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扫黑反腐”为题材的电影《坚如磐石》在2023年国庆档异常火爆。除了故事精彩、情节紧凑、人物情绪饱满、立体,还展示了生活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表达了打击黑社会势力的信念坚如磐石。剧本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改编而成,让这部剧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该电影(       )

    ①启示我们要推动文化传播体制机制的创新

    ②表明文化创新的生命力在于立足时代之基

    ③是对现实生活中扫黑反腐现象的真实还原

    ④体现了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北京稻香村牛舌饼味奶茶实现了传统糕点与年轻茶饮的碰撞,同仁堂借着新品牌“知嘛健康”的熬夜水、虫草咖啡进入咖啡领域,吴裕泰的茶冰淇淋、抹茶奶酪已是年轻人的心头好。京城老字号正用自己的方式跟上城市的前进步伐。老字号(     )
    A、承载城市文化记忆,以创新赋能传统商业 B、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作为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传承民族文化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D、需改变固有的品牌形象,加大跨界产品的生产
  • 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因为(       )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②变革上层建筑就可以巩固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③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制度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使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2023年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推行65周年。65年来,汉语拼音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汉语拼音作为汉字注音的辅助工具,从国家标准到国际标准,从扫盲工具发展为汉字信息输入的重要工具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上述汉语拼音的变化说明(       )

    ①审美标准因人而异具有差异性和主观性

    ②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④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和拓展了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2023年10月26日,神舟17号飞船由“神箭”长征2F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并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长征系列火箭的高可靠性再一次得到验证。我国当前正在论证载人登月方案,目标是在2030年前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为了实现遨游月宫的伟大梦想,新一代载人火箭正在研制当中。由此可见(     )

    ①创新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我国航天领域科学家对太空的认识具有真理性

    ③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可以实现飞天梦

    ④科学家的论证也能检验载人登月方案的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辩证否定是联系与发展的环节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阶段

    理论成果

    实践成就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将工业化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首要支撑,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强调以人为主体的生产力实践探索。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提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明确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归宿,提炼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创新对生产力的作用,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坚定理论自信”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曾几何时,隆冬的严寒冰雪让其他地区的人们对东北心生畏惧,冬季的东北“冷冷清清”。然而,生性乐观,笑做冰雪的东北人转变发展思路,各级政府通过专家咨询论证会、社会听证会、社区走访调查等方式,广泛听取相关专家、基层群众等方面意见,集思广益,专题商讨,在其中寻求最优冬季经济发展方案,如今,东北地区充分利用天然冰雪建设滑雪场、冰雪乐园,不断拓展“冰雪+文旅+消费”的冰雪经济链条,推动形成更多新的增长极。东北人民用勤劳与智慧在这冰天雪地中打造一座又一座“金山银山”,积极推动“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冰雪旅游正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特色产业,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冬季的东北变得“热热闹闹”。以冰雪为媒,发展冰雪经济,未来东北不仅有可为,而且必有所为。例如,《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力争5年内实现旅游万亿级产业目标,而这个目标中,一半要落子“冰雪”。为实现这一目标,将重点打造“深度玩冰、厚度玩雪、暖度温泉。热度民俗”等冰雪旅游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将原有的冰雪旅游项目进行了升级和改良,更会在产品设计和定位上赋予更多的情感和温度。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创新思维的知识,说明东北在探索和推动冬季经济发展中运用的思维方法。

  • 9、◆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隔热材料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新材料的问世不仅提高了隔热效果,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为未来的绿色科技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近期,中国科学家发明了“北极熊毛衣”。通过模仿北极熊毛的“核—壳”结构,研制出一种新型纤维,其中心是高分子气凝胶,内部分布着直径大约10到30微米的纤长小孔,像一间间存储空气的“仓库”。同时,一层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外壳将内部的气凝胶包裹起来。它具有传统保温材料隔热功能,并能‘封锁’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

    研发团队进行了一项对比试验——在零下20摄氏度的恒温冷库内,由科研人员分别试穿初始温度相同的以下几种衣物,并记录衣物表面温度的上升情况。试验开始几分钟后,棉毛衫、羽绒服、新款轻薄“北极熊毛衣”的表面温度分别上升到了10.8摄氏度、3.8摄氏度、3.5摄氏度,升温越少代表人体热量流失越少。这类纺织品在军用制服和太空服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北极熊毛衣”的研发过程所运用的推理方法和创新思维方法。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班同学在阅读家风相关材料后,对家风作出了以下判断:

    甲: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真正“不动产”;

    乙:家风是生活作风;

    丙: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和价值准则。

    请你分析三位同学的判断是否能正确给“家风”概念下定义,为什么?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强调“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情农情作出的精准研判,是着眼粮食安全大计作出的战略决策。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必须做好耕地这篇大文章,严守耕地红线,落实制止耕地抛荒政策,提升耕地质量,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开发盐碱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守住耕地红线硬措施的实施,推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二十连半”,全国各地更是牢牢筑起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结合材料,运用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的知识,解读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为何能够助推全国各地牢牢筑起粮食安全“压舱石”。

  • 12、共同富裕的致富路,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康庄大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       )

    ①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②立足于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基本国情

    ③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       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指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2023年4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次主题教育,要求在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共同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这体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的最新概括

    ③为党员、干部学思想、强党性提供行动指南

    ④是时代的产物,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一首歌这样写道:你在倾听我在倾听/一个声音在历史穿行/你在追寻我在追寻/一个夙愿让民族振奋/啊这就是你的梦/这就是我的梦/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从歌词中我们可以读出(       )

    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

    ③中国梦穿越时空,具有激励各族儿女不懈奋斗的永恒价值

    ④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习近平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至少有六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自我革命,见下图:

    下列认识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勇于直面问题,从不讳疾忌医

    ②六次自我革命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敢于正视和纠正错误的表现

    ③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从严治党,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④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保证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历久弥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某班组织重庆红色文化主题游活动,路线经过了红岩村、虎头岩、曾家岩等“红岩精神发源地”,实地感受红岩精神。同学们在参与了这次活动之后感受颇丰,纷纷交流彼此感受,下列正确的是(       )

    ①小志:“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的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②小远:“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斗争”

    ③小方:“红岩精神蕴含着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这是我们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④小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7、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表现在(     )

    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两个阶段互相衔接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④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农业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和普及,只带一部手机就能满足一整天的生活需求已经不是幻想。近九成的网民表示小额网上支付会使用支付宝或微信,过半数的网民在便利店会使用支付宝或微信进行支付。下列选项不能正确反映材料中的问题的是(     )
    A、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 B、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 C、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 D、超前思维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
  • 19、大学生小刘接手一家销量逐年下滑的老字号——细饼加工企业,在保有产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适应年轻人个性化消费心理,创新使用新奇特国潮外包装设计,并加入各种盲盒性质的祝福语标签,产品备受年轻人认可,销量不断增加。小刘的成功在于他(     )

    ①立足创新思维,促使产品销量不断增加

    ②运用超前思维,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

    ③通过前瞻性思考,调整营销思路,作出正确决策

    ④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提高了超前思维的正确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用兵之法,贵在不复”是公认的作战原则,是说在同一地点同一时期使用不一样的战法。不过也有例外,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在七亘村连续两次伏击日军辎重部队。刘伯承将七亘村连环伏击战法称为“重叠设伏”,此战法重创了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日军,该战例也被收入了多国的军事教科书当中。这一事例启示我们(       )

    ①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确定性                 

    ②要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掌握辩证思维

    ③要增强思维表达的情感性,主要运用形象思维        

    ④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正确运用逆向思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348 349 350 351 3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