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B、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沛 C、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D、地势北高南低(2)、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堆积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流水侵蚀
-
2、安徽淮南50亩原本废弃的采煤地表,如今已经变身为水稻田和渔业养殖基地。专家们通过复配试验,研制了适宜沉陷水面水稻种植的营养基质,选种“南陵早2号”水稻,理论上需要93天才能收割,但在水上80多天就成熟了。下图为“采煤地表种植和养殖基地局部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保障种植、养殖项目实施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交通 D、科技(2)、水上种植水稻成熟早的气候条件是( )A、温差小 B、气温高 C、阴天少 D、降水多
-
3、某城区有甲乙两种类型的市场,到甲乙两类市场的家庭数量相当,近五年来,比例较稳定。该地人口大幅增长且多在城市外围。甲乙市场服务家庭数量相对固定,均为周边住户,且郊区有很多新增住户。图示意距市中心远近与家庭到市场距离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类市场数量变化的动力是( )A、市场需求增大 B、消费偏好转变 C、运输成本降低 D、集聚效应减弱(2)、五年来,乙市场的变化趋势是( )A、总量减少,平均服务范围小于甲市场 B、总量减少,平均服务范围大于甲市场 C、总量增多,平均服务范围小于甲市场 D、总量增多,平均服务范围大于甲市场(3)、未来新增乙类市场概率最小的是( )A、高端康养城 B、大学城 C、中央商务区 D、工业园区
-
4、图a为安徽省局部地形简图,田b示意该区域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a中( )A、Ⅰ区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高 B、Ⅱ区地势平坦,为粮食生产基地 C、Ⅲ区水资源丰富,水电站数量多 D、Ⅳ区山地面积广,环境承载力大(2)、图b中,甲、乙、丙、丁四种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居住区、行政区、工业区 B、行政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居住区 D、商业区、行政区、居住区、工业区
-
5、居民的出行方式会受人口密度、交通设施配置、出行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不同区域及各区域内居民出行方式占比情况。该市计划引导居民更多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健康出行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综合图中各种出行方式的占比情况,推测甲、乙、丙分别代表( )A、市区、泛马德里、中心城区 B、中心城区、泛马德里、市区 C、泛马德里、中心城区、市区 D、泛马德里、市区、中心城区(2)、引导马德里居民更多采用健康出行方式的有效措施是
①提高燃油价格 ②美化道路景观 ③降低公交价格 ④增加共享单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杭州市统计局发布2023年杭州市人口主要数据公报: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52.2万人,与2022年末常住人口1237.6万人相比,增加14.6万人。图为1978—2023年杭州城镇化进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杭州快速城镇化阶段开始于( )A、1978年 B、1983年 C、1993年 D、2008年(2)、2018年后杭州城镇化特征为( )A、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 B、出现大规模逆城镇化现象 C、人口迅速向市中心集聚 D、城镇用地规模不再扩大
-
7、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右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A、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B、应对城市内涝灾害 C、便利市内交通 D、美化城市环境(2)、A、降低成本 B、便于搬迁 C、防寒保暖 D、生态环保O、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 )
-
8、散布在皖西大别山区的大屋民居多背山面水,形成了“山——屋——塘——田”的布局特点(图),当地居民多聚族而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皖西大屋民居分布较分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土壤质量 C、地形 D、交通(2)、当地“山——屋——塘——田”的布局优点不包括( )A、冬季阻挡寒风 B、夏季便于排水 C、降低暴雨频率 D、便于灌溉农田
-
9、黑洞城市指通过吸收大量的人口、资金等资源而快速发展的城市。撤县设区指直辖市或地级市将其所辖的县改设为市辖区,当前不少黑洞城市通过撤县设区来扩大城市吸引力。下表示意我国黑洞城市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黑洞城市
东部地区
沈阳与大连、南京与苏州、杭州与宁波、福州与厦门、广州与深圳、三亚与海口、石家庄
中西部地区
太原、郑州、合肥、武汉、长沙、南昌、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西宁、兰州、西安、成都、贵阳、昆明、南宁
(1)、我国黑洞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行政等级 C、经济水平 D、历史传承(2)、我国东部地区黑洞城市多形成了“双城”发展模式,该模式有利于( )A、分散城市职能 B、优化城市结构 C、优化产业布局 D、提升辐射能力(3)、我国黑洞城市撤县设区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城市建成区面积 B、提升城市行政等级 C、吸引人口和资金流入 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
10、长坑村位于福建山区,当地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环池塘而建,土墙外壁贴挂整齐的杉木板。下图示意长坑村传统民居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长坑村民居环池塘而建的主要目的有( )
①方便生活取水 ②减少火灾影响 ③提高大气质量 ④利于农业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传统民居外墙壁贴挂杉木板主要是为了( )A、提高房屋保暖效果 B、减少雨雾对墙体的侵蚀 C、减少阳光直接照射 D、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性 -
