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农业碳排放的高值区之一。图1为2020年各地州市农业碳排放量柱状堆积图和相关农业数据。图2为不同牲畜的CH4排放系数,图3为不同农业资料投入的碳排放量(万吨)。
材料二:农业生产兼具碳源和碳汇属性。我国某科研团队采用无土栽培、水资源循环利用、人工光源补光等技术,实现在温室大棚内的作物快速繁育。此项新技术将应用于更多农业高效生产上,促进当地的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概括新疆农业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特点。(2)、指出新疆地区降低畜牧业碳排放量的基本思路。(3)、从农作物生产的角度,分析新技术推广对碳减排的影响。 -
2、某年1月19日20时到20日20时,贵阳市经历一次锋面系统过境。下图为该期间主要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图(风向方位角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该锋面系统( )A、大概率为暖锋 B、总体自东向西移动 C、多出现在春季 D、过境时有冻雨现象(2)、M时段未形成锋面雾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过多 B、湿度下降 C、风力较强 D、转为降雪
-
3、山东省寿光市是我国最大的胡萝卜生产基地,采用垄作法进行种植。寿光市气象台2024年9月20日05时46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图1为垄作示意图,图2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平地种植相比,起垄种植使( )A、①增大 B、②减小 C、③增大 D、④增大(2)、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9月20日凌晨形成的大雾主要是因为( )A、②强,近地面气温低 B、③弱,地面温度低 C、④弱,近地面气温低 D、⑤强,地面温度低
-
4、某研究团队前往黑龙江某小流域(49°N,125°E)开展黑土厚度调查,已知该流域内耕地开垦已近70年。下图为该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Ⅰ、Ⅱ、Ⅲ处黑土厚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A、Ⅰ、II、ⅠⅠⅠ B、Ⅱ、Ⅲ、Ⅰ C、Ⅲ、Ⅰ、Ⅱ D、Ⅲ、Ⅱ、Ⅰ(2)、图中Ⅲ处附近草地未被开垦为耕地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地势起伏大 B、季节性冻土分布 C、热量不足 D、生态保护
-
5、2024年某日,我国某地(30°N)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广场上的旗杆、手机APP等进行日影观测实验,记录信息如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手机显示时间
杆影方位角
太阳高度角
9:13
270°
45°
12:29
360°
79°
注:方位角以正北为0°,顺时针增大到360°
(1)、观测当日,当地( )A、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 B、日落方位为西北 C、旗杆杆影顶端逆时针转动 D、杆影顶端匀速移动(2)、第二天杆影方位角为90°时,手机显示时间接近( )A、9:15 B、15:25 C、15:50 D、18:25 -
6、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其发展源于技术的创新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下表为2016—2022年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指数,数值越大表示水平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上海市
0.647
0.656
0.665
0.683
0.679
0.703
0.779
江苏省
0.193
0.200
0.205
0.212
0.222
0.237
0.242
浙江省
0.156
0.163
0.176
0.183
0.195
0.209
0.214
安徽省
0.076
0.086
0.090
0.090
0.097
0.106
0.110
(1)、分析表中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数据,可知( )A、上海市的水平持续上升 B、江浙皖水平差异大 C、呈“西高东低”的格局 D、安徽省的水平最低(2)、针对长三角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②安徽发展新能源环保产业③上海扩大国际国内市场④江苏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如图为非洲周边某季节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下列海域表层海水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水温大于④ B、②处密度小于① C、③处盐度小于② D、④处盐度小于②(2)、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冬季航行易受海雾影响 B、②处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 C、③处沿岸分布热带草原景观 D、④处洋流流向存在季节变化
-
8、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甲半岛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分离张裂 B、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分离张裂 C、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2)、关于甲半岛说法正确的是( )A、山脉西侧河流有明显春汛 B、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 C、东南部地带性植被为苔原 D、大型水电站分布密集
-
9、下图为某日海平面气压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图中高压中心的成因是( )A、大陆上降温快形成高压 B、赤道低气压带被切断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 D、极地冷高压南下控制(2)、图中,( )A、甲地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B、乙地当日可观赏极光 C、丙地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D、乙地终年温和湿润
-
10、广东清远市多个村集体与当地农业服务公司签订了水稻生产托管协议。农户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支付一定费用,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部分或全部生产环节委托给该公司,到期获得一定收益。完成下面小题。(1)、农业托管服务对传统水稻种植业区位因素改变最显著的是( )A、劳动力 B、市场 C、政策 D、交通(2)、水稻生产托管可有效应对当地( )
①耕地分散问题②耕地质量退化问题③耕地闲置问题④耕地“非粮化”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1、深圳市都市核心区内四大中心的就业吸引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福田中心、南山中心、罗湖中心、前海中心。下图为深圳市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下表为四大中心的基本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名称
