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石冰川是指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沿着谷地或坡地缓慢向下蠕动的冰岩混合体,由于其形态类似于冰川,但表面通常无裸露的冰体,因此称之为石冰川。它是雪线升高后,山岳冰川消退的遗迹。下图示意石冰川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石冰川主要分布在(     )
    A、兴都库什山 B、喜马拉雅山 C、小兴安岭 D、横断山脉
    (2)、以下不是石冰川表面岩石碎屑层主要物质来源的是(     )
    A、冰碛物 B、岩石风化物 C、流水沉积物 D、谷壁崩塌物
    (3)、相比于一般冰川,石冰川(     )
    A、易受气温波动的影响 B、不易受气温波动的影响 C、反射太阳辐射更明显 D、吸收太阳辐射不明显
  • 2、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下图示意中莫两国某合作开发锆矿采矿区。完成下面小题。

    (1)、最有可能是该采矿区成矿物质的来源地是(     )
    A、 B、 C、 D、
    (2)、造成1~3月含锆重砂矿物在高潮线以上大量沉积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当地雨季,河流的冲刷搬运作用强 B、飓风带来的风暴潮多发,向岸搬运能力强 C、此季节天文引潮力最强,潮汐作用强 D、东南信风形成的波浪向岸搬运沉积强
  • 3、红树林主要生长在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热带、亚热带海湾或河口地区,伴随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红树林的碳汇能力会增强,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珠海市淇澳岛的红树林经历了萎缩和人为恢复的过程。下图示意红树林在海岸潮间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淇澳岛红树林恢复后,对林区土地产生的影响是(     )

    ①能扩大潮间带的面积             ②增加土壤获得的太阳辐射

    ③促进淤泥质土壤形成             ④当地土地逐渐演化为耕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红树林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可能是(     )
    A、红树林上空云量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能力增强 B、红树林生长面积扩大,减少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C、淹没的土地面积扩大,增强了土壤对无机碳的吸收 D、红树林被淹没时间变长,减缓了林内有机碳的分解
  • 4、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面积约166.5万k㎡,共有1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汽车从乌鲁木齐到北京、上海和广州的距离分别约2800km、3900km和4100km,被列入“不包邮”区域。今年,国家推动开通了物流“集运模式”——一种把多个小批次货物集中、针对收货地进行拆包合包等方式加以运输,以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物流模式。下图示意“集运模式”的网络购物物流。完成下面小题。

    (1)、长期以来新疆网购“不包邮”的可能原因有以下说法:①人口密度小②居民点分散③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远④路网密度小。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集运模式”物流的集中运输点一般选址在(     )
    A、靠近生产厂 B、靠近消费者 C、靠近集散地 D、靠近经销商
  • 5、全球经历了几百年商业捕鲸,过度消耗鲸类资源造成在海岸一般看不到鲸。近年冬春季节,我国北部湾的涠洲岛附近海域,可以稳定看到一种没有牙齿、无法捕杀猎物的大型鲸鱼-近岸型小布氏鲸。完成下面小题。

    (1)、涠洲岛附近海域能成为小布氏鲸活动区域的主要条件是(     )
    A、水域深阔 B、水温适宜 C、没有天敌 D、距陆地远
    (2)、每年冬春,小布氏鲸都会来到北部湾海域可能是因为(     )
    A、洋流带来更多浮游生物 B、布氏鲸有定期洄游习性 C、河流输入大量营养物质 D、国家规定冬春季节休渔
  • 6、苏格兰高地的天空岛(Isle of Skye),也叫斯凯岛,是英国的世外桃源,岛上几乎没有天然树木,下图为该岛地理位置、当地局部地貌景观和传统民居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该岛地表植被以草地为主,天然树木稀少,其原因可能是(     )
    A、冻土广布 B、气候酷寒 C、风力强劲 D、降水不足
    (2)、亚欧大陆东部与该岛纬度相近的区域是(     )
    A、哈德孙湾 B、库页岛 C、亚马尔半岛 D、冰岛
    (3)、该岛传统民居一般都用草皮铺设屋顶,用石头砌墙,其主要原因是(     )
    A、取材便利,防寒保暖 B、降水较多,通风透气 C、石材坚固,防御海浪 D、造型美观,可防地震
  • 7、家在北京的小明同学于北京时间2024年7月10日12时到达西雅图(西八区),进行旅游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到达西雅图时的当地时间是(     )
    A、7月10日12时 B、7月9日12时 C、7月10日20时 D、7月9日20时
    (2)、小明到达西雅图时,伦敦时间(零时区)是(     )
    A、7月10日20时 B、7月9日4时 C、7月10日4时 D、7月9日20时
  • 8、据报道,当地时间2024年7月7日,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的埃特纳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喷发物形成蘑菇状云雾在空中飘散。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埃特纳火山喷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张裂 B、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张裂 C、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D、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2)、火山喷发后埃特纳白天温度降低是因为(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3)、埃特纳火山喷发后昼夜温差会缩小,主要是因为(     )
    A、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 D、大气的削弱作用减弱
  • 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南地区各自然生态区域景观差异显著。四川盆地又称紫色盆地,紫色土含有丰窗的场、磷、钾等营养元素,肥力较高。川西藏东区针叶林广布,山河相间,山高谷深。东喜马拉雅南翼区山地华雨林生长茂密。云贵高原区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文化。

