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图是“根据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由人口少的国家迁往人口多的国家 C、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D、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C、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
2、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付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a、b1(b2)、c城市功能分区分别是A、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 B、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C、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D、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2)、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该区域A、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B、位于农耕区附近,乳肉蛋等产品丰富 C、靠近景点和林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D、位于背风坡,空气湿度小,日照多(3)、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交通设施已不能满足客货周转的需要,该城市拟规划建设一个飞机场,该飞机场较为合理的位置是A、a B、b1 C、c D、d
-
3、“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每年10月老张从北京飞来,次年4月再从海口飞回。他背后有数十万这种“候鸟”养老模式的老人群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海口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因素 B、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 D、资源因素(2)、与材料中人口流动原因相似的是( )A、三峡库区的百万大移民 B、我国6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 C、美国东北部老年人向南迁移 D、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3)、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第三产业发展 B、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C、廉价劳动力充足 D、资源消耗降低
-
4、黑河—腾冲线是一条贯穿我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大致划分出了我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我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差异。该线东多西少的人口格局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具有“不可破”的特性。下图为我国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东多西少的人口格局“不可破”的主导因素是A、经济发展 B、政策导向 C、交通状况 D、自然环境(2)、我国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B、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C、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
5、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是A、处于中、高纬度 B、多为山地、丘陵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沿海地区(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⑤—高冷 B、⑥—湿热 C、⑦—冷湿 D、⑧—干热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沙漠最为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0%,风沙活动频繁。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但巴丹吉林沙漠的治理更为困难。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
(1)、说明我国西北干旱区多沙漠的主要自然原因。(2)、与库布齐沙漠相比,分析巴丹吉林沙漠更难治理的主要原因。(3)、简述减少西北地区风沙活动的主要措施。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双鸭山市作为煤城经历了从“矿强市弱”到“市强矿弱”的发展过程,在城市转型过渡的初期阶段,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替代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城市转型带来了显著效果。下图为2010~2020年双鸭山市三大产业GDP比重变化示意图。
(1)、推测2017~2020年双鸭山市第一产业、第三产业GDP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2)、说明双鸭山市在“矿强市弱”阶段的城市发展状况。(3)、简述双鸭山市经济转型中后期阶段可采取的合理措施。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显著。我国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岭地区,其中广西、云南居多。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如下图所示)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在201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其如今也面临衰败的威胁。
(1)、分析我国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岭地区的原因。(2)、说明元阳哈尼梯田面临衰败威胁的主要原因。(3)、指出元阳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 -
9、为开发西部荒漠平原,秘鲁于20世纪70年代建设马赫斯调水工程,该调水工程以海拔超过4000米的两大高山水库为源区,通过卡尔科河最终将水调入西瓜斯河,在高大山区穿越众多隧洞,调水路线区海拔落差极大。下图为马赫斯调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马赫斯调水工程线路穿越众多隧洞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沿线蒸发 B、节省建设资金 C、提高输送水量 D、引导水流自流(2)、马赫斯调水工程建成后产生的主要作用有( )
①利于农业灌溉 ②提高航运量 ③改善区域气候 ④增加发电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0、国际产业链重构是全球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合理的产业链转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向东南亚5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转移部分产业是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向东南亚5国转移的部分产业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目前国际产业转移( )A、自然资源逐渐成为重要的因素 B、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比重较大 C、日本、韩国已成为主要转入国 D、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了产业转移(2)、我国部分产业转出后,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有( )
