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2023年9月21日16时左右,“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结束5个月的太空之旅,顺利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1)、航天员留驻空间站期间地球公转线速度( )
    A、先变慢后变快 B、逐渐变慢 C、先变快后变慢 D、逐渐变快
    (2)、天宫课堂开讲时,全球处于新、旧两天的范围之比约为( )
    A、2:1 B、1:2 C、5∶1 D、5:6
  •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西双版纳(21°09'N-22°36’N,99°58'E-101°50'E)位于云南南部,地势周围高、中部低,分布着许多宽谷盆地、低山丘陵。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以100m为间隔将西双版纳划分为20个垂直高度带,统计每个高度带内野生种子植物的物种个数,记作物种丰富度。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全面地理解物种多样性的海拔分布,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下图示意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2)、描述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3)、分析西双版纳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 3、读云南省简图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洲(又称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下图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A、B、C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孔的采样点。

    (1)、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2)、描述该河段河流的水文特征。
    (3)、阐释河流中泥沙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流速的关系,并说明形成采样点A、B、C三处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陆风是沿湖地区的一种地方性的大气运动形式。下图为鄱阳湖流域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b)中添加箭头正确表示鄱阳与鄱阳湖之间白天的热力环流。
    (2)、判断湖风降低湖岸城市的热岛效应最明显在季节,并说出理由。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鄱阳湖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 5、冰塞,是指封冻冰盖下面堆积大量冰花、冰块,阻塞部分过水断面,造成上游河段水位壅高的现象,需要冰盖前的冰流量大于冰盖下的冰流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位于南拒马河节制闸上游,全长约19km,主要采取闸前常水位的运行方式(保持节制闸前水位稳定),其冷冬年冰塞灾害严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下左图为冰塞的形成过程,下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水深、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 B、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 C、水深与冰塞风险概率呈负相关 D、流速与冰塞风险概率呈正相关
    (2)、在水深较浅时,造成高流速对冰塞风险概率的影响呈现图示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流速增大利于蒸发,水体温度较低 B、前缘冰盖厚度薄,冰碎屑物易下潜 C、流水侵蚀能力增强,冰塞体被冲垮 D、冰塞体收束水流,形成碎屑物增多
    (3)、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的冰塞现象,下列对策中最适宜采取的是(   )
    A、全程地下输水 B、定期人工破冰 C、调节供水流速 D、调节供水水深
  • 6、我国不同区域土壤的颜色差别很大,东北地区分布有黑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南方地区分布着红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川盆地某区域的岩石与土壤均为紫色,形成这种土壤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A、生物 B、气候 C、成土母质 D、地貌
    (2)、与东北地区的黑土相比,南方地区的红壤(   )
    A、黏粒比重更高 B、矿物质被淋溶较少 C、成土速度更慢 D、表层盐分含量较高
    (3)、花生喜松软、透气性强的土壤。若在南方红壤区种植花生,宜采取的土壤改良措施是(   )
    A、引淡淋盐 B、掺入细沙 C、引水灌溉 D、夯实土地
  • 7、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在适当条件下,组成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喀斯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貌名称分别是(   )
    A、峰丛,洼地,石笋 B、峰林,洼地,石柱 C、峰丛,洼地,石幔 D、峰林,洼地,石钟乳
    (2)、该处地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气候条件为(   )
    A、高温多雨 B、暗河流经 C、岩石破碎 D、风沙较多
  • 8、中国古村落中蕴含着丰富的雨洪利用和湿地管理的生态智慧,晋东南地区村落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在雨洪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下图为明清时期山西省泽州县贾泉村雨洪集蓄系统的复原图,该系统包括雨洪收集、蓄积供水和排水三个子系统,泊池和渗水坑通过或明或暗的水渠沿街道连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贾泉村雨洪集蓄系统将截获的雨洪首先引导到村东北的东泊池,主要原因是东泊池(   )
    A、离汇水区最近 B、海拔高度较高 C、蓄积水量最大 D、修建时间最早
    (2)、该村雨洪集蓄系统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人畜用水 B、解决生态用水 C、防御洪涝灾害 D、保证灌溉用水
    (3)、因地制宜理念在该村雨洪集蓄系统中的具体体现是(   )

    ①泊池所在地区下渗慢利于蓄水    ②集水槽利用天然河道工程量少

    ③汇水区可迟滞雨洪并持续供水    ④渗水坑位于系统末端用于排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甲地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如果此图位于北半球,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 10、下图为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N、Q、R四点,单位面积每分钟内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最接近太阳辐射常数的是(   )
    A、M点近地面 B、N点 C、Q点 D、R点近地面
    (2)、下面四幅示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图中,①为南回归线附近,②为南极圈附近,③为夏至日前后,④为冬至日前后。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1、读云南省简图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图1),境内低山丘陵、平原、沙漠、戈壁交错分布。民勤绿洲西线的老虎口二十世纪下半叶风沙灾害严重,“沙平墙、羊上房、庄稼连根拔”是当时环境的真实写照。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当地用作物秸秆、黏土、尼龙网等作为沙障材料,创建了“方格沙障+梭梭林”(图2)的治沙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1)、分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老虎口风沙灾害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2)、推测民勤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人为原因。
    (3)、说明民勤县“方格沙障+梭梭林”治沙模式的优势。
  • 1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境内多种地形相互交错,高差悬殊,不仅形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形成了我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

