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演讲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这表明( )
①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与文化自信结合起来
②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国家治理活动是依照优秀传统文化展开的
③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下列属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是:( )
①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阻击战
②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民生短板
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④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经历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3、1901年,中国人在洋人面前卑躬膝,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20年后的中国,可以抬头挺胸与美国战略对话,自信地说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与中国对话。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从一个侧面说明( )
①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已经发生变化
③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④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实现中国梦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
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 )
①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②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④制定了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2022年6月,四川三苏祠。习近平驻足感慨:“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一致的是( )
①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②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③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
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主要体现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7、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开放吹响了号角;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改革开放是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③改革开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改革开放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8、2022年2月19日,在邓小平逝世25周年、南方谈话30周年之际,“春天的故事——纪念邓小平专题展”在邓小平故里开展。你认为专题内可以感恩回望的内容有( )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③2001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④1992年开放长江的5个城市,之后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巨幅画像分别在“建国伟业”“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方阵的簇拥下依次经过天安门广场,不同方阵代表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与时俱进”——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伟大复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新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2021年6月,人民日报刊发《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文章: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中国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下列观点能够支持该论断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
②伟大改革开放是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要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关于党的八大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党的八大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
②党的八大创造性开辟了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③党的八大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党的八大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2、1952到1956年,我国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比重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可以推出:( )
年份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公私合营
前三项合计
私营
个体
1952
19.1
1.5
0.7
21.3
6.9
71.8
1956
32.2
53.4
7.3
92.9
0.1
7.0
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③中国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13、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中国人民谋取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③给黑暗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出路
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民族振兴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14、时代热词能够见证时代变迁,感知时代脉搏。在下列高频率词汇中,最有可能证明“在艰辛中探索前进,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时代印记是( )A、解放牌载重汽车大庆精神两弹一星 B、开发浦东市场经济中国入世 C、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制度自信 D、新时代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
15、某班级学习小组在政治课堂开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小组讨论。以下发言正确的是( )
①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是( )A、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B、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C、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D、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实践、制度到理论、运动的伟大跨越
-
17、《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的时候了。《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公开说明了( )
①第一次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第一次系统论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品格,深刻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④第一次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
18、“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由于资本积累而提高的劳动价格,实际上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在一定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享受着高福利待遇( )
①这些措施能够缓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矛盾,避免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
②这些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③这些措施不能改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④广大工人依然没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19、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马克思说: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的特征,经济危机总是会重复来临,危机将会是资本主义的常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总是会重复来临,根源在于( )A、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B、资本主义社会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工人失业,信用关系被破坏 C、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比,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20、马克思说: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讲,我们的劳动虽然还主要停留在为自己的幸福而奋斗的层面,但这也是人类总体财富的积累,为人类未来自由全面的发展做出了微小而默默无闻但长久的贡献。关于人的自由,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奴隶社会,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B、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C、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去生产资料,没有人身自由,被迫受雇于资本家 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