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节能建筑是指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从能源使用上耗电、耗气更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示意拉萨某地节能房(图中甲、乙、丙、丁为可控开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白天,节能房中鹅卵石可以( )A、增强地面辐射 B、减弱大气逆辐射 C、增强太阳辐射 D、减弱大气辐射(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冬季为了减少屋内耗能应( )A、甲、乙打开,丙、丁关闭 B、乙、丁打开,甲、丙关闭 C、甲、丁打开,乙、丙关闭 D、乙、丙打开,甲、丁关闭
-
2、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多少千米处( )A、17km B、5km C、3km D、2900km(2)、该地可能是下列哪个地方(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太平洋 D、南极点
-
3、火星一直是人类积极探测的地外天体之一。2021年8月23日是“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平安度过的第100天,更是其行驶里程突破1000m的关键一天。图示意“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行走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祝融号”火星车探测火星得到的结论是火星比地球( )A、昼夜温差大 B、沙尘暴天气少 C、地表水丰富 D、地势起伏大(2)、“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上行走的过程中,主要能源来自( )A、挟带的核能 B、月球重力能 C、发射火箭的能源 D、太阳辐射能
-
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白马雪山地处横断山脉中段,该地区气候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形成河谷干热和山地严寒的特点。干热河谷出现在海拔2300m以下,分布着疏林灌丛草坡带,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海拔3000~3200m分布着针叶阔叶混交林带;海拔3200~4000m分布着亚高山暗针叶林带。右图示意某科研工作者对云南境内白马雪山年降水量与海拔关系的调查情况。
(1)、概括白马雪山东坡与西坡年降水量的差异(2)、推测疏林灌丛草坡带出现的坡向,并作出合理解释。(3)、干热河谷内土壤水分总体含量较小,但在春末夏初时土壤水分含量却相对较大。分析在春未夏初时土壤水分含量较大的原因。 -
5、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
材料二:天山是中亚东部地区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面是塔里木盆地,北面是准尔盆地。
材料三:下面为新疆地形分布略图及天山垂直植被分布图。
(1)、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塔克拉玛千沙漠的形成过程(2)、天山山脉北坡分布有针叶林而南坡没有,试分析其原因。(3)、试分析天山山脉对新疆农牧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
6、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年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海区位于(填“南”或“北”)半球(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
)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和。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了作用。(4)、地球上具有此种洋流分布模式的海区有(双选)____。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
7、下左图为某地地层结构分布图(图中A为石灰岩),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左图地层A~D中,形成时间最晚的是最早的是。(2)、右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3)、右图序号表示的地质作用:②为 , ⑦为。(4)、图中E处在条件下,最可能形成的岩石是。
-
8、某校劳动课开展附近山地自然保护区所有阔叶木本植物种类的分布调查。学生绘制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题。
该保护区( )
A、所处纬度大约是30°N B、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C、山麓地带起点海拔为350米 D、落叶乔木仅分布在1200米以上 -
9、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洲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题。
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
①食物储备充足②冬季食物需求减少③需要调节体温④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0、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洋流的流向为(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2)、图示海域( )A、最可能位于非洲东侧海域 B、洋流可能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C、洋流与其他洋流交汇处形成渔场 D、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
11、下面的左图为我国某流域图,右图为左图中甲乙两个水文测站多年平均实测水量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河流由乙流向甲 ②该河流由甲流向乙
③湖泊水量最小值出现在10月份 ④湖泊水量最小值出现在4月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图示流域可能位于我国(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3)、该湖泊的水位曾一度上升,但总蓄水量没有增大,此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该流域( )A、植被破坏严重 B、用水量减少 C、流域面积缩小 D、降水总量增大 -
12、读某地的锋面活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此天气系统常会引起我国北方冬春季的沙尘暴,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时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2)、图示天气系统对我国往往会造成( )
①夏季北方暴雨②冬季南下寒潮③华北平原秋高气爽④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此时,甲地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
13、沙坡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1示意某常见的沙坡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读图,完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坡流速快 B、③坡以侵蚀为主 C、②坡流速慢 D、④坡坡度陡(2)、若P处有一石磙(图2),在沙坡的作用下,其移动)方向是( )A、维持原地 B、往复摆动 C、向上游移动 D、向下游移动
-
14、下图是某地区岩石与年均温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据图分析,该地区地质史上不曾发生的内力作用可能是( )A、水平挤压运动 B、水平张裂运动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2)、该地区地形的成因是( )A、侵蚀作用 B、内外力共同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力作用
-
15、地球上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图中字母所示内容,正确的是( )A、a是外力作用 B、b是冷却凝固 C、c是变质作用 D、d是重熔再生(2)、关于图中数字代表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是沉积岩,板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 B、②是岩浆岩,玄武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 C、①是岩浆岩,花岗岩属于数字①代表的岩石 D、②是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数字②代表的岩石
-
16、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北回归线上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
17、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A点的地方时是( )A、15:00 B、21:00 C、3:00 D、9:00(2)、该日的日期最接近(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
18、下图是从北极俯视地球公转运动的两种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1)、结合两图,当地球运行到图甲远日点位置时,最接近图乙中的(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2)、当地球运动到图乙中的( )时,全球的昼夜平分A、A、B位置 B、B、D位置 C、C、D位置 D、A、D位置(3)、从几何关系上说,太阳直射点是太阳与地心连线在地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的回归线上,则哪个半球的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图乙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的形成是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相互演化的一个过程, 自然状态下形成20 cm 厚可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年至1000年。其中,植被是土壤形成 过程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也是促使土壤形成的关键自然要素。图中甲、乙、丙、丁为土壤形
成的四个重要阶段。
(1)、图示土壤形成阶段的正确排序是。(2)、分析丙阶段植被对土壤的作用。(3)、结合图示,简述土壤演化的特点。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欧洲西部沿海地区的 M 洋流(如图)势力减弱,对沿岸环境造 成一定影响。图中M 洋流的形成与P 盛行风密切相关,N 为北冰洋南下冷海水。
(1)、判断M 洋流的性质,并说出M 洋流对阴影区域气候的影响。(2)、分析全球变暖与M 洋流势力减弱的关联性(3)、指出M 洋流附近渔场成因,并推测 M 洋流势力减弱可能对该地渔场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