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地形总的特点是: 南北多山, 中部多川,从北向南构成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 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关中平原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陕南秦巴山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 图一为陕西地理简图, 图二为2010年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
(1)、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关中平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的原因。(2)、陕北地区近年来人口增加较快,对环境的压力较大,简述陕北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联邦国家统计局对 2036 年前国家人口的平均预测 显示,截至 2020 年初,俄罗斯总人口约为 1.467 亿,到 2036 年初将减少到约 1.429 亿。 男性约 6716 万,女性约 7583 万。据推测,15 年后外来人口的增长将保持在 2020 年的水 平,2020 年为 26.51 万人,2035 年将约为 26.36 万人,但这不能弥补人口自然减少带来 的影响,减少人数将从 35.57 万人增加至 39.85 万人。俄罗斯正面临人口大幅减少的难题。
材料二 俄罗斯城市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2020—2070 年俄罗斯人口预测。
(1)、据图说明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2)、结合材料,推测俄联邦国家统计局关于“未来 15 年间外来人口迁入规模较大 ”预测的依据。(3)、分析未来 50 年内俄罗斯面临的人口危机。 -
3、人口算术密度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人口生理密度指适用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下表所给为加拿大、日本、埃及、新加坡四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以上 4 国可能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 )
国家(地区)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①
7313
44 万
②
3
35
③
70
3503
④
336
3054
A、① B、② C、③ D、④ -
4、某通信工具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统计分析得到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 1 为西安市某区域 a、b 两功能区一天内热力密度变化图,图 2 为该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 1 中 a 功能区位于图 2 中的( )A、①-②区间 B、②-④区间 C、③-⑤区间 D、④-⑥区间(2)、符合 b 功能区特征的是( )A、建筑物高大,密度小 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C、交通通达度高,地租低 D、位于市区外缘,污染严重
-
5、部分大城市除了具有中心商务区(CBD)外,还会形成外围商务区(PBD)。下图为某城市 CBD 和 PBD 分布示意图,a、b 两地与 PBD 距离相等。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 a、b 两地地租高低及原因分别是( )A、a 地等于 b 地,两地距离 PBD 远近相同 B、a 地大于 b 地,受 CBD 和 PBD 双重影响 C、b 地大于 a 地,城市服务范围向外延伸 D、b 地小于 a 地,建成区形成历史比较短(2)、PBD 往往形成在( )A、距离 CBD 较近的地方 B、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 C、距离郊区较近的地方 D、交通干线交会的地方
-
6、东伦敦科技城位于伦敦东区,是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集聚的中心。这里原来是重 工业区,也有低收入者在此居住,后来得到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吸引了大型跨国公司投 资、进驻,邻近的多所大学不断提供人才,成为“欧洲科技硅谷 ”。完成下面小题。(1)、东伦敦科技城形成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市场、地价低廉 B、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C、资本雄厚、原料充足 D、政策支持、人才集中(2)、该区域演变为科技城,城市功能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 )A、技术引领,研发创新功能增强 B、资本涌入,金融服务功能增加 C、人口增加,居住功能明显改善 D、交通改善,商贸服务功能提升
-
7、下表是中部某省人口总数、可承载人口数、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消费随时间变化(含预测)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含预
测)
人口总数(万人)
可承载人口数
(万人)
人均耕地(平方
千米)
人均粮食消费 (千克/年)
2016 年
3 574
2 415
0.121
400
2021 年
3 718
2 273
0.120
480
2026 年
3 782
2 226
0.118
540
(1)、2022 年该省的环境承载力约为( )A、2 415 万人 B、2 273 万人 C、2 226 万人 D、3 718 万人(2)、该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水平提高 B、科学技术进步 C、人口迁出增大 D、资源跨区调入 -
8、职住关系是城市人口生活的重要维度,人们在城市的生活空间将围绕居住地和职业地逐步向外展开。职住分化是指人口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分离程度,可以用最大职住距离与最小职住距离的差值来体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 3.76 亿。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稳定居住工作,呈现“流而不动 ”的状态。下图示意某城市流动人口和本地市民的职住距离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题。(1)、相较于本地市民,流动人口 ( )A、职住临近,内部分化较小 B、职住分离,内部分化较小 C、职住临近,内部分化较大 D、职住分离,内部分化较大(2)、近年来,流动人口职住距离增加并接近本地市民水平,主要是由于( )A、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程度提高 B、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收入水平差距缩小 C、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面积扩大 D、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机会增加(3)、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口职住关系的是( )
