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挪威的能源资源禀赋在欧洲首屈一指,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通过海运、 管道等方式运输到能源相对短缺的西欧国家。挪威还是欧洲最大电力净出口国之一,其拥有 接近 100%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其中,水力发电量占该国总发电量的 96%以上,是全球 “绿色” 用电“模范” ,但该国仍时有酸雨发生。

    (1)、挪威西部海岸线(单选: A.曲折 B.平直), 良港众多, 为海上能源运输提供 了便利,这里分布着典型的峡湾地貌,该地貌是先受到古冰川(单选: A.侵蚀 B.沉积)形成 U 型谷,后受到海平面上升淹没而形成的,下列照片能够代表此地貌 类型的是(单选:A.甲 B. 乙 C.丙)

    (2)、挪威水力发电占比高的原因有____。

    ①境内多高原、山地、河流 

    ②纬度高蒸发量小, 河流流量稳定 

    ③政府鼓励开发可再生能源 

    ④水能清洁、环保, 发电成本较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海底输气管道地理坐标的精准测量主要借助地理信息技术中的。相较于波罗的海,北海的海水盐度更 , 不易结冰,有利于输气管道的铺设和运营。
    (4)、相较于海洋运输,挪威输往德国的天然气选用管道运输的优势有____。
    A、运输安全性高 B、建设投资成本低 C、无需转运环节 D、运输不受天气影响
    (5)、从污染物跨境转移的角度,简析挪威酸雨发生的原因。
    (6)、简述西欧国家加强与挪威的能源合作对西欧国家的重要意义。
  • 2、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当地时间(夏令时采用东一区区时) 2023 年 9月8日23时, 摩洛哥南部山区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受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民居以传统建筑为主。完成下面小题。

    (1)、摩洛哥发生地震时,北京时间为(单选:A.8 日 16时 B.9 日 6 时)。此次 地震的震源位于(单选:A.地壳 B.上地幔),说明此次地震的(单 选:A.震中距小 B.震源深度小),破坏性强
    (2)、本次地震震中位于摩洛哥境内的阿特拉斯山脉, 该地区的地质演化主要发生在侏罗纪时 期。 以下事件发生在该地质年代的有____。
    A、蕨类植物大发展  B、爬行动物盛行 C、重要的成煤时期  D、联合古陆形成
    (3)、阿特拉斯山脉的隆起使其东南和西北两侧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 ,东南侧由于山脉 阻挡了来自洋的水汽,终年干旱少雨,(能源资源)资源丰富,按资 源的再生能力,该资源属于资源;山脉的西北侧地处风带的迎风坡, 河流最大汛期出现在季。
    (4)、世界文化遗产马拉喀什老城在本次地震中受灾严重。马拉喀什建于一片红土之上,其红土中富含的铁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单选:A.矿物质 B.有机质), 城中建筑物多用红色砂岩建造而成,红色砂岩往往具有(单选: A.片理 B.层理)构造,右图中甲、乙、丙、丁代表, 三大类岩石和岩浆,数字代号(单选:A. ① B. ② C. ③) 能够表示砂岩的形成过程。

    (5)、摩洛哥地处非洲板块和板块的边界, 属于地震多发区。为减轻今后 地震给当地山区带来的危害,提出摩洛哥政府可以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分布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地形作为影响植被分布的最基本的生境因子,通过外部形态(如坡度、坡向等)影响气温、降雨等气候条件的空间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活动,从而影响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下图示意秦岭南北坡垂直方向及不同坡度植被覆盖度。

    (1)、简述秦岭北坡植被覆盖度垂直分布特点。
    (2)、分析低海拔区和高海拔区植被覆盖度偏低的原因。
    (3)、分析坡向、坡度对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影响的差异。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地区(见下左图),常年盛行西北风,冬春季多大风,降水在300mm左右,原为草原。上世纪60年代开始,塔拉滩及周边土地出现荒漠化。2012年,在塔拉滩荒漠化草场地区规划建设太阳能发电园,现已建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态光伏产业园,园区安放了大量距地面1米左右的光伏发电板(见下右图)。光伏发电与龙羊峡水电站所发电能一起并网,通过高压输电线路稳定输出电能。这种水、光互补的发电模式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利用探索了一条很好的路径。近年来,塔拉滩太阳能发电园的植被恢复较好,现在该地区已成为电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示范区。

