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4年9月25日7时33分,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晨昏轨道。该批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气象观测等领域。晨昏轨道是一种特殊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面与地球的晨昏圈始终近似重合,且始终跟随太阳的步伐,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与太阳一地球连线的夹角保持不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该火箭发射的卫星第一次进入晨昏轨道并飞跃赤道某地(0°,60°E)上空时(     )
    A、北京的当地时间为16时 B、纽约(40°N,74°W)当日太阳高度最大 C、广州塔影子可能朝向西北 D、昆仑站(80°25'S,77°07'E)极光灿烂
    (2)、卫星沿晨昏轨道飞行可(     )
    A、获得更大的初始速度 B、获得稳定的气象观测条件 C、获得更大的观察视野 D、获得充足稳定的能源供给
  • 2、中微子是宇宙中穿透性极强的粒子,易受宇宙射线干扰,探测率极低,极难捕捉。目前全球有三个中微子实验室,分别在中国、美国和日本,全部建在地下。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的建设推动了我国超大型高精度探测器设计制造、超大跨度实验洞室等一系列前沿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三个中微子实验室全部建在地下,主要考虑(     )
    A、减少宇宙射线的干扰 B、保持温度恒定 C、减少地面震动的干扰 D、减少噪声影响
    (2)、广东大力推进中微子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就业岗位 B、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C、完善基础设施 D、缩小省内区域差异
  • 3、安徽淮南因长期煤炭开采造成大面积的采煤区沉陷。当地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在采煤沉陷积水区进行了“漂浮式稻田”试验(下图所示)。经过多次试验、采用浮床+装有营养基质的种植杯栽培水稻并获得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发现,某水稻品种在采煤沉陷积水区进行“漂浮式稻田”种植比当地常规种植提前10-15天成熟,主要得益于(     )
    A、种植杯基质更肥沃 B、种植技术先进 C、湿度大、温差小 D、水面光照充足
    (2)、采煤沉陷积水区发展“漂浮式稻田”可(     )

    ①充分利用沉陷区水域          ②调节耕地占补平衡          ③节约水稻种植成本

    ④帮助沉陷区生态修复          ⑤加速沉陷区地面沉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 4、人口吸引力是迁入人口比重与常住人口(或城镇人口)比重之比。人口吸引力等于1,城市的吸引力与城市规模是相对匹配的,属于等配类型;若大于1,则属于超配类型;若小于1,则属于低配类型。下图示意为我国2010-2020年不同层级城市人口吸引力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我国不同层级城市人口吸引力变化最大的是(     )
    A、直辖市 B、省会城市 C、一般地级市 D、计划单列市
    (2)、低配类型城市人口吸引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城镇用地规模较小 B、城镇常住人口少 C、二、三产业规模小 D、教育科技水平低
  • 5、某普通服装加工厂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东莞某镇建厂,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服装面料来自新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进入21世纪后,该厂的效益逐年下降,经实地考察和了解新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后,该厂决定迁至新疆,并建立了自己的服装面料加工厂,服装主要销往中亚和东欧等地。完成下面小题。
    (1)、与广东省相比,新疆生产服装面料的突出优势是(     )
    A、劳动力丰富 B、生态环境好 C、原料丰富 D、交通便利
    (2)、该企业在新疆建厂后,服装销售地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服装质量提高 B、服装价格上升 C、降低运输成本 D、方便了解市场
  •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图1)和地貌图(图2)。

    (1)、图1中①处的地貌名称为 , 对应图2甲乙中的:②处的地貌名称为
    (2)、图2中甲地貌的A→B方向,沉积物颗粒逐渐(减小或增大),沉积物的厚度逐渐(减小或增大)。
    (3)、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①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4)、开都河在巴音布鲁克草原时形成“九曲十八弯”是因为该地地形 , 河流作用强;随着河道的进一步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原河道废弃,会形成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环流探测装置、测温探头、食用色素(红、蓝)、烧杯(图)

    实验步骤:

    ①分别向环流探测装置的1、2号柱内加入红色、蓝色色素适量;

    ②再分别向1、2号柱内加入等量温水,水位接近柱口;

