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土族传统村落大多分布于青海河湟地区的川水、浅山、脑山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此地群山起伏,河流广布,地形复杂多样。下图示意土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推测土族传统村落具有的建筑特点是( )
    A、高墙合院 B、尖顶木屋 C、白墙黑瓦 D、宽门大窗
    (2)、影响河湟地区河谷两岸土族传统村落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地面积 C、土壤肥力 D、生态环境
    (3)、图中四处聚落规模最大的是( )
    A、 B、 C、 D、
  • 2、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关于甲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北移,夏季北移 B、气温低,气流下沉 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小 D、控制地区降水稀少
    (2)、有关 a 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乙风带与甲气压带交替控制 B、全年受乙风带影响,降水稀少 C、终年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 3、中国国航直飞德国的国际航班于北京时间6月26日11:00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航班到达德国法兰克福 (50°02'N,8°34'E)机场时,当地区时为6月26日 17:00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若不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可能( )
    A、旭日东升 B、艳阳高照 C、夕阳西下 D、正值深夜
    (2)、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 )
    A、9小时 B、10小时 C、13小时 D、14 小时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溶洞是指喀斯特地貌区的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地区某喀斯特溶洞断面。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3层水平溶洞,从第一层溶洞至第三层溶洞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

    (1)、从气候、地形和地质角度简述溶洞的形成条件。
    (2)、推测第二层溶洞随时间推移可能发育的地貌景观。
    (3)、简述图中第一层溶洞和第三层溶洞发育情况的差异。
  •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纽芬兰渔场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纽芬兰岛附近,下图为纽芬兰岛位置图,早在16世纪,这里的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经过几个世纪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的鱼群数量急剧下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从海水运动角度说明纽芬兰渔场的形成原因。
    (2)、比较甲、乙、丙三处表层海水温度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
    (3)、分析纽芬兰渔场鱼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
  •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我国最大的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在大连开工建造,这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深水钻井船,其钻井深度可达9110米。

    材料二下图为岩石圈部分构造图。

    (1)、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写出④界面的名称。
    (3)、写出“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及其状态。
    (4)、试从圈层厚度的角度,分析地壳的主要特征。
  • 7、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层(埋藏深度一般在地面以下0.3~0.7m)上生长着大片以落叶松为主的亚寒带针叶林,其水平生长的侧根发达,主根难以深入地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多年冻土融化,针叶林生态系统受到巨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大兴安岭森林树种叶子呈针状的原因是(   )
    A、干旱少雨 B、暖湿多雨 C、昼夜温差大 D、气候寒冷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针叶林的分布(   )
    A、南界将会南移 B、位置变化不定 C、北界将会南移 D、南界将会北移
  • 8、国庆期间,王老师带领地理研学小组到山东省某地进行实地考察研学。下图为考察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考察可知(   )
    A、该地地形以高原为主 B、山峰目测高度915米 C、甲地不能观测到乙地植被 D、该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图中(   )
    A、乙坡为可种植的缓坡 B、甲地径流速度小于丙处 C、丁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D、桥梁海拔可能是320米
    (3)、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最接近(   )
    A、555米 B、585米 C、615米 D、655米
  • 9、清代黄叔璥在《台海使槎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四时皆然。”这里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海峡两岸存在风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海陆位置 C、山地阻挡 D、纬度位置
    (2)、形成“内地之风,早西晚东”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气温的水平差异 B、地表气温的垂直差异 C、地表湿度的水平差异 D、地表湿度的垂直差异
    (3)、泉州位于福建沿海,“内地之风,早西晚东”对泉州热岛效应的影响是(   )
    A、白天为陆风,具有增强作用 B、夜晚为海风,具有减弱作用 C、白天为海风,具有减弱作用 D、夜晚为陆风,具有减弱作用
  • 10、2022年11月17日,世界杯开赛前夕,首对中国赴卡塔尔大熊猫“京京”与“四海”正式与当地民众见面。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下图为地质年代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熊猫在地球上出现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宙
    (2)、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   )
    A、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B、爬行动物大量发展 C、是重要的成铁时期 D、蕨类植物极度兴盛
  • 11、2020年7月23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天问一号”一次完成“环绕、着陆、巡视”三大目标,中国成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任务的国家。下表为地球、火星相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质量

