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其重点任务包括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更加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此项行动能够(       )

    ①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更好发挥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       ④提升国有企业活力,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近年来,我国鼓励发展农业股份合作新模式,探索土地流转入股、集体资产参股等多样化经营方式,发展“龙头企业牵头、合作社跟进、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发展股份合作新模式旨在(       )

    ①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②发挥互助性经济组织作用,扩大非公经济的支配范围

    ③变更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进一步盘活农村各种资源

    ④建立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行机制,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已完成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②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推进理论创新

    ③要把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评价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我国已与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该倡议已写入多个多边机制成果文件,为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世界和平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可见,共建“一带一路”(       )
    A、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价值共识和最优选择 B、体现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C、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源泉 D、旨在消除各国文化差异增进相互认同
  • 5、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列适合作为这一观点论据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

    ②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③科学社会主义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具体模式

    ④改革开放实现了我国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制度变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适时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判断,是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1956年

    1981年

    2017年

    党的八大认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①中国取得进步的全部原因在于人民群众的需要日益增长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分析把握社会主要矛盾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不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生产力从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说明改革开放(       )

    ①是党和人民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②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是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善于打破思维定式,摆脱历史经验与现实条件的制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2)、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某班同学准备以“致敬改革开放45周年”为主题,以45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基础制作系列微视频。下列内容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从“关于真理标准的全国大讨论”到全面深化改革

    ②从小岗村“大包干”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

    ③从研制“两弹一星”到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国目标

    ④从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某班同学开展研学探究,准备通过海报呈现自己的研学成果,为此准备了两组素材:

    素材一:以图片反映我国历史上的重大转变——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对非公有制性质的私营工商业进行了改造和利用,并取得决定性胜利。

    素材二:以数据反映我国在“一五计划”后的成就——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下列最适合作为该研学成果展主题的是(       )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C、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D、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10、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线索,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历史画卷。关于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探索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新文化运动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都带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转折。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       )
    A、从理论到实践、从梦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 B、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欧洲到世界 C、从一国到多国、从理论到实践、从世界到中国 D、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
    (2)、1920年早春,在破旧柴屋内,29岁的陈望道沉浸于翻译工作,甚至蘸着墨汁吃下粽子,还说味道很“甜”,这就是信仰的味道。半年后,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印刷出版,如闪电刺破暗夜。《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出版(       )

    ①让中国许多先进分子受到了极大的思想启迪和精神鼓舞

    ②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学习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让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

    ④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生产的相对过剩,大批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13、土地所有制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由国家确认的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制度。土地所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

    ①在确立之初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导致农民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为地主的奴隶       ④会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古希腊城邦,就没有古希腊的艺术和科学,就没有古罗马帝国。”但提到奴隶制,许多人却会发出质疑“这种惨无人道的社会制度,怎么会是历史的进步呢?”下列说法能够回答这一质疑的是(       )

    ①进入奴隶社会后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出现萌芽

    ②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④在奴隶社会,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争取主权独立、思想解放       ④实现国家繁荣、世界和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4月1日,“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再一次窜访台湾。在去年4月,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以“过境”为名窜美并与美众议长麦卡锡见面。这是民进党当局推动台美勾连、“倚美谋独”的又一挑衅行径。

    早在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就“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是近几年,美国一些势力出于霸权心态和冷战思维,频打“台湾牌”,妄图把台湾当作遏制中国发展进步、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棋子,他们公然宣称美国有一个不同于中国版本的“一个中国”政策,妄图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歪曲事实、否定和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都将以失败告终。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分析美国对待中国台湾问题在认识上的错误。

  • 17、2023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表示:“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再次成为时代之问。我的回答是,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这一论述体现(     )

    ①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       ②思维能够透过事物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③思维是以联想和想象来反映认识对象的       ④思维能够正确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同比实际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28元,实际增长4.7%。农民收入增速不仅高于城镇居民,而且高于GDP增速。

    虽然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呈缩小态势,但从绝对值看,差距依然较大且趋于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增收动能有所减弱。经济稳增长仍面临内外严峻考验,农民务工就业的环境尚未完全恢复,影响工资性收入增长。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经营性收入增长。受现实财力限制,转移性收入面临天花板。农村资源资产大量沉睡,财产性收入增长滞缓。因此,农民收入增速不能仅满足于跑赢城镇居民,还要加速跑,才能缩小绝对差距。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缩小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展开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画轴,高质量发展所演绎的壮美篇章跃然纸上。

    多地打造主题公园,植入沉浸式游戏等新业态;创设后备厢集市、不夜城等带动夜经济;立足本省实际,依托省内、国内市场优势,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冲击。同时积极拓展开放空间。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发挥好沿海港口城市带动作用,为省内经济发展注入外部动力。

    努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更好地满足不断升级的发展需求。以壮士断腕之势推进去产能,减少低端供给,增加中高端供给,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加大新型产品供给,提升供给质量层次。

    完善产业链条,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制造业发展潜力。优化产业服务,吸引更多技术水平高、产业关联强、发展空间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制造业项目落地。为制造业发展积蓄动力。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中央“三农”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网红村,打造好风景,换来好“钱”景;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数商兴农”工程为牵引,电商助卖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河北高质量发展所演绎的壮美篇章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当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2.6亿,社会逐渐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逐渐增加,仅依靠政府性养老事业已难以支撑。养老市场需求巨大,且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态势。推进养老产业的良性发展势在必行。在目前的养老市场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老龄用品企业普遍欠缺精准定位和基础研究,同质化现象较严重;老年人用品质量低劣、无证、假冒商品泛滥;夸大宣传、诱导消费甚至进行诈骗等,使不少老年人身心遭受严重伤害。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养老产业的良性发展。

上一页 215 216 217 218 2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