    ③将环流探测装置分别放入两个装有不同温度的水的烧杯中;

    ④用测温探头测水温,数据是甲号杯10℃、乙号杯30℃。

    实验现象:1、2号杯内水颜色都成混合色。

    (1)、该实验模仿的自然地理现象是。实验后,红、蓝水开始流动,请在上图2中实线上画上箭头 , 模仿该实验的大气运动状况。
    (2)、图2中ABCD四地气压由高到低进行排列:若该现象发生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则代表郊区的是(甲或乙)。
    (3)、请填写以下框图说明其过程①

  • 8、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荆江段河道截弯取直会(     )
    A、增加航运里程 B、减少河床淤积 C、减轻洪涝灾害 D、减少上游来水量
    (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     )
    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 C、张智垸所在地 D、永合垸所在地
  • 9、下列关于莫霍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莫霍面上方为硅镁层 B、莫霍面下方为软流层 C、是地壳和地核的分界线 D、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
  • 10、由于持续降水,2019年7月23日,贵州省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滑坡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图为堰塞湖形成示意图。下列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最合理的措施是(     )

    A、用混凝土加固堰塞体 B、直接爆破摧毁堰塞体 C、紧急撤离上游居民 D、开挖溢流通道泄洪
  • 11、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地区“霜打洼地”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     )
    A、5:30左右,晴朗无风 B、11:30左右,大风呼啸 C、18:00左右,浓云密布 D、24:00左右,雨雪交加
    (2)、造成“霜打洼地”的是图示气流(     )
    A、 B、 C、 D、
    (3)、该地“夜雨”较多,其直接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①下沉气流 B、夜晚②谷风影响 C、夜晚③上升气流 D、夜晚④山风影响
  • 12、2024年5月在贵州安龙的一处稻田里发现了一种长着三只眼的神奇生物,而它竟然是2.5亿年前恐龙时期的生物,其保留了原始长相,是当今见证过恐龙时代的最佳活化石生物,也因此得名三眼恐龙虾(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眼恐龙虾原始繁生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
    A、侏罗纪 B、奥陶纪 C、第四纪 D、石炭纪
    (2)、在三眼恐龙虾原始繁生的地质年代发生的重要事件有(     )
    A、鱼类向鸟类进化 B、我国华北抬升成陆地 C、海平面下降100多米 D、裸子植物迅速发展
  • 13、某科研所对四川盆地一灌木型茶园进行气温测量(下图,图中两曲线表示距离地面1米和3米高度的温度)。在低温季节,当地常利用风扇以提高茶树冠层的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该日茶园(     )
    A、风力强劲 B、阴雨绵绵 C、可能出现霜冻 D、白天逆温明显
    (2)、该茶园安装风扇提高温度,主要是通过(     )
    A、多云的白天开启,使上层暖空气下沉 B、晴朗的白天开启,使下层暖空气上升 C、多云的夜晚开启,增强空气的保温作用 D、晴朗的夜晚开启,促进上下层空气交换
  • 14、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
    A、③强、⑤弱 B、①强、③弱 C、②强、④强 D、①强、④弱
    (2)、剧组工作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当地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冻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这种做法有利于(     )
    A、减小①辐射 B、增强②辐射 C、改变③的辐射方向 D、增强⑤辐射
    (3)、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强 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D、大气的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 15、图1是地中海岛国马耳他海滨“蓝窗”景观,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塌,图2是喀斯特地貌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蓝窗”坍塌后,残留在海水中的M部分,形成过程为(     )
    A、海蚀拱桥—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 B、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拱桥 C、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 D、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
    (2)、图2洞穴和洞穴内微景观石柱的成因分别是(     )
    A、流水侵蚀、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流水堆积 C、流水侵蚀、流水堆积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 16、下左图为楼兰故城遗址附近的一种雅丹地貌景观图,下右图为楼兰故城遗址周边区域雅丹地貌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罗布泊也分布着典型的雅丹地貌,且当地常年盛行东北风,“垄脊和沟槽”的延伸方向最可能是(     )
    A、南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东南-西北
    (2)、新疆某地沙丘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的是(     )
    A、 B、 C、 D、
  • 17、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10月14日5时6分在重庆沙坪坝区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此次地震的等震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为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级a>b>c B、①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②③大 C、通常,②处比①处更先感觉到地震 D、一般甲地为地震烈度最大区
    (2)、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     )
    A、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 B、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 C、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 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
  • 18、2011年10月1日(农历八月廿四)晚19时,我国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嫦娥二号将完成第一次地月成像,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二号近距离探月并获取月貌信息的技术属于"3S"技术中的(     )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GPRS技术
    (2)、嫦娥二号发射成功半个月之后,北半球可以看到的月相是(     )
    A、 B、 C、 D、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略图。