1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完成下面小题。(1)、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 )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2)、未成年人和老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①提高城市人口比重②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③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④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2、如图为河北平原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四地中对周边人口迁入吸引力最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该地区适宜重点建设( )A、水陆货运集散枢纽 B、煤炭液化气制备厂 C、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D、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
13、人口总抚养比可用公式表示为(0-14岁人口数+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100%。在1947-2013年期间,某国人口增长模式完成转变,且在此期间经历了两次人口总抚养比较低,而同期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这两个时期被称为该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人口红利期。下图示意1947~2013年该国人口总抚养比与经济增长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该国第一次人口红利期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D、低出生率,高死亡率(2)、与第一次人口红利期相比,该国第二次人口红利期( )A、人口数量增长快 B、经济增长速度快 C、老年人口比重低 D、儿童人口比重低
-
14、人口和教育是有着独特变化规律又紧密联系的两个系统。关注学龄人口变化特征,促进学龄教育的普惠性,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下图是1990—2020年安徽省学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990—2020年,学龄人口变动最大的阶段是(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2)、1990—2010年,低学龄段(小学)人口趋势及主要因素是( )A、先升后降 生育政策 B、先升后降 经济发展 C、先降后升 生态环境 D、先升后降 国际环境
-
1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核心就是土地生产力,下图为某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2015-2025年某省环境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下降,环境承载力增大 B、人均耕地面积增加,环境承载力减小 C、人均粮食消费增多,环境承载力减小 D、科学技术进步,环境承载力减小(2)、提高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关键是( )A、广施化肥,提高单产 B、退耕还林,缩减耕地 C、扩大消费,改善生活 D、发展科学,科技兴农
-
16、人口迁移事关城市兴衰,影响城市化发展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经济圈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征。人口迁移还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深度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这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下图为2019年、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变化(单位:万人)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2019—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的变化正确的是( )
①长三角经济圈人口流入加快 ②西北城市人口呈缓慢流入趋势
③中部城市的人口流入速度逐渐变慢 ④东北城市人口由流出转为流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针对环渤海经济圈人口流动问题,亟须采取的措施是( )A、勘探矿产资源,重振传统产业 B、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C、放宽生育政策,提高生育数量 D、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
17、目前,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70°N至50°S地区。右图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格外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酷寒 B、山地少,平原多 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
-
18、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A、人口密度 B、人口数量 C、人口增长率 D、人口年龄结构(2)、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A、东亚 B、南极 C、西非 D、北亚(3)、图中①处人口分布特征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地处平原 B、距海较近 C、海拔较高 D、气候湿热
-
19、截至2023年年底,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487.4万人,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数量最多的城市。下图为2023年上海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人口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江苏相比,安徽人口迁入上海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邻近 B、交通运输便利 C、人口基数较大 D、经济结构互补(2)、近年来,上海市净流入人口规模明显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上海( )A、产业结构调整 B、户籍政策收紧 C、逆城市化影响 D、就业机会减少(3)、上海提高环境人口容量措施合理的是( )A、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物质消费水平 B、控制城市规模,弱化各分区功能差异 C、加强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交流 D、疏散密集人口,提升核心区居住质量
-
20、二战之后,印度尼西亚启动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计划,给每户移民分配2公顷土地。21世纪以来,该计划大幅缩减。目前,该国人口约2.7亿,其中40%集中于爪哇岛,首都雅加达人口超过1 000万,几乎达到承载极限。下图为“二战以后印尼国内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印尼国内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生态 B、交通 C、政治 D、经济(2)、印尼国内人口大规模迁移的积极影响是( )A、传承本土文化 B、促进国土开发 C、提高城镇化率 D、增加人口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