    材料二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雅砻江镇发生森林火灾,起火点位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原始林区域,火势蔓延迅速,初步起火原因已查明为雷击导致。

    (1)、简述凉山地区气温特征及该地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
    (2)、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大火破坏植被后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 13、读云南省简图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南美洲某国自然带分布示意图。甲地在某些年份(厄尔尼诺年)因降水异常增加,短命植物竟相绽放,俨然花的海洋。

    (1)、指出甲地自然带类型,并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分析该地气候的成因。
    (2)、从海一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厄尔尼诺年图中甲地短命植物竞相绽放的原因。
    (3)、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对甲地附近海域海洋生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多奇峰峭壁。地质史上庐山曾经历过4次冰期,形成了一系列冰蚀地貌景观。庐山脚下的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山湖相伴而生。云雾是庐山最具特色的美景,庐山云雾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庐山云雾奇景令其他山地望尘莫及。鄱阳湖地处湿润地区,但其东岸甲地(见图1)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有“天漠”之称。下面两图分别为庐山、鄱阳湖区域图(图1)及地质剖面示意图(图2)。

    (1)、指出庐山构造地貌名称,并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庐山多奇峰峭壁的原因。
    (2)、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夏季庐山云雾多于其他山地的原因。
    (3)、分析鄱阳湖东岸甲地“天漠”的成因。
  • 15、加纳的黄金产量居非洲首位。矿业开发企业在进行金矿开发前,会以金矿附近的聚落为基础营建矿业社区,用于安置矿工。当邻近的金矿枯竭后,多数矿业社区衰败。下图示意加纳南部部分金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矿业社区的建立首先改变了当地人口的( )
    A、受教育水平 B、就业结构 C、预期寿命 D、消费水平
    (2)、邻近的金矿枯竭后,矿业社区适宜转型发展( )
    A、金饰加工 B、黄金销售 C、遗产旅游 D、资源物流
  • 16、“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推动“产村景”融合发展,更好赋能乡村振兴。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
    A、生态环境建设 B、乡村旅游开发 C、电子商务推广 D、培育乡村产业
    (2)、该模式的突出优势在于( )
    A、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度融合 D、推动传统村落服务业逐渐向周边城镇转移
  • 17、下图为“祁连山中段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祁连山中段山地北坡自然带谱较南坡丰富,主要原因是北坡( )

    ①纬度更高    ②山麓海拔低    ③相对高度更大    ④人类活动较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图中北坡山地森林带的植被类型及其形成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
    A、针叶林、水分 B、落叶阔叶林、水分 C、落叶阔叶林、热量 D、针叶林、热量
  • 18、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对长江洞庭湖汇流河段的水文特征影响明显。下面两图分别示意三个水文站位置及流量月变化,其中将城陵矾站与监利站的流量之比定义为汇流比,其比值越大,表明洞庭湖出流对螺山河段流量的贡献率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洞庭湖出流对螺山河段流量贡献率大的时期主要在( )
    A、枯水期 B、涨水期 C、丰水期 D、退水期
    (2)、据观测,2003年之后汇流比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长江入洞庭湖流量减小 B、洞庭湖出流水量增加 C、流域内年降水量减少 D、螺山河段流量增多
  • 19、冷流降雪是指冬季当冷空气南下经过较大面积的温暖水面时,迅速将水面水汽冻结成雪花的降雪。较大的大气与水面温差利于冷流降雪的形成。莱州湾冷流降雪东多西少,每年12月下旬和1月中旬冷流降雪最多。读“山东半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区域中最易出现冷流降雪的是( )
    A、地中海北岸 B、北冰洋沿岸 C、阿拉伯海北岸 D、北美五大湖南岸
    (2)、导致莱州湾冷流降雪空间分布东多西少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起伏    ④南下洋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0、因河流下切侵蚀,使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依格孜也尔河发源于昆仑山,向东北汇入塔里木盆地,沿途发育多级河流阶地(下图)。

    (1)、各级阶地上的河流沉积物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
    A、阶地1 B、阶地2 C、阶地3 D、阶地4
    (2)、依格孜也尔河任一级阶地的形成过程中,地壳( )
    A、持续抬升 B、相对稳定 C、间歇抬升 D、间歇下沉
    (3)、目前聚落主要集中的阶地及原因是( )
    A、阶地1 阶面平坦开阔 B、阶地2 光照更加充足 C、阶地3 便于田间管理 D、阶地4 避开洪水影响
上一页 680 681 682 683 6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