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平均海拔不足200米,气候南北差异大。半岛由珊瑚和石灰岩构成,河湖缺乏,地表覆盖一层干薄泥土,形成低矮台地。北部和西部沿岸多荒凉沙滩,东部沿岸多陡峭悬崖,海湾众多。下图为尤卡坦半岛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尤卡坦半岛曾经历过的地理环境,推测正确的是(     )
    A、板块张裂,断层多 B、冰川作用显著 C、岩浆大量喷发 D、温暖的浅海
    (2)、导致尤卡坦半岛河湖缺乏的主要原因是(     )

    ①半岛面积小,储水空间不足②地势起伏大,径流流速快

    ③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④地表透水性强,径流易下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中国汽车从市场换技术到如今的技术输出,逐步向全球化生产方向迈进。2019年,中国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建造的图拉工厂竣工投产,该工厂是长城汽车在海外的第一个全工艺智能制造工厂,本地化率达65%,并进行本土化研发。长城汽车海外销售以高品质产品、高标准服务著称,进入俄罗斯后还持续深化与电竞领域的营销合作。完成下面小题。
    (1)、长城汽车图拉工厂进行本土化研发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汽车研发技术水平 B、减少运输成本 C、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D、规避贸易壁垒
    (2)、与西亚地区相比,俄罗斯在汽车行驶方面需求较多的是(     )
    A、加装防滑链 B、加装车载导航仪 C、加装备用胎 D、加涂耐高温涂料
    (3)、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市场持续深化与电竞领域的营销合作,主要目的是(     )
    A、满足企业家个人偏好 B、降低营销成本 C、迎合更多年轻消费者 D、改善客户体验
  • 3、2021年5月,我国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14.43亿人。读“中国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上图人口普查数据可得出(     )
    A、我国总人口先增加后减少 B、少年儿童人口达3亿以上 C、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D、六普以来青壮年人口比例上升
    (2)、当前我国人口总体出生率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个人生育意愿 B、妇女的就业状况 C、国家生育政策 D、经济发展水平
  • 4、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除了有富饶的渔业和丰富的水力、风力、森林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还有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气、铜、钻、镍、铅、锌、金、银、金刚石、石棉和稀有元素等矿产资源。科学家估计,北极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在1000亿至2000亿桶之间,天然气在50万亿至80万亿立方米之间。在全球油气资源日趋匾乏的今天,被称为“第二个中东”的北极价值日益显现。

    材料二   北极地区及北极航线图(下图)。

    (1)、描述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从地理角度分析陆地径流对北冰洋海洋环境的影响。
    (3)、指出未来北极航线(西北航线、东北航线)开通的地理意义。
    (4)、简述船只在西北航线航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 5、图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东北信风带 B、②表示赤道低气压带 C、③表示极地东风带 D、④表示极地高气压带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极地区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区域。逐年来,全球变暖不仅改变了北极地区的碳循环过程,还导致了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变化。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通常把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的过程称为“汇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过程称为“源效应”,海洋碳库和地质碳库是参与大气碳循环的两个重要部分。海洋碳汇主要包括生物固碳、溶解固碳和物理化学固碳。下图分别示意北极局部地区和北极海冰变化趋势。

    (1)、简要列举陆源有机碳进入北冰洋的途径。
    (2)、结合碳循环原理,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汇效应和源效应是一把双刃剑”论断的依据。
    (3)、说明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产业可细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等环节。基础层是支撑人工智能应用的前提,包括专用芯片和软硬件开发制造等;技术层依托基础层进行识别与机器学习;应用层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涌现和集聚的热点区域。下图示意2020年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核密度强度(数值越大,表示单位面积内企业数量越多)。