    材料二:某地质研究团队在阿里地区和热觉茶卡地区采样考察,分别发现了距今3.85亿年前生物礁(主要由海绵、层孔虫还有珊瑚组成)和距今2.52亿年前的煤层。图2为某同学绘制的地质年代简图,图中的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材料三: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属于高山区,具有较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山体稳定性较差且地震频繁,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区。图3为西藏滑坡、泥石流个数与各月降水量分布图。

    (1)、阿里地区发现的生物礁化石形成于(地质年代,填代号),指示藏北地区当时为环境,热觉茶卡地区的煤层主要是由植物形成。
    (2)、金沙江流域河谷多呈(填形态)字形,该河谷的特点是 , 其形成主要是受(填外力作用)。因地势落差 , 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建成梯级水电站,但水能归根结底来自
    (3)、塔里木盆地中的聚落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填地貌)上,其成因是(填外力作用),盆地内部因气候干旱,风沙活动强烈,常见等风积地貌,可以借助(填地理信息技术)对风沙活动进行监测。
    (4)、青藏高原泥石流高发区相对集中分布在高原的部,主要集中在(填季节),并分析泥石流在该季节多发的气候原因
    (5)、泥石流发生时,可以采取的正确避灾措施有(填代号),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①抓紧顺着沟谷往下跑;②可躲在沟谷大树上等待救援

    ③向沟谷两侧高低躲避;④乘车时遇泥石流要弃车逃跑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暑假,浙江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开展了“重走丝绸之路,感受自然之美”的野外研学旅行。同学们用图片和文字展示了考察成果。图1为本次研学路线示意图。

    第一站:西安。7月15日,同学们乘大巴往北,到达黄土高原腹地,被大自然的杰作震撼了。黄土高原地貌以地面破碎、沟谷众多为主要特征。黄土沟(谷)间地地貌可分为塬、墚、峁三种类型。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面积较大的黄土高地,黄土墚为长条状的黄土高地,黄土峁是一种孤立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它们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1)从成因角度讲,黄土高原属于________地貌,沉积物颗粒由西北向东南变________(填“粗”或“细”)。形成塬、墚、峁的外力为________,三者形成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从土质和植被角度,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________。

    第二站:吐鲁番。7月18日,在去吐鲁番盆地的路上,同学们参观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并从地理角度重新认识了《西游记》中的“流沙河”(它不是一条河,只是一片“莫贺延碛”大戈壁)。

    (2)“莫贺延碛”形成的外力作用为________,请列举与其成因相似的两例地貌名称:________、________。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气象条件有________。

    第三站:喀什。7月23日,同学们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用手中的画笔绘制了一处地貌景观图(图2)。

    (3)图示地貌名称为________,描述其形态特征________。

    第四站:意大利阿尔卑斯山。7月27日,同学们登上阿尔卑斯山,领略了冰川地貌。

    (4)按冰川的形态和规模分类,阿尔卑斯山上的冰川属于________冰川。该山区冰川地貌广布,其中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的围椅状凹地,地理上称之为________。

    第五站:海南岛。7月30日,同学们登上海南岛,考察了多种多样的海岸地貌。图3为某一同学拍摄的海岸风景照。

    (5)图3中海岸为________(填“基岩”或“淤泥质”)海岸。岬角处容易形成海蚀柱景观,结合图4描述其形成过程________。

    (6)本次研学中,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有(     )

    ①罗盘②雨具③冲锋衣④放大镜⑤手持卫星定位仪

    A. ①④⑤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③④⑤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