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公路零担专线是指在两个特定城市节点间以公路方式将若干件零散货物组合拼装成整车的运输服务模式。图示意我国东、中、西部公路零担专线城市节点及专线数量的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公路零担专线数量上总体呈现(     )
    A、层次性 B、等级性 C、临近性 D、集中性
    (2)、下列城市中,通过公路零担专线与其他城市连接最多的是(     )
    A、吉林长春 B、河北唐山 C、浙江金华 D、广东肇庆
  • 2、四川省甘洛县黑西洛沟地处横断山脉东缘,2020年8月31日当地暴发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冲毁架设于沟上的成昆铁路桥梁。黑西洛沟在此之前未发生过泥石流灾害。下图示意甘洛县30日1时至31日15时降雨量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泥石流暴发点滞后于降雨量最大值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雨累计需要时间 B、松散固体物饱水需要时间 C、径流汇集需要时间 D、松散固体物汇集需要时间
    (2)、与此次特大型泥石流灾害发生密切相关的条件有(     )

    ①沟谷面积小而陡峻 ②降雨强度大 ③沟道冲刷强烈 ④沟谷固体物质丰富 ⑤土层厚度小 ⑥缺乏预防措施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②③④
  • 3、服务业区位选择同时受自身性质和多种地理因素影响。下图示意郑州市四类零售业网点距市中心分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各类型零售网点距离市中心远近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租 B、交通 C、集聚 D、市场
    (2)、推测四类零售业占用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的是(     )
    A、 B、 C、 D、
  • 4、黑炭是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碳物质,河流输入是黑炭入海的主要途径。近十年来,珠江入海泥沙量减少,但珠江口沉积物中黑炭含量并没有降低,且整体呈现从河口向外海降低的现象。图示意珠江口冬季沿岸流及淡水流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珠江口外海海域黑炭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离入海口较远 ②海域较封闭 ③沿岸洋流扩散 ④海域风浪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近十年,珠江口沉积物中黑炭含量并未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B、入海水量增加 C、沿岸植被覆盖率增加 D、大气污染加剧
  • 5、大城市是技术知识生产的中心,城市等级体系特征可反映城市群内的技术知识生产的均衡程度;城市间的相互联系可反映技术知识合作的均衡程度。图示意城市群发展的一般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我国城市群中,技术知识生产均衡度最高的是(     )
    A、长三角城市群 B、长江中游城市群 C、成渝城市群 D、兰(州)西(宁)城市群
    (2)、根据城市群发展的一般规律,技术知识合作的均衡程度(     )
    A、持续下降 B、先上升,再下降 C、持续上升 D、先下降,再上升
  • 6、广东省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轻的沿海省份,但省内各区域的老龄化程度存在较大地域差异。图示意2020年广东省各市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当前广东省内人口老龄化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医疗条件 C、生育观念 D、政府政策
    (2)、为有效应对省内老龄化程度的地域差异,广东省应(     )

    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②合理配置养老资源 ③颁布鼓励生育政策 ④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从S市和M市中任选一地,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 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伏牛山是秦岭向东延伸的一条重要山脉(下图),矿产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良好。其南坡河流两岸有多级阶地,上游有众多瀑布。

    分析伏牛山南坡瀑布众多的自然原因。

  • 9、几内亚湾是非洲最大的海湾,沿岸有10余个国家。下图示意几内亚湾西部沿岸部分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示意地区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总体降水量大,且分布均匀 B、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为主 C、植被覆盖率高,季相变化小 D、冬半年主要受东北信风控制
    (2)、图中R城市比Q降水多,其原因是R处(     )

    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③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

    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0、读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关于下图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乙是热带草原气候 C、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D、丁是温带季风气候
  • 11、下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的岩层分布示意图。在该地地下河沉积物中,发现有大熊猫、剑齿象等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最有可能发育大型溶洞的位置是(       )

    A、 B、 C、 D、
  • 12、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中午
  • 13、暖湿空气经过较冷下垫面时,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平流雾。2013年3月19日,我国某省长江以北区域出现了一次较强的平流雾过程。0时起,长江北岸开始起雾,雾区范围逐渐扩大,下图示意不同时刻的雾区北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平流雾发生之前,图示区域经历过一次天气系统过境,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暖锋 B、冷锋 C、热低压 D、热高压
    (2)、19日11时,该省长江以北区域平流雾大部消散,推测原因可能为当地(     )

    ①大气逆辐射增强②近地面风向改变③地面温度上升④进行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4、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图1),是由石灰岩遭到长时间侵蚀后慢慢形成的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因产于江苏太湖地区而得名。浮石(图2)在火山口附近可以见到一种,布满气孔,质量轻,能在水中漂起。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沉积物,数字序号代表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太湖石与浮石分别对应图3中(     )
    A、甲、丁 B、乙、戊 C、乙、丙 D、丙、戊
    (2)、形成浮石所受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 B、 C、 D、
  • 15、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一方面是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同时又能防止山谷风引起的低温冻害损伤茶树。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近地面气压状况是(     )
    A、 B、 C、 D、
  • 16、下图为2023年7月30日大气运动形势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太行山以东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到达该地的气流(     )

    ①受山体阻挡影响②与东南信风叠加③受地面增温影响④带来海洋的大量水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据图可推理(     )
    A、江淮地区正值晴天 B、台风卡努正向东移动 C、黄海海域风浪较小 D、辽宁省南部昼夜温差小
  • 17、下图中曲线示意自然带的分界线。2020年4月20日,某科考队从甲地出发,沿此线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自然科学考察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假如该科考队乘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B、最短航线的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C、乙地昼长与夜长之差比北京小 D、乙地考察期间正午物影越来越长
  • 18、廊桥又称风雨桥,因在桥上加盖廊屋而得名“廊桥”。木拱廊桥所用建桥木料是当地采伐的树木经一段时间自然晾干后的木材,主要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清乾隆年间建于下图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下图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廊屋的作用与当地自然环境对应准确的是(     )
    A、保温—冬冷夏热 B、防洪—洪涝多发 C、避雨—降水丰富 D、挡风—冬季风强
    (2)、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原因是(     )

    ①连续性强降水②河道弯曲且窄③材料未经晾干④廊桥逐渐老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19、在我国横断山脉中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河谷两岸分布着大量外墙为白色的方形碉房,因此被称为“白藏房”。白藏房属于典型的土木结构房屋,当地农民以木柱为支撑,墙体则是用附近山坡上的白垩土粉碎后加水搅拌成黏土,夯筑后干燥而成。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形成上窄下宽的梯形墙体。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横断山脉中的白藏房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多呈(     )
    A、团块状 B、条带状 C、方块状 D、扇状
    (2)、白藏房多在河谷地带建造,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便于就地取土   ②光照更充足

    ③地震更少          ④热量更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0、图是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地表出露的花岗岩可能形成于(     )
    A、奥陶纪后,泥盆纪前 B、志留纪后,石炭纪前 C、泥盆纪后二叠纪前 D、二叠纪后,白垩纪前
    (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A到B之间的地貌类型是( )
    A、向斜山 B、背斜山 C、向斜谷 D、背斜谷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