    (1)、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涌现和集聚的热点区域,推测其主要原因。
    (2)、概括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总体分布特征。
    (3)、指出长三角地区,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在产业集聚中心数量和集聚规模方面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4)、为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干旱半干旱区,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过程共同作用,会导致冠下土壤养分的差异。土壤养分逐渐流向冠肉,造成冠肉土壤养分显著高于冠外,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种养分汇集现象,称为冠下“肥岛效应”。融雪漏斗是指积雪在消融时,先从植物的主干周围融化,并以植物主干为核心,形成不规则的漏斗状融洞。融雪漏斗的形成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相关,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的保温能力也随之提高。图2示意新疆艾比湖(图1)湿地中某胡杨的林冠地表形状,图3示意该胡杨融雪漏斗地表形状(单位:cm)。

    (1)、指出胡杨林下融雪漏斗距离树干较近的方位并说明原因。
    (2)、简述早春季节,融雪漏斗的形成对胡杨树主干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
    (3)、分析艾比湖湿地胡杨林冠下“肥岛效应”形成的原理。
  • 9、冀东沿海地区一年四季均有海陆风。下图为“不同时节冀东地区海风深入陆地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天气系统影响该地时,较易观测到海陆风的是(     )
    A、准静止锋 B、温带气旋 C、强冷锋 D、弱高压
    (2)、海风深入甲位置的时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下列四图为6月秦皇岛2、8、14与20时的近五年海陆风风向频率图,其中代表14时的是(     )
    A、 B、 C、 D、
  • 10、地名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与保留。沅江流域是黔东南、湘西地区通往长江的重要通道,主要交通线有沅江干支流航道、湘黔古道、湘川古道,其地名见证了流域演变的历史。下图示意沅江区域地名用字类型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交通运输线路①为(     )
    A、沅江干流航道 B、沅江支流航道 C、湘川古道 D、湘黔古道
    (2)、与乙处相比,甲处(     )
    A、地势崎岖 B、降水丰富 C、河流交汇 D、土壤贫瘠
    (3)、研究发现甲处聚落地名稳定性强,这主要是因为(     )
    A、区位条件好,经济波动较小 B、地形闭塞,受外界影响小 C、运输需求大,交通线路密集 D、人口稠密,地方意识薄弱
  • 11、受全球变暖影响,季节性冻土变化明显。甘肃陇东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黄土层平均厚度超过100m,多季节性冻土。下图为甘肃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发育及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发育与最低气温的关系是(     )
    A、基本呈正相关,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B、基本呈正相关,但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C、基本呈负相关,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D、基本呈负相关,但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2)、受全球变暖影响,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     )
    A、冻结厚度变厚 B、冻结时间推迟 C、消融时间推迟 D、冻结期延长
    (3)、陇东地区季节性冻土诱发的地质灾害多发于(     )
    A、11~12月 B、1~2月 C、3~4月 D、6~7月
  • 12、风和水是干旱地区的两种主要作用力。和田河是塔里木河的一级支流,自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域地处极端干旱区,以流动沙丘为主。西辽河为辽河南支主流,自西向东穿过科尔沁沙地,流域地处半干旱地区,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沙丘景观丰富度反映风沙地貌景观的多样性。下图示意和田河和西辽河流域沙丘景观丰富度随距河道凝篱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距河道近的地方沙丘景观丰富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沙丘发育经历了(     )
    A、冬季的流水侵蚀和夏季的流水沉积交替作用 B、冬季的风力沉积和夏季的流水沉积交替作用 C、冬季的风力侵蚀和夏季的风力沉积交替作用 D、冬季的风力沉积和夏季的流水侵蚀交替作用
    (2)、两条河流对沙丘类型也具有影响,具体表现在随距河道距离的增加(     )

    ①西辽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增加②西辽河流域流动沙丘比例增加

    ③和田河流域流动沙丘比例减小④和田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3、甘肃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规范国土空间开发,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甘肃将全省划分为3个主体功能区:城镇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图1)。图2示意2021年县域碳排放网络空间关联关系图(节点的大小表示在网络关系中的重要程度,节点间线的长度和粗细表示联系的频繁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分别表示(     )
    A、城镇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 B、城镇化发展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 C、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发展区 D、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化发展区、农产品主产区
    (2)、关于甘肃省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陇中地区的碳排放强度最小

