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考真题】江苏省2025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
- 【高考真题】湖北省2025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
- 【高考真题】北京市2025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
- 【高考真题】河北省2025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
- 【高考真题】山东省2025年高考真题政治试卷
- 【高考真题】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2025年高考政治真题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 广西贵港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模拟考试政治试题
- 内蒙古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政治试题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政治(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
-
1、下图展现的是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形成“交换”概念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
第一级抽象
第二级抽象
第三级抽象
1+2=2+1
4+5=5+4
8×6=6×8
9×7=7×9
A+B=B+A
A×B=B×A
ARB=BRA
注:以自然数表示具体事物的量,得到自然数之间相加或相乘的“第一级抽象”;以A、B表示任一自然数,得到A与B之间相加或相乘的“第二级抽象”;以R表示相加或相乘关系,得到A与B关系的“第三级抽象”。
①感性具体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
②感性具体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
③思维抽象是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④积累更多感性具体就可以上升到思维抽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五一”假期到来,看一场热门舞剧,或者心仪歌手的演唱会,是不少人的选择。漫画《购票诈骗》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要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③借助抽象思维,将感性认识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多参与实践活动就能得出真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3、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运用思维抽象,深化对治国理政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②坚持辩证分合,把握了水的特性和治国理政的联系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全面地把握客观事物
④运用逆向思维,对已有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4、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前进,人们的认识也将随之发展。下列对认识的发展历程描述正确的有( )
①人们感知到的对象是抽象的②感性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
③分离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④思维具体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初次见到大熊猫,人们头脑中会形成对大熊猫的认识,一般就是黑白体色、圆滚可爱。后来,通过进一步观察或查阅资料,人们会进一步了解其生活习性、栖息环境、进化繁殖等,从而获得对大熊猫全面、深刻的认识。从上述对大熊猫的认识过程上看( )
①对大熊猫的直观的整体表象是对其认识的起点
②对大熊猫感性具体的认识是零散和错误的认识
③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共性是思维抽象的唯一环节
④认识发展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国内学者指出中华之“龙”和“dragon”不宜互译,二者有显著差异。“Dragon”是欧洲神话中的恶魔,体格庞大,形象暴虐,具有攻击性,杀掉它的人被视为英雄。中华之“龙”多带有美好的寓意,是吉祥、勇敢的象征,中国人自豪于自己是“龙的传人”。把“龙”译为“dragon”,对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有负面影响。
甲辰龙年,“loong”火了!在很多场景中,“龙”不再被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比如,2024央视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官宣英文名是“Loong Chenchen”;中国国际电视台把“龙年”译为“Loong Year”,把“龙舞”译为“Loong Dance”。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知识,就中华之“龙”的翻译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主题明确,逻辑清晰;③字数200字左右。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粟(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约16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发现了青狗尾草的天然变异现象,于是选出穗大、不落粒的青狗尾草驯化出小米。随着小米的广泛种植,先民逐渐形成以小米种植兼渔猎采集的生活方式。约公元前4500年,小米经中亚传入印度,又沿地中海北岸及多瑙河流域传到希腊、荷兰等地,从而走向世界。从此,在世界历史上,小米在农业生产、日常烹饪、医药服用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粟演化成一种文化符号,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诗经》中有“黄鸟黄鸟,无集于穀,无啄我粟”的咏叹,苏东坡更赋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诗句。小米在梵语、波斯语中分别被称为Cinaka和Shu-shu,与“秦”“粟”谐音。英语称小米为millet,它来自中古法语,中古法语又来自拉丁语milium,所以小米的拉丁学名叫Miilacium,源自印欧语mele,是“压碎”“磨碎”的意思,由于磨成的粉很细小,无法计数,于是有了million(百万)一词。这不仅能够反映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也可以佐证小米由我国传播出去的历史事实。
从青狗尾草华丽转身而成的小米,是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珍贵礼物。运用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8、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
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2010年起,我国举办的“欢乐春节”海外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目前,近20个国家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诸如贴春联、舞狮放炮、压岁拜年等活动,更是走进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为各国人民带去了欢乐体验,中华文化的和合之美绽放于世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202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正在不断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热情拥抱春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春节为什么能逐渐成为全球性节日。
-
9、2024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西班牙马德里、比利时安特卫普、荷兰海牙等地分别举办了元宵节庆祝活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海外,为多国送上新春民俗盛宴,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对此认识正确的(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不同文化在交流互鉴中获得相互认同
③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能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特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AI(人工智能)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只要几步简单操作就能完成大量的作品。因此,AI被广泛应用在艺术创作的多个领域,如:
戏剧创作
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辅助生成角色表情和动作
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
音乐创作
应用音乐生成模型辅助生成旋律、和声等
展现音乐的独有魅力
绘画创作
应用图像生成模型创作符合特定风格的图像
感受绘画作品的神韵
有人认为,AI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应进一步开拓AI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应用。下列表述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
①AI艺术作品的价值以巧妙创作手法和先进技术为标准