①实施旧城改造 ②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④优化区域公共资源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我国于 1971 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 年确立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2015 年 10 月 29 日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21 年 5 月 31 日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 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图示意 1950~2016 年我国 0~1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及 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题。(1)、1995 年我国 0~14 岁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动频繁导致生育率高 B、较多外籍人口迁入 C、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D、育龄妇女人数较多(2)、放开二孩政策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 )A、社会保障业已完善 B、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C、人们生育观念转变 D、男女比例失衡严重(3)、1971~2021 年间我国不断调整生育政策,有利于( )A、促进人口均衡分布 B、改善我国人口结构 C、调整三大产业结构 D、应对人口的老龄化
-
10、乌江上游位于贵州西部,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核心部位,经济及农业发展较为 落后。下图为贵州乌江上游人口分布洛伦兹曲线(图甲)及人口数量随海拔变化曲线图(图 乙)。 (洛伦兹曲线可表征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绘制方法为依照人口密度从小到大排序,分别计算人口和面积累计百分比, 以人口累计百分比作为 y 轴, 以土地面积累计百分比 为 x 轴)。据此回答下题。(1)、该洛伦兹曲线说明该地区( )A、高人口密度区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分布不均衡 C、面积与人口数量匹配均衡 D、人口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 800~1 400m 的区域,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地形相对平坦 B、热量充足 C、水源充足 D、土壤厚度大
-
11、“亚洲之弧 ”又称“亚洲的胡焕庸线 ”,该线以东以南,从古至今都是文明繁盛之地。如图示意亚洲人口分布(人/k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形成“亚洲之弧 ”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差异 B、政策差异 C、文化差异 D、自然差异(2)、“亚洲之弧 ”两侧人口密度差异最显著的分段是( )A、Ⅰ段 B、Ⅱ段 C、Ⅲ段 D、Ⅳ段(3)、“亚洲之弧-Ⅲ段 ”两侧人口密度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该段( )
①东南侧纬度较低,气候炎热 ②东南侧地势较低,土壤肥沃
③西北侧深居内陆,降水较少 ④西北侧地表崎岖,矿产稀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赣州市南康区地处赣南丘陵低山地区,是中国实木家具之都,也是精准扶贫重点区域。改 革开放后,大批南康人南下珠三角学做家具。90 年代初,大批木匠返乡办厂,从国外进口木材, 生产各式实木家具,销往全国各地。进入 21 世纪,南康区已形成了集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 业配套、家具基地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赣州港是我国第一个内陆口岸。是唯一进口木材直通口岸。 中欧班列每周两班使南康融入 “一带一路 ”,南康的特色工农业产品走向国际。读南康区在江西省的位置和交通状况图。
(1)、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说明返乡创业的区位选择的成本优势。(2)、目前,关于南康家具产业产品定位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发展高端实木家具,进一步占领国际 市场”“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中低端产品,对准国内和周边国家市场也可以获得长久生机”。对于这两种主张,你支持哪种,请说明理由。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近十分之一,被称为“ 中国粮 仓 ”,近年来河南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中国市场 1/2 的火腿肠、1/3 的方便面、1/4 的馒头、3/5 的汤圆、7/10 的水饺产自河南,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厨房 ”。
材料二:土地盐碱化是指在强烈的地表蒸发作用下,盐分向土壤表层聚积的过程。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大,因不合理灌溉及气候等因素,土地盐碱化严重。
材料三:下左图为河南省示意图,下右图为郑州气候特征图。
(1)、推测河南省小麦产区土地盐碱化最为严重的季节,试从气候角度加以解释。(2)、说出河南省发展“厨房产业” 的社会经济意义。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人口约 120.9 万人,耕地面积为 10600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47.98%,农业结构中水稻、玉米、大豆种植 业占比在 80%以上。该市煤、铁等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2010 年 前曾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城 ”,2011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现仅有黑龙江 能源职业学院一所科研院校,科研机构也很少。下图为 2010-2020 年双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比重。(每一年柱状图, 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指出双鸭山市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2)、简述当前双鸭山市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方向。 -
