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百度人口热力图是对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密度分析处理后,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热力度并在地图上可视化,某区域热力度越高,表示人口越密集。某课题组对 2019年4月某一周武汉市中心城 区的百度人口热力图进行赋值得到热力值最大的区域(高热区),绘制了该周中心城区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高热区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工作日 9:00- 10:00 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快速增大,主要是因为人口( )
    A、从工业区向商业区聚集 B、从休闲区向办公区聚集 C、从商业区向住宅区聚集 D、从住宅区向办公区聚集
    (2)、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变化表明, 工作日较休息日( )
    A、高度聚集时间更短 B、高热区面积峰值出现时间更早 C、晚出晚睡特征明显 D、商业娱乐功能中心使用强度大
  •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迅速。然而,近些年来我国有些城市面临水资源问题。表为我国某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两个样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m

    地表径流量/mm

    地下径流量/mm

    蒸发量/mm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6

    郊外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1)、表中显示该城市中心区易出现的问题是( )
    A、城市热岛效应 B、城市雨岛效应 C、城市洪涝灾害 D、城市污染严重
    (2)、 与郊外平原区相比,城市中心区地表径流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较多 B、下渗量较少 C、蒸发量较少 D、用水量较多水
  • 3、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在衡量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时存在两种口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下图示意 1990年—2020年我国两城镇化率差距的演变情况2014 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到 2020 年,我国要争取实现“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到 15% ”的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 年至 2014 年, 两种统计口径城镇化率差异增大的直接原因是( )

    ①户籍制度严格        ②城乡经济差异增大

    ③流动人口数量增加    ④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近年来,在我国放宽落户政策的背景下,2020 年没有实现两种统计口径城镇化率差距缩小到 15%目 标的主要原因是( )
    A、户籍政策放宽 B、城镇化速度逐渐减缓 C、生育水平下降 D、农村土地附加值升高
  • 4、我国外出农民工总量从 2004 年的 1.14 亿增加到 2023 年的 1.76 亿,与此同时,外出农民工返乡 建房却不断升温。据了解,部分农民并不是在旧房基础上拆旧建新,而是选择在荒地上或政府规划好 的新宅基地上建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部分农民不在旧房基础上拆旧建新,主要是因为旧房周边( )
    A、基础设施不完善 B、空间局限性较大 C、离农田距离较远 D、邻里关系较复杂
    (2)、返乡建房未能显著改善外出农民工自身居住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建房屋装修简陋 B、房屋施工周期过长 C、工作地点不在本乡 D、原有居住条件较好
  • 5、新农村建设是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优化,最终达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标准。如图为我国某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前,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
    A、产业结构简单,居住区规模最大 B、农业生产区规模最大,居住区点缀其间 C、各功能区分化明显,界线明确 D、以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为主
    (2)、该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调整后( )

    ①自然村落数量增加     ②土地利用率提高

    ③空间布局得到优化    ④城乡差距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6、如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 )
    A、同心圆模式 B、多核心模式 C、扇形模式 D、田园城市模式
    (2)、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商业区 B、②处是高级住宅区 C、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3)、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

    ①保护城市环境     ②拓展城市范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促进郊区发展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7、人口迁移是在经济因素、舒适性因素、制度因素等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舒适性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断加强。

    图示意 2011--2017 年我国三大人口迁入区迁入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2011--2017 年,京津冀地区非户籍净迁入人口多于珠三角地区,而户籍净迁入人口却远少于珠三角地区, 主要是因为京津冀地区( )
    A、流动人口总量大 B、落户政策更加严格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户籍人口比例较高
    (2)、近年来,我国三大人口迁入区净迁入人口增长趋缓,从舒适性因素来看, 最可能是因为这三大地区( )
    A、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B、生活成本较高 C、义务教育学位紧张 D、医疗资源不足
  • 8、2024 年春节假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 1009.3 万人次,同比增长 81.7%,据哈尔滨太 平国际机场数据显示,该机场在此期间运送旅客 67.6 万人次, 同比分别增长 21%、31.5%,均创历史 新高,吞吐量位居东北四大机场之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吸引大量游客选择哈尔滨旅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交通的发展 C、家庭因素 D、气候因素
    (2)、春节期间此现象对人口流入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优化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B、带动了城市的消费,繁荣了市场 C、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 D、增强了当地第二、三产业的活力
  • 9、江苏省地形以河流淤积成的平原为主,铁路全覆盖,县县通高速公路,综合经济实力在我国处于前列,尤其是受上海辐射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快。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全省均匀分布 B、东部高于西部 C、沿海高于沿江 D、南部高于北部
    (2)、影响江苏省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气候条件 C、交通运输 D、地形地势
    (3)、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加强经济扶贫, 资源优化配置 C、移民搬迁, 优化人口配置 D、完善交通网络, 加快人口流动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澳大利亚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它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面积约为 769 万平方千米, 拥有很多独特的动植物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其地形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三部分。东部的大分水岭是重要的气候分界线。下面两图分别是“澳大利亚地形示意图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

    (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部主要的气候类型和成因及。
    (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10°之间,而在澳大利亚东北部却有一片狭长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试解释其成因。
    (3)、分析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广的主要原因。
  •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从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看,城镇人口比例高于 70%为城镇化的后期阶段。到 2020 年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 87.5% ,表示意 2000~2020 年北京市城镇人口比例与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北京市房价迅速攀升,为降低生活成本,很多人选择定居河北省,涿州、固安、大厂、香河等地成为北京的“睡城 ”,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白天赶往北京市区上班,晚上回到河北的家中睡觉,呈现明显的“潮汐 ”式流动。右图为北京“睡城 ”分布图。