岗位/万人
常住人口/万人
平均通勤距离/km
福田中心
43.6
23.2
9.7
罗湖中心
35.7
44.3
6.9
南山中心
38.6
15.7
11.7
前海中心
3
5.1
8.3
(1)、与其他中心相比,前海中心就业吸引力最小的原因可能是( )A、就业机会少 B、生活成本高 C、通勤距离远 D、居住环境差(2)、都市核心区最可能扩张的方向是( )A、宝安北方向 B、光明方向 C、龙华方向 D、盐田方向 -
12、红树林树种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滩涂。近年来,我国某地红树林海岸带的滩涂面积有扩大趋势。下图为该区域不同位置的优势树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Ⅰ区植被总体演替趋势为( )A、木榄→秋茄→白骨壤 B、秋茄→木榄→白骨壤 C、白骨壤→木榄→秋茄 D、白骨壤→秋茄→木榄(2)、借助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红树林,以下不可行的是( )A、利用RS估测红树林生物量 B、利用BDS确定红树林分布的边界 C、利用GNSS确定红树物种数量 D、利用GIS绘制红树种子传播路径
-
13、石林,通常指地表石灰岩层经溶蚀作用形成的巨型石芽。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的“黄河石林”则是砾岩和砂岩等碎屑岩层经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和风力侵蚀等作用形成。下图为黄河石林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造成“黄河石林”区别于云南石林的主导因素是( )A、水文 B、生物 C、气候 D、岩性(2)、黄河石林的形成过程是( )A、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 C、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 D、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搬运
-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区域位置示意图,以及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左图中A山脉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物种丰富、独特,是欧洲独特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
(1)、指出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的差异。(2)、分别说明甲、乙两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和特征。(3)、从气候角度考虑,指出甲城市和乙城市的居民冬季在生活中应分别注意的问题。(4)、试分析左图中A山脉物种丰富的原因。 -
15、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南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总蓄水量为23.6万亿立方米。沿岸有336条入湖河流,但仅有一条安加拉河流出。一年中贝加尔湖参与水循环的水量很少,湖水量常年处于动态变化平衡之中,下图示意且加尔湖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每年贝加尔湖参与水循环的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高,气温低,冰封时间长,蒸发量小②流域面积小,湖泊南北狭长,湖水流速慢
③出湖河流少,流量很小,深层水体流出少④湖泊深度大,容量大,深层湖水难以上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贝加尔湖水量常年处于动态平衡中,说明( )A、平均每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相等 B、平均每年收入量和支出量相等 C、平均每年径流量和蓄水量相等 D、平均每年下渗量和融水量相等 -
16、研究表明,横断山区强降雨多发,不同自然带土壤侵蚀对强降雨的响应时间、响应规模存在差异,但最终都会引发次生灾害。下图示意横断山区强降雨在不同自然带引起土壤侵蚀的过程,其中干热河谷灌丛带表面发育坚硬致密的土壤结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干热河谷灌丛带相比,常绿针叶林带所在地( )A、植被覆盖度较低 B、地表坡度较大 C、土壤松散物质多 D、土层厚度较小(2)、强降雨发生后,干热河谷灌丛带的土壤表层形成径流较早,可能是因为( )A、距河流较近 B、下渗较弱 C、降雨量较大 D、蒸发较强
-
17、贴地逆温是指起始高度为0m(地面)的逆温,如图为青海格尔木地区2015一2017年贴地逆温发生频率的月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该地贴地逆温发生频率存在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起伏 B、植被差异 C、昼夜长短 D、人类活动(2)、关于该地逆温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早晨,适宜开展户外活动 B、冬季早晨,山腰冻害较山麓小 C、夏季傍晚,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D、冬季傍晚,污染物扩散作用强
-
18、地面有效辐射是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表示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图为甲、乙两地地面有效辐射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造成两地地面有效辐射最低值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甲—6月降水较少 B、甲一6月气温较高 C、乙一1月晴天较多 D、乙一1月气温较低(2)、研究发现,近年来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地面有效辐射呈减少趋势,可能导致当地( )A、河湖水量大幅减少 B、气候逐渐变冷变干 C、表层土壤温度升高 D、植被演化为常绿林
-
19、费尔干纳盆地,有“中亚果蔬盆”之称,自古以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发达,其主要农作物有棉花、小麦、葡萄、苜蓿和蔬菜等,其中紫花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下图为费尔干纳盆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费尔干纳盆地( )A、终年炎热干燥 B、气候温和 C、气温年较差大 D、降水丰沛(2)、推测紫花苜蓿的生长习性是( )A、耐干旱 B、喜湿润 C、喜阴凉 D、忌强光
-
20、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甲地的气候类型( )A、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B、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 C、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D、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2)、给甲、乙两地带来降水的大气环流分别是( )A、东南季风、极地东风 B、东南信风、盛行西风 C、盛行西风、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