15、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曾是一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区,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与之相关的行 业逐渐衰落。在政府的指导下,贾汪立足实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2018 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下图示意贾汪转型绿色发展各子系统评价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断贾汪在资源枯竭后转型绿色发展中,没有采取的举措( )A、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 B、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C、淘汰落后产能、污染较大的工业企业 D、转变产业结构,引进资源型企业(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 )
①始终坚持经济促发展为前提,为首位
②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
③协调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④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6、宁波市 S 集团成立于 1990 年,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针织服装代工企业之一,主要为国际知 名品牌进行贴牌加工,产品销往国际市场。进入 21 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宁波纺织服装企业开始 创立自主品牌,但 S 集团坚持在具有传统优势的外贸行业做大做强。2005 年,S 集团在柬埔寨、 越南等国设立了境外投资企业,主要从事纺织服装的生产加工和销售。2009~2017 年,S 集团新增 188 项专利,并将大部分利润投入到专利研发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进入 21 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宁波纺织服装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其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 B、抢占国际市场 C、增加产品附加值 D、扩大生产范围(2)、2005 年,S 集团在东南亚国家设立境外投资企业的主要优势是( )A、基础设施完善 B、贸易壁垒较少 C、海运交通便利 D、劳动力素质高(3)、S 集团研发的专利多数属于( )
①技术改造领域 ②设备研发领域 ③产品设计领域 ④品牌创意领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7、黑河中游位于祁连山北麓,龙首荒漠区海拔约 1680m,西洞荒漠区海拔约 1550m,均属温带大 陆性气候。下图为 2008—2016 年龙首、西洞荒漠区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08—2016 年龙首、西洞荒漠区土壤含水量( )A、下降趋势明显 B、距地面越近波动越大 C、随深度增加而下降 D、10cm 处降速最快(2)、影响 2008-2016 年龙首荒漠区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增多 B、土壤贫瘠 C、气温升高 D、人口数量(3)、受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可以推测 2008—2016 年龙首、西洞两地( )A、龙首生物量下降 B、西洞生物量锐减 C、龙首生物量稳定 D、西洞生物量增加
-
18、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煤炭、水泥、机械等 是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支柱产业。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严控高能耗、高 排放行业产能规模等政策的实施,曾经的“百里煤海 ”逐渐陷入发展“瓶颈期 ”。近年来,徐州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经济再次获得高质量发展。图示意以徐州为中心的煤炭中心产区和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 世纪 90 年代,徐州陷入发展“瓶颈期” 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②徐州能源结构转变
③国内建材市场萎缩 ④产业结构单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立足煤炭资源,未来徐州可以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是( )A、房地产 B、新型建材 C、精密仪表 D、铝材加工(3)、在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过程中,可以向徐州及其周边地区转移的生产要素是( )①充足的资金 ②先进的管理经验 ③广阔的市场 ④过剩的产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9、土壤厚度和石漠化程度紧密相连,有研究表明,土壤厚度 30~50cm 为轻度石漠化,20~30cm 为中度石漠化,小于 20cm 为重度石漠化。下图示意贵州某地土壤厚度分布与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 700 米以上地区土壤厚度小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强 B、冻融风化强 C、重力崩落多 D、风力侵蚀强(2)、700 米以上地区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草本植物
-
20、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 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 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 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对周围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的体现( )A、通过产业迁移带动周围地区发展 B、提升周围地区城市等级 C、改变周围地区城市功能 D、增加周围地区城市数量(3)、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
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