    材料二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自然生态区域的分布。

    (1)、紫色土肥力较高,其主要成土因素是.川西藏东区与四川盆地植被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川西藏东区
    (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川西藏东区深谷的形成过程。
    (3)、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喜马拉雅南翼区山地季雨林茂密的原因。
    (4)、从地形地貌角度,简析云贵高原区形成多元民族文化的原因。
  •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是世界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大豆生产对化肥等生产资料需求量大,密西自比河承担了包括农产品、化肥等货物的重要运输任务。美国出口大豆多采用河海联运的方式以除低运费。2022年入夏后,密西西比河流域降水异常偏少,对大豆的生产和出口造成严重威胁。

    材料二图1为美国大豆主产区分布图。图2为大豆产业链流程图。

    (1)、描述美国大豆主产区的分布特征。
    (2)、从生产和运输的角度,分析美国2022年入夏后气候变化对大豆出口的不利影响。
    (3)、对比传统模式,从产业链的角度,简述现代模式下大豆产业出现的变化。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番石榴为原产干热带煲洲的一种乔木,喜暖热,不耐寒。生长适温20—30℃,月均温15℃以上才有利于生长,温夏过高会影响果实质量和产量。温度在-1℃时会受冻害,在-4℃时,大树地上部分会冻死。番石榴营养价伍丰富,果实可鲜食也可加工为果脯、果汁、果酱等。

    材料二珠三角地区以往种植的番石榴品种主要集中在7月采收,且果小籽多,皮肉硬涩、后来通过引种和培育改进的“珍珠”番石榴的产期可延长至10个月甚至全年。在杏蕉种植效益逐步下降的大背景下,甲村最早试种“珍珠”番石榴,并实现规模化种植。

    材料三下图为广东省部分区域图。下表为甲地多年月均温资料。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月均温(℃)

    16.1

    12.4

    21.7

    23.2

    24.6

    28.1

    30.5

    29.0

    29.6

    25.7

    22.4

    13.8

    (1)、据气温资料,推测甲村引种番石榴的育利条件。
    (2)、简述甲村试种“珍珠”番石榴并实现规模化种植的社会经济意义。
    (3)、从产业链角度,为甲村番石榴产业的长远发展提出建议。
  • 12、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气候无四季之分,只有旱雨孕的差别,雨季为每年5月-8月和11月-次年2月,即季风经过斯里兰卡时。独特的是,斯里兰卡的季风常在白天的背风坡出现更强的降水。下图为背风坡降水的形成示愈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示时间为5月-8月,则图示(     )
    A、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B、出现更强降水的山坡朝向东北 C、剖面总体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海风强度比11月-次年2月弱
    (2)、斯里兰卡季风常在白天的背风坡出现更强的降水,其原因可能是(     )

    ①背风坡云量少,白天升温更快,对流强烈

    ②山体相对高度大,背风坡气流下沉作用强

    ③对流牵引海风抬升,从海面输入大量水汽

    ④季风携带的水汽少,迎风坡一侧降水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海洋渔业碳中和能力评估的计算公式是△C=C碳排放-C碳汇,ΔC表示净碳量,当ΔC≤0时,碳排放被全部抵消或彻底消除,即为完全碳中和;当△C>0时,仍有部分碳排放没有被中和,即为部分碳中和。下图为2010—2019年中国海洋渔业碳排放量和碳汇量。完成下题。