①生活用品等消费市场萎缩 ②国内生产总值下降 ③部分就业岗位减少 ④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1、四更海岸位于海南岛西部的昌化三角洲南侧,历史上四更海岸附近形成了向海凸出的宽广滩脊平原和岸外沙坝,但近年来,海岸遭受严重的侵蚀,海岸带退化加快,导致该区域环境脆弱性增强。研究发现,昌化江来沙减少是海岸遭受严重侵蚀的重要原因。下图为四更海岸变化示意图(岸堤是人为建造的防护海浪设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近年来四更海岸侵蚀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①昌化江兴修水库 ②流域植被破坏严重 ③气候异常,降水增多 ④海岸挖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为了减缓四更海岸带退化,可以( )A、建防护林 B、生态移民 C、拆除岸堤 D、围海造地 -
12、万山区是贵州东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该地区汞矿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汞都”。由于汞矿开采殆尽,且汞矿开采、冶炼过程中污染严重,万山区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亟须产业转型。下图为万山区汞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汞矿十八坑相比,汞矿一坑对河流污染威胁更大,主要是汞矿一坑( )A、汞矿的开采量相对较大 B、矿区海拔高,污染物扩散快 C、废矿易沿水流汇入河流 D、地处河流下游,污染范围大(2)、万山区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后( )A、人口减少,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B、矿区减少,产业规模明显缩减 C、汞矿开采量下降,产业链延长 D、环境质量改善,人口回流增多(3)、当地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首先需要( )A、治理环境污染 B、回填废弃矿坑 C、发展高新科技 D、建设交通设施
-
13、“中四角”(如右图所示)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我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以浙赣线、长江中下游交通走廊为主轴,向东向南分别呼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武汉向南昌输入的经济发展要素主要是( )A、科技、资源 B、科技、资金 C、资源、劳动力 D、资金、劳动力(2)、“中四角”工业化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工业开发较早 B、海陆交通便利 C、均为沿海省区 D、矿产资源丰富(3)、“中四角”工业化快速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区域人口大量外迁 B、提高区域环境质量 C、降低农业生产总值 D、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
14、我国山东省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分别位于太平洋两岸,但气候差异显著。下图为山东省与加利福尼亚州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山东省与加利福尼亚州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地势(2)、根据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加利福尼亚州可以( )A、大力发展海河联运,提升河流航运价值 B、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发展水稻种植业 C、依托其地理位置,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D、完善区域交通建设,加快人口产业西移
-
15、近年来,重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两江新区重点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点,推动建立内陆通关和口岸监管新模式。下图为重庆两江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明显区位特征 B、区域界线是模糊的 C、与其他区域无联系 D、内部自然环境一致(2)、重庆市划分两江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人口流动 B、因地制宜开发 C、加强区域联系 D、扩大城市规模
-
16、读图,回答问题。
“东数西算”中的“数”指数据,“算”是算力。东数西算工程,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2022年2月,国家决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图)。
(1)、描述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空间布局特点,比较东西部算力中心的区位优势。(2)、从区域协调和绿色发展的角度,简述建设东数西算国家枢纽节点的意义。 -
17、读图,回答问题。
姜席堰水利工程(图)地处浙江省龙游县灵山江下游,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 600多年历史,是古代山区河流引水工程的典范。该工程由姜堰(上堰)、沙洲、席堰(下堰)、泄洪冲沙闸和渠首分水闸等部分组成,借用沙洲实现自动分水、引水、排沙和安全度汛。姜席堰采用松木石框架结构(图),建筑材料以当地松木、卵石为主。
据史料记载,姜席堰高峰时期灌溉农田5 万余亩。灌渠沿途各种筒车、水碓、磨坊、油坊等纷纷兴起,发展起稻谷、桕籽、茶籽等农产品加工贸易,使灌区渐渐演变成粮油贸易集散地。
(1)、说明姜席堰水利工程巧借沙洲实现自动分水、引水的原理。(2)、说出姜席堰堰体采用松木石框架结构的理由。(3)、简述姜席堰水利工程蕴含的人地和谐理念。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尘卷风是春夏季午后常见的对流旋涡,直径只有几米到十几米,可见高度多为几十米到一二百米,持续时间不超过 30分钟,多发生在沙漠、戈壁、干河滩等地区。图为尘卷风形成示意图。
肖塘位于沙漠边缘(如图),一年四季均可观测到尘卷风。图为肖塘地区 1992年~2017 年尘卷风月发生日数与月平均地气温差、风速、相对湿度和气压变化统计图。
(1)、说明尘卷风难以预测和防范的原因。(2)、从时空综合角度分析肖塘地区尘卷风日数较多的原因。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克伊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图),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千米,由众多白色新月形沙丘组成,雨季降临时沙漠上会出现成千上万个微小湖泊,形成“千湖沙漠”奇景(图)。
亚乌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干支流主要流经亚马孙平原,蜿蜒曲折,沙洲、河漫滩数量众多。亚马孙河口(图)极为宽阔,入海水量巨大,拥有壮观的涌潮,然而却没有出现河口三角洲。
(1)、在图上方标注指向标,下方沙垄处用箭头画出风向。(2)、推测‘千湖沙漠”的形成过程。(3)、说明亚马孙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
20、水足迹是指某区域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图为2005—2019 年黄河流域不同省区水足迹的影响因素占比分解图,表1为山东省与甘肃省人口、经济及水资源情况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人口效应表示人口规模变动,城镇化效应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之比,规模效应表示 GDP 的变化,禀赋效应表示城镇人均可利用水资源,结构效应表示产业结构,技术效应表示水资源利用效率。
省份
常住人口
(万人)
经济总量
(亿元)
人均水资源
(m3)
人均用水量
(m3)
万亿 GDP
用水量(亿m3)
山东省
10165
73129
369
219
30.4
甘肃省
1852
6233
964
183
56.7
(1)、从整体上看,影响黄河流域各省区水足迹最显著的拉动效应和抑制效应分别是A、人口效应 禀赋效应 B、规模效应 城镇化效应 C、规模效应 结构效应 D、人口效应 技术效应(2)、山东省与甘肃省禀赋效应对水足迹的影响程度差别较大,其原因是A、产业结构差别大 B、经济水平差别大 C、节水技术差别大 D、人口压力差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