    ②陇东南地区碳中和压力最大

    ③河西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县域间碳排放网络空间联系弱

    ④县域碳排放网络空间紧密度由中小县域向周边县域递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关于城关区的发展方向,下列规划合理的是(     )
    A、积极推进农创产业及新型农业发展 B、积极创新推动低碳试点,发挥低碳引领导向 C、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旅游经济 D、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停止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 14、生态绿楔指从城市外围由宽变窄像楔子一样楔入城市的大型生态用地。图1示意长江沿岸某城市生态绿楔分布,图2为该城市2013~2020年生态绿楔内部土地利用比重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生态绿楔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提升耕地质量 B、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C、抑制洪涝侵袭 D、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2)、为维护生态绿楔的生态功能,该城市应(       )

    ①推进农田标准化建设       ②推广城区屋顶绿化        ③加强水域岸线的监测       ④引导城市扩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湾省基隆市中学生小明暑假期间跟随当地研学团对家乡和周边海域进行了研学活动。下图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绘制的基隆东部及其附近海域地形剖面和岩层分布图。

       

    (1)、指出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及丁处的构造地貌。
    (2)、简述丙岛屿形成的过程。
    (3)、简述A地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岱崮地貌是山东省中南部,特别是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崮”状地貌景观,其是以沉积地层为基础,经过多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岱崮地貌中的固体地层产状较为平缓,顶部平坦开阔,四周峭壁如削,下部坡度逐渐变缓呈锥形,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状山或方山。下图示意岱崮地貌。

       

    (1)、比较岱崮地貌顶部和底部岩石抗蚀力的差异。
    (2)、说出崮体形成过程中地壳升降运动的类型。
    (3)、在地壳稳定的情况下,推测岱崮地貌的演化趋势。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中学(约40°N,120°E)的小明为研究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根据所学的知识绘制了某日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横线代表23.5°N纬线,竖线代表某经线。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14时。

    (1)、指出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图示中,该地的经度为 , 并说出判断理由
    (3)、阐述图示时刻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5日17时34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及附近海域向东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将4颗低轨数据采集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采用无依托陆海通用机动平台发射,为全球首创。下图为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发射照片。

       

    (1)、指出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发射当天,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未来一个月的移动方向。
    (2)、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解释谷神星一号海射型火箭向东发射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上午发射相比,接近傍晚发射火箭的优势。
  • 19、红月谷位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帕索·科尔多瓦自然保护区,北侧紧挨内格罗河,谷地内荒凉贫瘠,地表呈红色,置身其中就如同在火星表面,但是荒凉的土地里却保留着大量海洋生物化石。图为红月谷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月谷地表的岩石类型为(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下列对红月谷的形成过程推理准确的是(     )
    A、海洋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风力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C、挤压抬升—外力侵蚀—海洋沉积 D、外力侵蚀—风力沉积—挤压抬升
  • 20、祁连山北麓山前地带构造活动强烈,形成了峡谷状的河谷以及多级阶地,阶地数量从山地至盆地递减。由于活动断层在阶地形成过程中或阶地形成后活动,断层两侧河流阶地会发生不同类型的错断变形。图示意祁连山北麓四种阶地错断类型沿河流的纵剖面(图中T2、T3、T4…T11表示各级阶地,虚线表示被外力侵蚀消失的部分,点线表示实际距离比图示要大)。完成下面小题。

       

    (1)、盆地地区河流阶地发育级数较少的原因是(     )
    A、地壳相对稳定 B、下沉幅度较大 C、流水侧蚀作用较强 D、流水沉积作用较强
    (2)、四种阶地错断类型中,断层前期活跃后期趋于稳定的是(     )
    A、a B、b C、c D、d
上一页 214 215 216 217 21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