    关于我国海洋渔业碳中和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2010—2019年,我国海洋渔业处于部分碳中和状态

    ②2010—2019年,我国海洋渔业碳中和能力持续提高

    ③2010—2015年,净碳量持续增长,碳中和能力减弱

    ④2015年后,碳中和能力提高主要源于碳排放量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14、依据相关标准,关键海区的海表距平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若连续3个月海表距平低于-0.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下图示念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关键海区的海表温度距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时间和相应状态对应正确的是(     )
    A、2019年5月-8月 拉尼娜状态 B、2020年8月-11月 拉尼娜状态 C、2022年9月-12月 厄尔尼诺状态 D、2023年1月-4月 厄尔尼诺状态
    (2)、推测在2022年(     )
    A、西北太平洋台风较常年偏多 B、澳大利亚山火概率增加 C、秘鲁沿岸降水量较常年偏多 D、智利地震发生次数增多
  • 15、下图为“伦敦时间12月22日6:00,B地(30°N,90°E)垂直上方的俯视图”,图中的外圈为以B为中心的圆,此时C地太阳高度为0°。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与B地同日期的范围大致占了全球的(     )
    A、1/4 B、112 C、2/3 D、3/4
    (2)、此时A、B的太阳高度差为(     )
    A、23.5° B、36.5° C、47° D、53.5°
  • 16、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行政村级重发生了巨大变化,且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1990-2016年行政村数量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各地行政村数量变化及原因的叙述,可信的是(     )
    A、苏浙沪高速减少     城镇化发展快,大量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B、川渝陕黔高速减少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乡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 C、东北地区低速减少 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农村人口外流 D、青滇新有所增加     经济发展较快,土地面积大,农业人口流入多
    (2)、我国行政村数量的变化,总体上有利于(     )
    A、巩固国家粮食安全 B、提高农业产值比重 C、缓解农村人地矛盾 D、加强城乡文化交流
  • 17、站城融合也称“站城一体化”,是将重要交通站点与城市空间融合生长的一种创新模式。我国某高铁枢纽站将采用该模式进行建设,配套有商业办公、酒店住宿、文化娱乐等多种城市功能,建设成一座“进站即花园、出站即城市、空间即潮流”的新型高铁站。完成下面小题。

    (1)、从空间利用合理性角度考虑,甲、乙、丙可分别布局(     )
    A、商务办公、商业零售、酒店住宿 B、酒店住宿、商务办公、商业零售 C、商业零售、酒店住宿、商务办公 D、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住宿
    (2)、该高铁枢纽站开展站城一体化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     )

    ①交通通达度          ②空间利用率            ③交通服务水平        ④等级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8、2021年7月,新加坡腾格水库60兆瓦浮休光伏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所产生的能源被输入国家电网。下图为水上光伏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屋顶光伏相比,新加坡建设水上漂浮式光伏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力来源集中 B、减少土地占用 C、技术要求更低 D、减少水面蒸发
    (2)、新加坡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可以(     )
    A、降低发电成本 B、促进旅游业发展 C、减少能源进口 D、缓解碳达峰速度
  • 19、粤东至闽南沿岸受西南季风和沿岸海底地形影响形成上升流。下图示意粤闽沿海部分海底地形。完成下面小题。

    (1)、丙、乙位于(     )
    A、丙-大陆架 乙-大陆坡 B、丙-大陆架 乙-大陆架 C、丙-大陆坡 乙-大陆架 D、丙-大陆坡 乙-犬陆坡
    (2)、上升流发生时,表层海水甲处比乙处(     )
    A、密度较大 B、盐度相等 C、水温较高 D、水体较清
  • 20、土壤碳、氮组分的含量是衡量耕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对农田土壤的肥力影响显著,其中“过腹还田”是指将秸秆喂养家畜后以粪便等形式还田。下图为不同的还田方:对某农田土壤碳、氮组分和农作物产量变化的试验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可以(     )
    A、增加土壤矿物养分 B、减轻农作物受病虫害的风险 C、提高农业耕作效率 D、促进农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试验结果显示(     )
    A、过腹还田的农田土壤碳氮比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秸秆还田 B、粉碎还田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略高于其他两种秸秆还田 C、覆盖还田对于土壤有机质的整体提升效果优于粉碎还田 D、过腹还田使得秸秆中的营养元素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
上一页 206 207 208 209 2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