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湖南东部的长株潭城市群是长沙、株洲、湘潭的合称,历史上三城分分合合,如今三城同城化速度加快。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该都市圈以湖南全省8.92%的国土面积、22.41%的人口,创造了将近40%的经济总量。长株潭三市交会地区,拥有目前世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绿心,绿心中央公园里人流如织。下图为1994~2013年间长株潭城市建设用地分布变化示意。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表现。
    (2)、简述长株潭都市圈对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意义。
    (3)、从城市化问题的防治角度,简述长株潭规划“绿心”地带的作用。
  • 2、北斗七星辨识度极高,常被古人用来测算时节。图示意使用星晷定时:通过晷盘中央孔看向北极星,旋转指针直到与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天璇两星延长线重合,此时指针在晷盘上所指刻度即为当地时间。我国古代文献《鹖冠子》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则是通过每天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判定季节。完成下面小题。

    (1)、使用星晷定时,3小时后再次测算,指针将会较之前位置( )
    A、顺时针旋转45° B、顺时针旋转90° C、逆时针旋转45° D、逆时针旋转90°
    (2)、每天夜晚固定时间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与季节变迁相关,主要是因为( )
    A、地球自转速度的年变化 B、太阳日和恒星日不同步 C、地球公转速度的年变化 D、回归年和恒星年不同步
  • 3、小开河灌区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自黄河下游引水灌溉。与其他引黄灌渠在渠首设沉沙池不同,小开河灌区在远离引黄闸口的地方修建沉沙池集中处理泥沙,开创了引黄灌区远距离输沙的先例。图示意小开河灌区干渠纵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小开河灌区(渠首不设沉沙池的自然条件是( )
    A、多基岩 B、坡度大 C、易渗漏 D、海拔高
    (2)、为保证干渠泥沙尽可能多的输送至沉沙池,渠道建设可采取的措施有( )
    A、模拟自然河道弯曲 B、渠顶加盖减少降尘 C、拓展渠道平均宽度 D、过水断面衬砌硬化
    (3)、甲处抬高渠底形成地上渠是为了( )

    ①便于干渠检修清淤 ②便于附近支渠引水 ③增加输沙干渠平坦段比降 ④实现土石挖填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我国滨海盐碱地面积广,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是缓解我国耕地资源锐减,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台田——浅池”(挖土成池,筑土为台)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新型的滨海盐碱地综合改良模式,其创新性地将新型水资源——海冰水应用在滨海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中。下图为“台田—浅池”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气候影响,华北滨海盐碱土春、夏、秋、冬四季水盐运动变化过程是( )
    A、盐分稳定一淋盐一积盐一积盐 B、积盐一淋盐一积盐一盐分稳定 C、淋盐一积盐一积盐一盐分稳定 D、积盐一淋盐一盐分稳定一积盐
    (2)、修筑台田,提高地表高度,可以相对( )
    A、减少水分蒸发 B、提高土壤肥力 C、降低地下水位 D、加速盐分下移
    (3)、该地海冰覆盖台田并产生明显脱盐效果的季节应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5、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南岸,在对库布奇沙漠进行生态治理的早期,人们采取的方式以退耕还林还草以及植树造林为主,收效甚微。后来,引黄入沙工程从其西侧黄河段引季节性洪水进入库布齐沙漠的低洼地带,在沙漠的内部形成若干面积较大的“湖泊”,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下图为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治理早期,效果不理想的关键原因是( )
    A、管理不善,植树种草的成活率低 B、土壤保水性差,不利于植被着生 C、水资源严重短缺,植物生长困难 D、多大风天气,风沙覆盖人工植被
    (2)、引黄入沙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不包括( )
    A、稳定生态系统 B、提高土壤肥力 C、空气湿度增大 D、缓解防汛压力
    (3)、以下时间中,引黄入沙工程引水量最大的是( )
    A、6月 B、8月 C、10月 D、12月
  • 6、从高空俯瞰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的光伏园区,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依次排开。羊群穿梭在光伏板之间,奔跑在塔拉滩上,场面十分震撼(如下图)。这一景象已成为当地特色,这些羊也因此有了新的称呼——“光伏羊”。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塔拉滩成为国内最大光伏园区的有利条件是( )
    A、热量最为丰富 B、高原荒野辽阔 C、经济技术发达 D、交通方便快捷
    (2)、光伏板可使园区( )
    A、土壤蒸发量加大 B、草地含水量减少 C、最大风速减小 D、空气湿度降低
    (3)、光伏园里专门饲养“光伏羊”,主要目的是( )
    A、抑制杂草长高 B、合理利用土地 C、增加土壤肥力 D、防止森林火灾
  • 7、青海S藏毯生产公司成立于2007年,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40多个国家。近年来S公司通过引进世界著名纱织企业F集团入驻青海,实现了从原料加工到产品出口的整个生产流程。目前S公司推出了个性化定制藏毯项目,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与快速制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S公司引进F集团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利用共用基础设施,形成产业集聚 B、提高藏毯研发水平和质量 C、扩大市场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D、减少运输环节,降低生产成本
    (2)、个性化定制对S公司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提高公司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B、优化产品结构,加快产业转型 C、进一步加强与F集团的合作 D、提高研发能力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分布受自然、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下表为我国某年人口垂直分布统计表。

