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书记强调,要不断推进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这表明(     )
    A、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推动民族共同发展 B、坚持一国两制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 C、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基础 D、巩固和发展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
  • 2、从深耕乡村振兴到参与国际救援,从推动行业自律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是社会工作的真实写照。当前,我国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做好社会工作(     )

    ①在根本原则上,坚持党的领导统揽社会工作全局

    ②在基层落实上,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管理职能

    ③在方法路径上,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④在重点任务上,完善社会组织专业化国营化运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3、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把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这有利于(     )

    ①完善党内法规,推动依法执政②发挥党员队伍的战斗堡垒作用

    ③推进自我革命,贯彻从严治党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绿色权益市场,是指公共部门通过界定资源环境的产权属性,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所形成的使资源环境权益可以进行(碳排放)交易的场所。绿色权益资产运营中心作为特设社会机构,可以扮演绿色权益市场中“中央银行”的角色,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由此可知,绿色权益资产运营中心(     )

    ①基于市场调节机制,鼓励企业技术进步抑制碳排放

    ②履行政府经济职能,监管企业碳排放保障公平竞争

    ③在绿色权益市场过热时,卖出绿色权益配额,抑制绿色权益价格

    ④在绿色权益市场低迷时,买入绿色权益配额,抑制绿色权益价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下表为我国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收入的主要统计数据(单位:亿元)

    按收入来源分

    绝对量

    (元)

    同比增长(%)

    按常住地分

    绝对量

    (元)

    同比增长(%)

    经营净收入

    4939

    6.4

    城镇居民

    41183

    4.2

    财产净收入

    2585

    1.2

    农村居民

    16740

    6.3

    转移净收入

    5721

    4.9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表中可推知(     )

    ①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财产性收入增幅②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升级加速

    ③加码增量经济政策刺激社会总供给④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相对缩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随着国有资本从部分行业和领域退出,截至2024年9月,中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同比增长3.93%,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37%。其中服务业集中了大量的民营经济主体,占本行业经营主体的比重约为98.41%。材料说明(     )

    ①民营经济逐步提高市场经济中的地位②民营经济逐渐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国有经济在服务行业已不起主导作用④国有经济为民营经济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7、结合图示,从革命到改革,新中国的发展充满生机活力,这体现了(     )

    ①中国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发展

    ②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的具体国情作为其行动的依据

    ③伟大的改革精神是实现中国社会变革的直接动力

    ④中特理论体系是立足时代、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75年来,新中国成功开创、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证明,这离不开党的统一领导和人民的勤劳奉献,离不开真理的指引,也离不开制度的支撑。由此可知(     )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

    ②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深刻影响了世界。毛泽东曾说:“世界历史几千年以来都在发展着,进步着,但只有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才产生了新的方向”。关于“十月革命”及“新的方向”,解读正确的是(     )

    ①诞生世界上首个共产党,开创无产阶级政权先河

    ②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③冲破帝国主义东方战线,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④产生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现代化在“财富积累”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贫困积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说明资本主义现代化(     )

    ①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②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③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④物的增殖与人的贬值同时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指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据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方式变革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依据②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马克思主义深刻预示资本主义将走向灭亡④各民族历史多样性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中国的立场,与联合国的呼吁是一致的。中国始终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以《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为基础来实现真正与持久的和平。中方愿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联合国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强后盾,在应对气候变化、维和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有助于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一直是联合国事业的坚强后盾。

  • 13、202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结合材料,说明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如何体现辩证思维的知识的。
    (2)、会议认为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其理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表现为: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请简要指出这一表现体现的判断类型,并简要说明这一判断类型的结构形式。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新冠肺炎的影响和市场需求的动荡不安,某市市委立足该市经济发展现状,放眼国内国际背景,指导和建议市政府提出了经济调控计划,并得到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通过。此方案出台前,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多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就该市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对该市经济调控计划的意见和建议。

    (1)结合上述材料回答,经济调控方案的制定过程,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

    材料二   某县在召开一年一度的人民代表大会之前,县政府网站开辟了“我向县长说句话”的栏目。

    (2)请你从法治的角度就解决当前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向县长提出两点建议。

    要求:①必须从法治的角度分析,如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②基本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③提出的建议有针对性、创新性。

  • 15、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有关专家指出,践行这一路径,首先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党的领导。其次,必须建立县域资源整合机制:一是加强资源整合,促进城镇化与村庄建设协同发展;二是加强信息整合,通过动态监测和数据比对识别返贫风险;通过收集产业信息和市场信息,加强对农产品的市场预警、形势分析;三是加强产业整合,充分发掘、发挥地域资源禀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四是加强人力资源整合,开展适合农村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提升农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有关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2)、材料中专家的相关观点尊重了联系的多样性,请结合材料,予以分析说明。
  • 16、以下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推理要求的是(     )
    A、蜘蛛不是昆虫,这个动物不是蜘蛛,所以这个动物是昆虫。 B、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妈妈织的毛衣是劳动产品,所以妈妈织的毛衣是商品。 C、教材是智育教育载体,教材也是审美教育载体,所以审美教育载体都是智育教育载体。 D、人大代表在同级人大会议上都有表决权,张三在人大会议上没有表决权,所以张三不是同级人大代表。
  • 17、遗嘱是指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理,并于创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下列关于遗嘱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法律尊重死者生前通过遗嘱处分个人合法财产的意愿 

    ②可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或口头遗嘱 

    ③多份遗嘱不得矛盾和冲突,否则无效 

    ④法定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 18、当前,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美国联合七国集团推出“重建更好世界”倡议,美日澳启动“蓝点网络”计划,欧盟启动“全球门户”计划。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间呈现出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②国家安全利益是一国的最高利益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④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近年来,“中国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热议的一个话题。从政治角度来说,支撑“中国模式”的根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生命力和优势来自民主集中制。下列能够体现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是(  )

    ①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设立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②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

    ③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④坚持民主指导下的集中和集中基础上的民主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0、《感动中国》节目已陪伴中国人走过20个年头。其评选出的“感动中国”人物,或是走在时代发展前列、做出杰出贡献的领军人物,或是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做出不凡业绩的劳动者,或是为社会公平正义做出突出贡献的时代奋斗者……该节目的开展有利于(       )

    ①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传承红色基因,彰显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③营造文化氛围,塑造正确人生观             

    ④提升人们科学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