    体积

    大气密度

    与日平均距离

    大气成分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均温

    地球

    1

    1

    1.00

    149.6

    N₂、O₂

    1年

    23时56分

    15℃

    火星

    0.11

    0.15

    0.01

    227.9

    CO₂

    1.9年

    24时37分

    -23℃

        注:质量、体积和大气密度都以地球为1。与日平均距离单位:百万千米。

    (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天体的为(   )
    A、发射场上的天问一号 B、升空后的天问一号 C、进入预定轨道的天问一号 D、着陆于火星的天问一号巡视器
    (2)、火星与地球的物理特征、运动特征有异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有稳定的液态水 B、火星昼夜温差大 C、火星季节更替频繁 D、火星大气层厚度大
    (3)、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后,行进在火星表面,但火星上路况很差,表面布满撞击坑。撞击坑产生的原因有(   )

    ①距太阳远②物理风化强③大气稀薄④离小行星带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尾松在我国东南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最广,繁殖容易且土壤适应性广,生长较快,材质好,用途广泛,是造林先锋树种,同时也是水土流失区首选造林树种。某科研团队发现,在马尾松人工纯林内混种灌木和草本(左图)能够有效减轻该地的土壤侵蚀状况。右图示意亚热带季风气候资料。

    (1)、根据马尾松的生长环境,描述其适应的气候特点。
    (2)、简述马尾松混种灌木和草本对减轻土壤侵蚀的作用。
    (3)、说明马尾松作为造林先锋树种的生态环境意义。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藏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位于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青藏铁路路段(左图)风沙灾害较为严重,其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河湖滩涂,河流附近多有新月形沙丘(右图)形成。

    (1)、判断图示地区盛行风向,并说出依据。
    (2)、当地沙丘堆积速度较快的季节是 , 说明理由
    (3)、为减少风沙对铁路造成的破坏,简述可采取的措施。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风(如左图)是指冰面较稳定的下沉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形成的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新疆喀纳斯河的源头是喀纳斯冰川,河水注入喀纳斯湖后最终汇入额尔齐斯河(如右图)。喀纳斯河出湖后,河曲发育,两侧有多级阶地。

    (1)、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冰川风的形成过程。
    (2)、喀纳斯河上游地区当地牧民冬季常在半坡上放牧,而不选择地势更低的山麓,试分析原因。
    (3)、推测喀纳斯河出湖后河曲不断发育可能形成的地貌。
  • 15、深圳市人才公园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下图为公园某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沉式绿地设计突出的优势是(   )
    A、延长下渗时间 B、减少地下径流 C、增加降水 D、增加地表径流
    (2)、建设“海绵城市”的措施中,可行的有(   )

    ①扩大绿地面积②地面铺设透水砖③禁止开采地下水④治理水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2023年7月9日,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月山村突发某自然灾害(如图),生命至上,紧急救援争分夺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植被破坏
    (2)、该自然灾害在我国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西北地区
    (3)、预测该自然灾害和选择紧急救援路径分别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和BDS B、BDS和GIS C、RS和GIS D、BDS和RS
  • 17、红树林因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和呼吸根而闻名于世。下图为某游客在我国某地海边拍摄的红树林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未发现明显的支柱根和呼吸根的原因是(   )
    A、植株幼小 B、海水涨潮 C、未能扎根 D、水质较差
    (2)、红树林对沿海大堤的意义是(   )
    A、减轻海浪侵蚀 B、利于滩涂形成 C、提升固碳效率 D、保护生物多样性
  • 18、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大气中臭氧总含量保持动态平衡,因高度、纬度而异。下图示意中纬度沿海平原地区臭氧浓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臭氧浓度高值区位于地球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电离层 D、高层大气
    (2)、臭氧浓度高值区所在的大气分层(   )
    A、有大量离子、电子存在 B、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 C、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D、常常可见各种云雨天气
    (3)、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主要是因为(   )
    A、臭氧层颜色为深褐色,可遮光 B、臭氧可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C、臭氧层密度极大,可防撞击 D、臭氧层能隔绝宇宙辐射射线
  • 19、北京时间2023年11月23日20时06分,新疆哈密市伊州区(43.11°N,94.24°E)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   )
    A、富含硅酸盐类矿物 B、全球范围厚度均匀 C、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D、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2)、关于甲、乙两种地震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为横波,传播速度快于纵波 B、甲为纵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C、乙为横波,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乙为纵波,进入地幔速度加快
  • 20、下图表示某一高度上的气压分布状况,A、B为等压线,PA>PB,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此地在南半球,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南风、南风 B、东南风、南风 C、西北风、北风 D、东北风、北风
    (2)、若此地位于高空,则C点的风向可能为(   )
    A、西风、南风 B、北风、南风 C、东风、北风 D、东风、西风
上一页 673 674 675 676 6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