    海拔(米)

    ≤200

    ~

    200 500

    ~

    500 1000

    ~

    1000 2000

    ~

    2000 4000

    人口数量(万)

    73345.1

    19427.8

    8647.5

    10037.1

    1590.8

    人口比重(%)

    64.9

    17.1

    7.7

    8.9

    1.4

    人口密度(人/km2)

    508

    200

    53

    42

    5

    (1)、简述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的特点。
    (2)、从地理因素角度,分析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 9、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市商业区地理位置的优势。
    (2)、对比说明轻、重工业区的区位特征。
    (3)、指出该城市空间拓展最可能的方向,并说明原因。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空心化是指乡村中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外地甚至国(境) 外工作生活,造成乡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 同时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限制, 以及村庄建设规划不合理,导致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状况。图为“空心村 ”形成示意。

    (1)、说明“空心村 ”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2)、简述“空心村 ”现象对乡村的不利影响。
    (3)、试为整治“空心村 ”问题提出合理对策。
  • 11、“产村景 ”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 模式。来,重庆市万州区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推动“产村景 ”融合 发展,更好赋村振兴。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 ”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模式的突出优势在于( )
    A、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度融合 D、推动传统村落服务业逐渐向周边城镇转移
  • 12、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中不同区域人口的发展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阶段该城市( )
    A、城市化水平下降 B、产业和人口迁出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核心区房价高,城郊间交通条件改善
    (2)、该城市区域人口的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是( )
    A、城郊之间气温差异减小 B、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少 C、郊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D、核心区基本建设落后于郊区
  • 13、高级咖啡厅面向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高端商务人士,高级咖啡厅在城市空间上的布局可以反映出城市商业区的空间布局形态。下图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某城市的路网和高级咖啡厅的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可能为(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扇形与多核心兼具
    (2)、推测该城市中心区基本无高级咖啡厅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流量较少 B、交通通达度较低 C、环境质量差 D、是文化保护区
  • 14、读城市发展模式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例 ○乡镇◯小城市◯大城市(生态城市)

    (1)、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
    A、 B、 C、 D、
    (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的形成有关的是( )

    ①乡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②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③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增加

    ④城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5、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下图为种植单位面积 X、Y、Z三作物的收益随距城镇的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距城镇 OJ 的范围之内,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
    A、G、 I  B、F、 G  C、E、 H  D、F、 H
    (2)、在图示地区 OJ 的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 作物收益居第三位 B、Y 作物收益对距离最敏感 C、Z 作物在 HJ 收益最高 D、Y 作物在 EH 收益居第二位
    (3)、如果只按经济效益布局作物,则此地区农作物的空间结构最可能形成( )
    A、同心圆结构 B、条带状结构 C、扇形结构 D、多核心结构
  • 16、下图示意“某市某区的昼夜人口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
    A、西南部 B、北部 C、西北部 D、东部
    (2)、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①处为高新产业园区 B、②处为商业区 C、③处为居住区 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 17、关中平原自然条件优越,1995 年以前区域内粮食以自给为主,农户耕作半径影响了土发强度,形成了以聚落为中心的环形土地利用带。下图示意 1995 年前关中平原乡村聚落分发展阶段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乡村聚落开发初期,高产土地与中低产土地的主要差异是( )
    A、地形起伏 B、水源供给 C、生产成本 D、土层厚度
    (2)、新派生乡村聚落形成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B、减小区域人口密度 C、减小源乡村聚落规模 D、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 18、我国某区域拟进行重点建设开发,为实现该区域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对该区域影响人口容量的四种重要资源数量进行比较(如下图),箭头方向为该要素数大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人口容量取决于( )
    A、耕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交通条件 D、水资源
    (2)、有助于提高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是( )
    A、发展耗水型产业 B、毁林开发矿山 C、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D、发挥交通优势
  • 19、研究表明,在考虑住房支出和生活支出后,流动人口在超大城市的工资水平仍然具有竞争力。图为不同城市的工资水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超大城市持续较高的房价对流动人口住房支出的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流动人口( )
    A、居住以选择较灵活的出租房为主 B、购房较早,高房价对其影响不大 C、选择在房价相对较低的郊区购房 D、工作地为其提供免费的居住场所
    (2)、从工资水平和必要开支等角度看,提高对流动人口吸引力的合理措施是( )
    A、超大城市丰富商品供给 B、特大城市完善基础设施 C、大城市完善公租房供应 D、中小城市发展二三产业
  • 20、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一定技术,从事专业职业的人员,是提升地区创新能力、 促进地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图反映 2000~2015 年我国部分省区高技能人才迁移效率(净迁移量移总量的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15 年我国不同省区之间高技能人才迁移具有( )
    A、差异性 B、封闭性 C、随机性 D、均衡性
    (2)、影响内蒙古、重庆、新疆等西部省区高技能人才迁移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 B、交通 C、环境 D、经济
上一页 582 583 584 585 5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