②AI创作的优秀作品具有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
③AI创作技术能够促进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趋同
④AI创作技术的广泛运用利于挖掘艺术作品的独特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后,如何加快建设家电回收循环再利用体系,打通家电“以旧换新”的“堵点”,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今天,如何乘着“双碳”东风,与产业链共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未来,是当今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作为全球首家再循环互联工厂,海尔智家紧紧围绕“循环科技引领创造价值再生”的目标,整合相关资源,搭建数字化回收供应链平台,构建“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循环闭环体系,推动行业绿色循环发展。在这里,一台废旧冰箱经过预拆解、多重破碎、三级分选等多样化、系统化的流程,就能变成一堆堆拆解金属、再生塑料、循环部件,以全新形态重新进入产业链。目前,该公司已全面提升家电循环利用一体化生产智造能力,每年可拆解废旧家电200万台,循环新材料再生3万吨,每年可减碳约1.7万吨,相当于种植约155万棵树。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海尔智家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使废旧家电重获新生的。
-
12、刷屏的“课本封面”中,除了“语文课本封面”,还有“历史课本封面”“地理课本封面”…不管封面怎么变,内容的本质不变,是一代人的精神记忆与共鸣。据此,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①“课本封面”和“语文课本封面”是相容关系中的属种关系
②“课本封面有语文课本封面和历史课本封面”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③课本封面的创作坚持联想思维,立足美好回忆感受中式美学的独特浪漫
④课本封面的创作运用发散思维,利用检核表法制作各具特色的课本封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世间万物,皆有其度。厨师恰当把握火候,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医生准确把握剂量,才能让药品发挥效用;画家精巧调配色彩,才能绘出美妙作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中,亦有“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箴言。材料启示我们要( )
①注意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
②遵循适度原则,采取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
③处理问题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主义错误
④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坚持间断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本案情】
2022年12月,A公司在产权纠纷地上建设变压器,黄某等人到工地将该公司建造的变压器基础墙损毁。2023年2月,当地公安局认定因黄某损毁的变压器基础墙所处土地权属不明,黄某故意损毁财物行为的依据不足,决定对黄某不予行政处罚。A公司不服,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审驳回后又上诉至B市中院。
【法院履职】
2023年9月28日,B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该案。庭审中,法庭严格依照行政诉讼程序,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诉辩主张,引导当事人围绕被诉不予处罚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充分举证、质证和发表辩论意见。合议庭对本案情、理、法进行充分释法说理,经过多方协商,A公司与黄某就本案涉及的基础性民事争议达成和解,A公司当庭表示愿意撤回起诉和上诉,对合议庭化解争议的做法表示感谢。
庭审结束后,受邀旁听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专家对庭审活动进行联动点评。百余名相关单位负责人在现场或线上观看庭审。
本次审理活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保护法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黄河区别于其他江河的管理特点,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该法具有鲜明的约束性,强化了流域生态保护责任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了约谈制度、定期报告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落实各方生态保护、水土保持、防洪减淤、节水护水、污染防治等目标责任。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1)、有人认为,只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就能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2)、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16、漫画《萎缩性执法》,启示政府相关部门( )
①加强执法监督,坚持规范执法 ②坚持科学立法,完善法律体系
③强化法治意识,推动公正执法 ④坚持公正司法,促进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亚投行开业运营以来,“朋友圈”越来越大,从最初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如今拥有来自六大洲的109个成员,既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不少发达国家。截至2023年9月,亚投行共批准了235个项目,累计批准融资总额超448亿美元,带动资本近1500亿美元,惠及36个成员。由此可见,亚投行( )
①消弭了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②让成员在合作中共享了发展机遇
③旨在提升成员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④符合成员之间切实的共同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合作基础日益夯实,领域逐渐拓展,在经贸、财金、科技、工业、农业、文化教育、卫生、智库等数十个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全方位、多层次架构。截至2024年1月,金砖成员国数量从5个增加到10个,目前已有34个国家表示有兴趣加入金砖国家。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金砖国家“扩容”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金砖合作可以让各国人民建立友谊,互利共赢
③金砖国家通过实行经济一体化政策推动共同发展
④金砖国家扩员符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成立20多年来,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发展成长,已成为亚欧大陆上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是完善国际秩序、推动全球和地区发展、维护成员国安全稳定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力量。上海合作组织正走在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树立了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典范。上海合作组织是( )
①横跨欧亚大陆的地区性国家联盟 ②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主导力量
③维护地区及全球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④坚持开放包容、促进互利合作的多边机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刚柔相济,内在的刚与外在的柔共同展现出维护正义、为民服务的时代价值和永恒追求。
“阿强酸菜鱼”由阿强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创办,其经营者拥有多项“阿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阿强家公司发现C餐饮店未经许可,在其经营的商铺招牌、装潢中使用了“阿强”商标,并在其互联网外卖平台的图文信息、外卖配套餐具等用品印上“阿强”“阿强酸菜鱼”的字样,认为C餐饮店使用了近似品牌标识,造成相关公众混淆,遂到该市辖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该市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对当事人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关于侵权赔偿数额问题,应本案双方当事人请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行政调解,双方当事人成一致,签署了《行政调解协议书》,并就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现赔偿金额已履行到位。本案是全国首宗通过“行政处罚+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办理的商标侵权案件,其创新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破解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难题方面进行了有效实践。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行政处罚+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如何彰显法律的刚柔相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