    (1)、简述塔拉滩地区水光互补的意义。
    (2)、说明该地大规模安装光伏板对植被恢复所起的作用。
    (3)、解释当地为什么还要在光伏园区内发展生态畜牧业。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坝上高原地处河北和内蒙古的交界处(见下图),海拔大致在1400~1500米之间,属于我国的农牧交错地带,年降水量大约320~500mm,以疏松的沙子土为主。该地的张北县近些年大力发展马铃薯、萝卜等蔬菜的种植,其生产的马铃薯以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成为北京等地重要蔬菜供应地。当地农民们在3、4月育苗期大量采用塑料薄膜覆膜育苗。

    (1)、说出育苗中地膜所起的主要作用。
    (2)、推测张北县马铃薯产量高、质量好的主要自然原因。
    (3)、有人建议将张北县土豆种植的成功在整个坝上高原推广。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 6、大部分蔬菜品种都不耐冬季严寒和夏季的高温多雨及台风灾害,这种习性与各地气候条件结合,形成了蔬菜生产和供应的季节性“淡季”。下图为我国上海、云南和海南三地间蔬菜流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云南蔬菜运往海南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3月 B、4~5月 C、6~9月 D、10~12月
    (2)、云南省夏季发展蔬菜生产基地的最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势较高,气候温凉 B、纬度较低,高温多雨 C、气候干燥,病虫害少 D、空气稀薄,光照充足
  • 7、茶树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遮阴效果好,土壤PH在4~6.5的坡地最佳。福建省安溪县是名茶“铁观音”原产地。下图为安溪县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500m以上就难寻好茶,其原因是
    A、土壤贫瘠 B、年降水量少 C、热量较差 D、光照充足
    (2)、与乙地种植铁观音相比,甲地更具有的优势是
    A、气温高 B、光照强 C、土壤pH值 D、雨雾多
  • 8、右图是陕西省地形坡度空间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含沙量最大出现在
    A、1~2月 B、3~4月 C、7~8月 D、9~10月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水土流失量最大的是
    A、 B、 C、 D、
    (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正确的生态措施是
    A、打坝淤地 B、矿区回填复垦 C、修筑梯田 D、退耕还草还林
  • 9、右图为我国30°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②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①、③地,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天气 B、植被 C、地形 D、光照
    (3)、三地中,多年平均值
    A、①地气温日较差最大 B、③地气温日较差最小 C、①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D、②地气温年较差最小
  • 10、下图为祁连山山麓地带某水文站测得的7月中旬一河流连续两日径流量的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A、雨水补给 B、冰雪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2)、推测该河流水文特征是
    A、汛期长 B、有凌汛 C、流量大 D、有断流
  • 11、新华社报道,2023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37万公里,占世界的70%。下图所示的京沪高铁,全长1318千米,是全球“最赢利的高铁”。京沪高铁经过长三角地区,线路大多以桥代路,完成下面小题。

    (1)、京沪高铁最能赢利,主要原因是沿线
    A、高速公路少,缺少竞争 B、经济发达,货物运量大 C、人口密集,出行需求大 D、自然条件优,修建成本低
    (2)、京沪高铁在长三角地区大多以桥代路,原因主要是
    A、地势起伏大 B、冻土地带,地基不稳定 C、建设成本低 D、避免与其它线路平面交叉
  • 12、2024年3月18日,中国水利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近10年,总计为华北地区输水62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近1亿人,沿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水区M省的简称
    A、 B、 C、 D、
    (2)、工程向华北地区输水量最大的时段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种子库被誉为“末日粮仓”,它将尽可能齐全的保存全球的植物的种子。

    材料2:世界种子库分布示意图。

    (1)、据图说明世界种子库的分布特征。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建立种子库的原因。
    (3)、为保障我国种子安全提出合理化建议。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全桥长2440米,宽22.5米,根据当地环境将大桥设计为6塔中央单索面矮塔斜拉桥降低塔高,减轻桥梁自重。该桥跨越亚德里亚小斯通湾,此处是欧洲仅剩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牡蛎、蛤蜊、贻贝的天然栖息地之一。佩列沙茨半岛风景优美,是该区域重要的旅游胜地。

