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卷
-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8月联考政治试题
-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份联考政治试题
- 四川省大数据智学领航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 浙江省嘉兴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 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 河北省唐山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演练政治试题
-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爱英才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政治试题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政治试题
-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从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到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振兴实业”方案。在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这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符合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③其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始终得到各阶层拥护 ④中国其他社会各阶级的方案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围绕“青年”“爱国”“守法”关键词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观点明确,逻辑清晰;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字数不少于150字。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省扎实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开展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建成全省“一件事”集成化办理平台,优化推广100个高频“一网通办”事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受理诉求1518.31万件,群众满意率99.32%;组织开展“清风行动”,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领域专项整治,扫黑除恶斗争实现全国“五连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福建省的做法对创建法治政府的启示。
-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某村积极探索实施“五心”工程,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五心”工程
内容
堡垒强心
扎实开展班子建设,深化村干部素质提升计划
自治安心
全面落实村级议事决策机制,推行村民自治机制,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务管理
党群连心
健全常态化驻村帮扶工作机制,推动县直机关党支部与挂包村党组织结成对子
氛围舒心
积极探索“流动红旗户”等载体,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培养和回引“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推进文明乡风和平安创建
多元齐心
构建“县—乡—村—小组—微网格”五级基层治理网格化工作体系,建立“网格任务+成员职责”双向清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某村实施“五心”工程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
-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履职尽责,认真参加会议审议,积极反映群众诉求,把来自田间地头、工厂社区“原汁原味”的百姓声音带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百姓盼的”与“党和政府干的”高度契合,胜利完成各项预定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分析人大代表应如何依法履职尽责。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信念,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的依据。
-
7、我国首部低空经济地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结合深圳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经由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及广泛征求意见,最终提交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一过程说明立法要( )
①立足实际,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②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③发扬民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④注重立法技术,增加地方的立法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某市推广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行政执法部门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方式开展行政执法,体现执法的“温度”;依法严厉打击触碰法律底线和涉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行为,体现执法的“力度”。这表明政府( )
①规范执法,弱化政府职能 ②柔性执法,实现权责法定
③执法为民,促进文明执法 ④严格执法,积极履行职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某县人民法院在全县各村聘请当地乡贤作为特邀调解员,以话茶的方式,引导当事人闲话家常、交流思想,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了从“消已病”到“治未病”的跨越。这启示我们在法治农村的建设中要( )
①积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
②创新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方式,助力乡村发展
③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
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某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开展了普法宣传,把法律送到群众身边,畅通普法宣传“最后一公里”。上述举措有利于( )
①增强人民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②提升司法效率,为法治国家奠定基础
③发挥权力机关作用,增强人民幸福感 ④顺应时代的要求,完善公共法律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国务院近日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8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13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旨在( )
①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坚持良法之治,以良法推动善治
③规范法律文件,推翻旧条款 ④明确相关主体的立法权利与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福建省妇女权益保障条例》第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保障工作,采取必要措施,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依法保护妇女享有的特殊权益。该条例( )
①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相契合 ②旨在给与妇女一定的优待和特权
③强调了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执政 ④是对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贯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电影《第二十条》,片名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讲述的是关于“正当防卫”背后的公理人情,打破了过去“谁能闹谁有理”的传统观念,用“正当防卫”法律保障公民权益,弘扬社会正气,鼓励见义勇为。这启示我国法治建设要( )
①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②坚持刑法至上,培育社会公德
③发挥道德对法治文化的规范作用 ④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马克思说:“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表明( )
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③生产方式决定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④法的内容最终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2024年中国佛教协会、柬埔寨法宗派等7个国家的宗教界代表在海南博鳌以圆桌会形式研讨交流,旨在通过不同宗教和文明的对话与合作,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这表明我国( )
①支持中外宗教平等合作,促进文明对话 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障宗教合法权益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开展宗教友好交流 ④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推动宗教的中国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2024年是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40年来,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畲乡人民心连心,创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省首个5A级景区城,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大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说明景宁的发展( )
①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得益于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赋予少数民族人民高度的自治权 ④彰显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2024年3月,福建省政协召开专题协商工作座谈会,强调要聚焦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为助力闽台农业融合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展现政协担当。这表明人民政协( )
①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凝聚共识 ②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落实决策部署
③履行政治协商职能,贡献智慧 ④聚焦党和国家重大任务,建言献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围绕“恢复和扩大消费”和“扎实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两大主题,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深入开展考察调研,并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报送中共中央。这表明各民主党派( )
①行使法律赋予的参政权,推动科学决策 ②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为首要前提
③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致力于高质量发展 ④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发挥政治联盟优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完整制度链条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居于根本性地位、具有全局性功能,鲜明体现了权力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等价值理念。这一制度( )
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②强调权为民所赋,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在我国的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近年来,南平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通过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民生驿站”等形式,让群众的意见建议在立法中体现,推动小驿站服务基层大民生,汇聚民智民意,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平特色”。这反映全过程人民民主( )
①保障了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③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