    年份

    城镇人口比例(%)

    产业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

    77.5

    2.5

    32.7

    64.8

    2005

    83.6

    1.4

    30.9

    67.7

    2010

    85.9

    0.8

    21.6

    77.6

    2015

    86.5

    0.6

    17.8

    81.6

    2020

    87.5

    0.4

    15.8

    83.8

    (1)、根据表,说出北京市 2000-2020 年人口和产业两方面的变化。
    (2)、有专家认为,北京市应该快速推进城镇化。你是否同意专家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分析以上地区成为北京“ 睡城” 的原因。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位置如下图)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经济发展较快,而且生活富 足,吸引了大量外国人前来打工谋生。沙特阿拉伯政府也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 题。目前,在沙特阿拉伯约有 1000 万外籍劳工,他们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务、建筑等行业,印度、巴基斯坦的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

    (1)、根据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写出沙特阿拉伯吸引外籍劳工的拉力条件。
    (2)、印度、巴基斯坦的劳工是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的主要生力军,分析其原因。
    (3)、简述沙特阿拉伯外籍劳工对自身和迁出地的积极影响。
  • 13、人口学家将三段式年龄结构表示为三角图中的点,其时序轨迹可以表达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过程, 即:少儿人口比重<20%即步入少子型社会,劳动年龄人口比重>60%为人口红利窗口开启,老龄人口>10% 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大于 20%为高龄社会。下图中示意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化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示意我国人口演化轨迹,2010 年后我国( )
    A、步入多子型社会 B、劳动力的比重上升 C、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 D、育龄妇女的比重降低
    (2)、乙国最可能是( )
    A、日本 B、加拿大 C、德国 D、沙特阿拉伯
  • 14、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商业、居住、工业用地面积的空间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对应的用地类型分别是( )
    A、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 C、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D、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2)、该城市市中心三种用地面积均较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租高 B、环境质量差 C、历史悠久 D、地势起伏大
  • 15、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km2)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开放程度 C、自然资源 D、消费水平
    (2)、下列关于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大

    ③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增大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6、城市和乡村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融合体,“城市病” 与“ 乡村病”互为叠加形成“城乡病” 。小城镇是推 动城乡融合的最佳切入点。位于辽宁西南部绥中县北部的西平坡满族乡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以 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是典型的农贸型小城镇。近几年在“ 互跃同+农业” 发展的新趋势下,当地农贸市场从单一的农副产品交易功能向复合多功能转变,读城乡分割带来的“城乡病”分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城镇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切入点的原因在于( )
    A、“城乡病”严重 B、具有城乡双重属性 C、政策倾斜 D、公路交通发达
    (2)、从传统农业到“互联网+农业” ,西平坡满族乡经历的变化是( )
    A、工业发展停滞 B、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增加 C、农贸市场转为街边经营 D、青壮年劳动力回流岸
    (3)、西平坡满族乡的发展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体现在( )
    A、缓解交通拥堵 B、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C、扩大城乡差距 D、增加就业难度
  • 17、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功能区的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M 较 P 的住宅环境质量差 B、Q 噪声污染最小 C、中心商务区不在河流交汇处 D、重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
    (2)、新建石油化工城应选在( )
    A、甲——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B、乙——靠近机场,交通便利 C、甲——位于远郊,水陆交通便利 D、乙——靠近市区,市场广阔
  • 18、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 胡焕庸线 ”。该线东侧人口密度较大,西侧人口密度较小。右图示意我国人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黑河一腾冲一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
    A、气候、地形 B、水源、经济 C、土壤、植被 D、气候、土壤
    (2)、甲地为渭河平原,该地人口稠密主要是因为( )
    A、交通便捷 B、自然条件好,开发时间早 C、昼夜温差小 D、开发时间晚,环境保护好
  • 19、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有一狭长平缓地带,位于阿拉伯海与西高止山之间。这里大多数时间河流流 速平缓,河流沿着低矮的海堤流淌数百千米。但每年的某段时间,海水会漫过海堤向河流倾泻而来, 而后长期的集中降雨在短暂的时间里又出现河水漫堤的“灌海 ”现象,从而形成海水和河湖水系交汇的地理奇观——“ 回水 ”,这片海水与河水的交集区域称为回水区。下图为印度西南部回水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喀拉拉邦“ 回水”奇观的主要成因是( )

    ①西南季风抬高,海水漫过海堤     ②东北季风带动河水漫过海堤

    ③夏季风遇山地抬升,多地形雨     ④雨季时间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回水区海水漫过海堤向河流倾泻与盛行风吹拂有关,下列盛

    行风成因与之最相似的是( )

    A、非洲西北沿海的东北风 B、欧洲西部地区的西南风 C、我国东部沿海的东南风 D、澳大利亚北部的西北风
  • 20、气候知识学习后,某校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梳理所学,下图就是其中一种,图中的①~④代表四种典型气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①是热带草原气候 B、②在非洲分布范围最广 C、③终年温和且少雨 D、④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
    (2)、③气候区( )
    A、河流经常出现断流 B、河流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 C、风力堆积地貌广布 D、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40-60 度大陆西岸
上一页 496 497 498 499 5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