    (1)、结合图文材料,推测工程师们降低塔高、减轻桥梁自重的原因。
    (2)、简述佩列沙茨大桥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3)、阐述佩列沙茨大桥建成通车后对克罗地亚的有利影响。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灌丛沙丘是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沙物质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堆积而形成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但如果干旱加剧或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就会死亡。地处农牧交错带的河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灌丛沙丘广布。早年当地农民开采灌丛沙堆中的沙子来改良土壤质地,导致灌丛沙丘破坏严重。近年来河套地区加强了对灌丛沙丘的保护力度。

    材料二:灌丛沙丘剖面示意图。

    (1)、试判断灌丛沙丘植被长势更好的一侧并分析原因。
    (2)、简述灌丛在不同时期对周围绿洲的影响。
    (3)、说明河套地区保护灌丛沙丘对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位于青藏高原南缘的米堆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这里气候湿润、降雪量大,冰川的冰温较高、活动性强、流动速度快,冰川下段穿行于针阔叶混交林带,两侧大山巍峨峻峭。

    材料二:米堆冰川局部山区景观图。

    (1)、简述上图方框内所示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米堆冰川活动性强的原因。
  • 17、北镇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东部,医巫闾山麓,其葡萄种植栽培已有300年多年历史。近年来,北镇以其所盛产的葡萄荣获“中国巨峰葡萄之乡”的称号。巨峰葡萄喜光怕涝,喜暖干环境,当气温低于5℃时要采取保温措施。北镇最优质的巨峰葡萄主要种植在医巫闾山南侧缓坡,冬季降雪量的减少会对来年葡萄产量产生较大影响。
    (1)、北镇最优质的巨峰葡萄主要种植在医巫闾山南侧缓坡的原因是
    A、南侧光照强,水土流失较少 B、南侧蒸发旺盛,利于排水 C、南侧光照强,陡坡种植面积小 D、南侧无霜期长,较为干燥
    (2)、北镇冬季降雪量减少对来年葡萄产量的影响
    A、产量减少积雪变薄,土温较低,易冻害 B、产量减少积雪变薄,来年病虫害增多 C、产量增多积雪减少,来年受春汛影响小 D、产量增多积雪为葡萄提供充足的营养
    (3)、为促进北镇葡萄产业健康发展,以下举措有效的是

    ①增加避雨栽培设施,提升葡萄标准化生产水平

    ②在销售地大量建设储鲜库,扩大销售范围

    ③发展“品牌+新媒体+电商”的全新的品牌传播模式

    ④建立以葡萄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合作社,保证农民收入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8、鲁尔工业区奥伯豪森城内,随处可见内部完成改造的超大容量瓦斯槽,形成了独特的展览空间,使其成为全欧洲最大、也最另类的展览馆。根据每个年度不同的主题需求,大瓦斯槽会在每年夏季举办特定的主题展览,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也成为奥伯豪森城的文化地标。读“奥伯豪森瓦斯槽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瓦斯槽所代表工业的主要特点是
    A、工业生产部门较为分散,环境质量要求高 B、污染小,投资成本低 C、资源需求量小,科技人才要求高 D、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对资源需求量大
    (2)、将瓦斯槽改造为展览馆的意义主要有

    ①降低产业成本 ②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

    ③延续工业文脉,挖掘历史美感 ④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规模效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9、研究表明春季印度洋海温异常与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形成,两者之间相关显著。累积气旋能量指数(Iʌcr)能直观地反映当年热带气旋的活跃程度,指数越高,热带气旋活跃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读春季印度洋关键区海温距平与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a)及ACE(b)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79年—1989年,春季印度洋海温表现为增温趋势 B、1979年—1989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表现为增加趋势 C、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春季印度洋海温呈持续降温趋势 D、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异常活跃
    (2)、春季印度洋海温与夏季西北太平洋台风的相关性说明
    A、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B、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有滞后性 C、海温是影响台风的唯一因素 D、海温与ACE的相关性更显著
  • 20、树线是指在它以上没有任何树木的树高超过2m的海拔,树线以上称为无树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最高峰海拔2468m,有冰川覆盖,西坡陡峻,直逼海岸,东坡平缓。近几十年来,受气温、积雪、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树线变化明显。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植被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Ⅲ代表的自然带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D、寒带苔原带
    (2)、导致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坡树线分布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度 B、洋流 C、降水 D、地形
    (3)、推测近几十年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东西两坡树线的变化是
    A、东坡树线上升幅度较大 B、东坡树线上升,西坡树线下降 C、西坡树线上升幅度较大 D、东坡树线下降,西坡树线上升
上一页 588 589 590 591 5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