并推动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要求学好用好发展好“老祖宗”的东西,让文化发展不失其根;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提高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要一以贯之。(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工作的要求。 -
20、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70多年前有烈火焚身却不动分毫的邱少云;70多年后的今天,有“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和勇护边疆为国捐躯的陈红军、陈祥榕等烈士!他们用热血捍卫界碑,以生命丈量雪原,用他们的无私奉献换来山河无恙、国泰民安。学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青年人应该( )
①弘扬传统美德,增强诚信意识 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③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情怀 ④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