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图为“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在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雾运动方向的示意,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关于该模拟实验中气温、气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温①<② B、气压①>② C、气温③<④ D、气压③>④ -
2、某地理学习小组到郊区进行土壤的野外观测,在观测报告中绘制了土壤肥力影响因素示意图(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分析可知( )A、①是地貌,②是时间 B、①是腐殖质,②是地貌 C、①是成土母质,②是腐殖质 D、①是腐殖质,②是成土母质(2)、同学们发现从低平洼地到山顶土壤颗粒物存在明显的变化,正确的是( )A、砾质土一壤土一砂土一黏土 B、砾质土-砂土-壤土-黏土 C、黏土-壤土-砂土-砾质土 D、黏土-砂土-壤土-砾质土
-
3、2023 年 10 月 26 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随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图①、②、③、④ 四条曲线示意大气层(局部)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高度判定,该大气层主要属于(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2)、较为真实地反映该高度气温变化的是(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3)、图示高度的大气层( )A、平流为主,空气稳定 B、云雨现象多,能见度差 C、上冷下热,对流显著 D、无线通信好,近电离层
-
4、2022 年 1 月 14 日岛国汤加发生剧烈海底火山喷发,引发了一次相当于 5.8 级的地震。蘑菇状的火山灰柱上升高度达到平流层以上(左图),并随着全球性大气环流扩散。右图示意地球的圈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火山喷出的大量岩浆主要来源于(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2)、此次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 C、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3)、火山喷发后一段时间该地区气温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 )A、大气逆辐射减弱 B、太阳辐射减弱 C、大气削弱作用增强 D、地面辐射增强(4)、除地震外,此次火山喷发直接引发的灾害有( )
①火灾 ②沙尘暴 ③海啸 ④饥荒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5、根据中英两国合作协议,国宝大熊猫“阳光”和“甜甜”于 2023 年 12 月底返回中国。“活化石”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 800 万年。完成下面小题。(1)、“阳光”的始祖在地球上出现的地质年代可能是(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宙(2)、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 )A、蕨类植物极度繁盛 B、爬行动物大量发展 C、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D、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下图)。目前武汉市到8市以及圈内相邻两市之间的1小时交通圈已经建成,半小时交通圈也基本形成。
材料二 近几年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武汉市区位优势突出,高校林立、科研院所汇聚,文化底蕴深厚,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集成电路,俗称“芯片”,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武汉已与北京、上海、深圳一起,跻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四大集聚区。
材料三 下图是武汉市2011-201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1)、指出2011-2018年武汉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2)、分析影响武汉在武汉城市圈中的辐射功能的因素。(3)、阐述武汉发展“芯城”过程中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表现。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绿洲是干旱气候区的特有景观,经过人类活动长期影响,部分天然绿洲和荒漠演变为人工绿洲。人工绿洲主要由农田、人工水域、村镇和绿洲城市等组成。天山北麓洪积、冲积作用形成山前倾斜平原,其上堆积的巨厚第四纪沉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运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是新疆人工绿洲分布较集中的区域。
材料二 图a为天山北麓部分地区略图。图b为洪积—冲积扇示意图。图c为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某剖面示意图。
(1)、制约天然绿洲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说出山前倾斜平原上天然绿洲的分布特点。(2)、简析山前倾斜平原上、中、下部分别开垦农用地的适宜性。(3)、分析影响人工绿洲扩展速度和方向的人类活动。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双峰林场被称为“中国第一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南郎海拔1200米以上的深山老林里,积雪期多达7个刀,平均厚度超2米,雪量堪称“中国之最”。禾木村是新疆阿尔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冬季,禾木村的雪深达2米,夜晚满天繁星,地上的篝火,桌上的美食,周围一栋栋的小木屋,构成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为“中囚最美雪乡”。下图分别示意两地的地理位置与冬季的木屋景观。
(1)、比较两地成为“雪乡”的自然原因。(2)、指出两地建造图示木屋作为民居的原因。(3)、推测两地冬季游客数量差异,并说明理由。 -
9、“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下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A、人口规模 B、基础设施 C、生产水平 D、资源禀赋(2)、“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A、乡村旅游开发 B、生态环境建设 C、农副产品加工 D、电子商务推广(3)、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 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 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 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
10、大理河是位于无定河流域黄土丘陵区的一级支流,水土流失严重,当地实施了淤地坝(设计寿命为10~20年)、坡改梯、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下图示意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淤地坝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净化水质 B、蓄水拦沙 C、营造耕地 D、整治人居环境(2)、推测大理河流域淤地坝建设集中期为20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3)、20世纪80年代后,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 B、坡改梯工程实施 C、淤地坝设计寿命到期 D、年降水量减少
-
11、读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7年
15.7
55.0
29.3
2020年
9.7
41.6
48.7
(1)、根据表格,河南省2007-2020年( )A、第一产业产值在下降 B、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增多 C、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 D、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2)、从2007-2020年,影响河南省产生明显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素质 B、对外开放程度 C、城镇化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3)、河南的发展是我国“中部崛起”的缩影,中部地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有( )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④巩固和发展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2、下图为2018年12月-2019年2月我国部分城市的太阳“上岗”率(同期实际光照时间与理论最大光照时间值之比)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各城市太阳“上岗”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天气 D、海陆分布(2)、造成同期太阳“上岗”率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季节变化大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全球气候变暖 D、气温年际变化大
-
13、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的内流区域,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沼泽湿地广布,1990年以来修建了多座水库。近几十年来,扎龙湿地迅速退化并形成大面积的盐渍化土壤。图a为扎龙湿地位置图,图b为扎龙湿地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径流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近几十年来,扎龙湿地迅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内降水显著减少 B、流域内蒸发显著增加 C、上游来水量显著减少 D、生态补水量显著减少(3)、扎龙湿地对齐齐哈尔市环境调节能力最强的时期是( )A、1月至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9月 D、10月至12月 -
14、下图分别为安徽省地形分区图和年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甲、乙两区域夏季均高温多雨
②甲区域以水田农业为主,乙区域以旱地农业为主
③甲、乙两区域的典型植被都是常绿阔叶林
④从年平均气温看甲、乙两区域都属于亚热带地区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2)、有关安徽省南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丘陵地区开辟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土壤肥沃,是主要的粮食产区 C、应因地制宜,发展茶树等多样化农业 D、应重点发展薪炭林,以保证农村生活能源的供应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面积74.33万平方公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植被繁茂,但至今依旧地广人稀。岛的中间是山地,四周为平原。南部地势很低,成为大片湿地,很少有人进去,但有一些原始部落人住在森林里,有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不多。少数肥沃的火山地区以外,婆罗洲土地贫瘠。末次盛冰期(距今约19千年~23千年),岛屿周围海平面与现代海平面相比下降约123米。
(1)、加里曼丹岛至今地广人稀的原因。(2)、简析该岛土壤贫瘠的气候的原因。(3)、推测地质历史时期大型动物到达该岛的途径,从水循环角度给出合理解释。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位置如下图)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外国人前来打工谋生。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目前,在沙特阿拉伯约有1000万外籍劳工,他们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务、建筑等行业,印度、巴基斯坦的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
(1)、根据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写出沙特阿拉伯吸引外籍劳工的拉力条件。(2)、印度、巴基斯坦的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分析其原因。(3)、简述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对自身和迁出地的积极影响。 -
17、“反向春运”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春节。祖籍湖南长沙、如今在北京工作的张某2023年春节就经历了一次“反向春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反向春运”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②交通运输压力的差异
③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④较“正向春运”路程较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2023年“正向春运”仍占主流,为了保证家人来往顺利,张某加入了抢票大军。下列关于张某抢票车次及难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年前,K22(长沙—北京西)车次,抢票难度较大 B、年前,K21(北京西—长沙)车次,抢票难度较小 C、年后,K22(长沙—北京西)车次,抢票难度较大 D、年后,K21(北京西—长沙)车次,抢票难度较小 -
18、下表为“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0
11.63
4.01
1.78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劳动力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19、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温带沿海 B、热带平原 C、高山高原 D、寒带内陆(2)、位于人口稠密纬度带,但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A、中南半岛 B、刚果盆地 C、阿拉伯半岛 D、西欧平原
-
20、东北黑土正面临板结、退化、可耕性变差等问题。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近年来,该县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创建了以“少(免)耕播种,秸秆还田、宽窄行种植”为核心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也促进了黑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被称为“梨树模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可能导致东北黑土退化、可耕作性变差的原因有( )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耕作区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②大量使用化肥,致使土壤板结
③种植强度大,种植结构不合理
④夏季高温,土壤有机质分解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梨树模式”对保护黑土的最主要作用是( )A、减少径流对土壤的侵蚀 B、维持黑土的土壤结构 C、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D、给黑土补充有机养分(3)、“宽窄行种植”可提高产量,其原理是( )①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
②可扩大土地面积
③使田间昼夜温差增大
④有利于保障较充分的CO2供给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