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下题。(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2、湖南省双峰县境内地貌类型呈山地连片、冈丘交错、平地延展的组合状,水稻是该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永丰农机特色产业小镇地处双峰县永丰镇,镇内高速公路、国道穿境而过,距火车站和高速路口很近,拥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农机专业市场和物流园。近年,该镇所产农业机械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很高,并出口到东南亚地区。据此完成下题。(1)、推测永丰镇早期生产的农业机械多为( )A、大型农机,适宜旱作 B、小型农机,适宜水田 C、智能农机,适应性强 D、联合农机,作业高效(2)、东南亚地区是该镇农业机械的重要出口市场,这主要得益于两地( )A、陆上交通便捷 B、海上运输便利 C、地理位置紧邻 D、粮食作物相同(3)、永丰镇农业机械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保持特色,创设品牌 ②全力发展大型农业机械
③强化科研,突出创新 ④文旅结合,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据联合国最新统计: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口极度缺水。据此回答下题。(1)、位于赤道附近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A、新加坡的年降水总量十分稀少 B、工业高度发达,水污染严重 C、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 D、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缺少河湖蓄水(2)、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小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 -
4、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
①保持恒温环境 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减小地面振动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 B、防噪声 C、防坍塌 D、防地震(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 B、保证产品品质 C、满足战备需要 D、集约利用土地 -
5、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 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写出①②所代表的功能区:①、②。(2)、 a 、b 、c 、d 四地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 试说明原因。(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地 , 试说明原因。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陕西省地形总的特点是: 南北多山, 中部多川,从北向南构成三个各具特点的自然 区: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关中平原各级交通网连接全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陕南秦巴山地,山高林密,交通不便。 图一为陕西地理简图, 图二为2010年陕西省人口密度分布图。
(1)、从人口容量的角度,分析关中平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大的原因。(2)、陕北地区近年来人口增加较快,对环境的压力较大,简述陕北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联邦国家统计局对 2036 年前国家人口的平均预测 显示,截至 2020 年初,俄罗斯总人口约为 1.467 亿,到 2036 年初将减少到约 1.429 亿。 男性约 6716 万,女性约 7583 万。据推测,15 年后外来人口的增长将保持在 2020 年的水 平,2020 年为 26.51 万人,2035 年将约为 26.36 万人,但这不能弥补人口自然减少带来 的影响,减少人数将从 35.57 万人增加至 39.85 万人。俄罗斯正面临人口大幅减少的难题。
材料二 俄罗斯城市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2020—2070 年俄罗斯人口预测。
(1)、据图说明俄罗斯的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气候原因。(2)、结合材料,推测俄联邦国家统计局关于“未来 15 年间外来人口迁入规模较大 ”预测的依据。(3)、分析未来 50 年内俄罗斯面临的人口危机。 -
8、人口算术密度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人口生理密度指适用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下表所给为加拿大、日本、埃及、新加坡四国的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以上 4 国可能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的是( )
国家(地区)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①
7313
44 万
②
3
35
③
70
3503
④
336
3054
A、① B、② C、③ D、④ -
9、某通信工具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统计分析得到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 1 为西安市某区域 a、b 两功能区一天内热力密度变化图,图 2 为该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 1 中 a 功能区位于图 2 中的( )A、①-②区间 B、②-④区间 C、③-⑤区间 D、④-⑥区间(2)、符合 b 功能区特征的是( )A、建筑物高大,密度小 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C、交通通达度高,地租低 D、位于市区外缘,污染严重
-
10、部分大城市除了具有中心商务区(CBD)外,还会形成外围商务区(PBD)。下图为某城市 CBD 和 PBD 分布示意图,a、b 两地与 PBD 距离相等。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 a、b 两地地租高低及原因分别是( )A、a 地等于 b 地,两地距离 PBD 远近相同 B、a 地大于 b 地,受 CBD 和 PBD 双重影响 C、b 地大于 a 地,城市服务范围向外延伸 D、b 地小于 a 地,建成区形成历史比较短(2)、PBD 往往形成在( )A、距离 CBD 较近的地方 B、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 C、距离郊区较近的地方 D、交通干线交会的地方
-
11、东伦敦科技城位于伦敦东区,是科技、数字和创意等企业集聚的中心。这里原来是重 工业区,也有低收入者在此居住,后来得到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吸引了大型跨国公司投 资、进驻,邻近的多所大学不断提供人才,成为“欧洲科技硅谷 ”。完成下面小题。(1)、东伦敦科技城形成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市场、地价低廉 B、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C、资本雄厚、原料充足 D、政策支持、人才集中(2)、该区域演变为科技城,城市功能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 )A、技术引领,研发创新功能增强 B、资本涌入,金融服务功能增加 C、人口增加,居住功能明显改善 D、交通改善,商贸服务功能提升
-
12、下表是中部某省人口总数、可承载人口数、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消费随时间变化(含预测)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含预
测)
人口总数(万人)
可承载人口数
(万人)
人均耕地(平方
千米)
人均粮食消费 (千克/年)
2016 年
3 574
2 415
0.121
400
2021 年
3 718
2 273
0.120
480
2026 年
3 782
2 226
0.118
540
(1)、2022 年该省的环境承载力约为( )A、2 415 万人 B、2 273 万人 C、2 226 万人 D、3 718 万人(2)、该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水平提高 B、科学技术进步 C、人口迁出增大 D、资源跨区调入 -
13、职住关系是城市人口生活的重要维度,人们在城市的生活空间将围绕居住地和职业地逐步向外展开。职住分化是指人口居住地和工作地的分离程度,可以用最大职住距离与最小职住距离的差值来体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 3.76 亿。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稳定居住工作,呈现“流而不动 ”的状态。下图示意某城市流动人口和本地市民的职住距离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题。(1)、相较于本地市民,流动人口 ( )A、职住临近,内部分化较小 B、职住分离,内部分化较小 C、职住临近,内部分化较大 D、职住分离,内部分化较大(2)、近年来,流动人口职住距离增加并接近本地市民水平,主要是由于( )A、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程度提高 B、流动人口与本地市民收入水平差距缩小 C、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面积扩大 D、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机会增加(3)、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口职住关系的是( )
①实施旧城改造 ②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④优化区域公共资源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我国于 1971 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 年确立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2015 年 10 月 29 日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21 年 5 月 31 日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 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图示意 1950~2016 年我国 0~1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及 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题。(1)、1995 年我国 0~14 岁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流动频繁导致生育率高 B、较多外籍人口迁入 C、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D、育龄妇女人数较多(2)、放开二孩政策后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 )A、社会保障业已完善 B、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C、人们生育观念转变 D、男女比例失衡严重(3)、1971~2021 年间我国不断调整生育政策,有利于( )A、促进人口均衡分布 B、改善我国人口结构 C、调整三大产业结构 D、应对人口的老龄化
-
15、乌江上游位于贵州西部,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核心部位,经济及农业发展较为 落后。下图为贵州乌江上游人口分布洛伦兹曲线(图甲)及人口数量随海拔变化曲线图(图 乙)。 (洛伦兹曲线可表征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绘制方法为依照人口密度从小到大排序,分别计算人口和面积累计百分比, 以人口累计百分比作为 y 轴, 以土地面积累计百分比 为 x 轴)。据此回答下题。(1)、该洛伦兹曲线说明该地区( )A、高人口密度区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分布不均衡 C、面积与人口数量匹配均衡 D、人口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 800~1 400m 的区域,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地形相对平坦 B、热量充足 C、水源充足 D、土壤厚度大
-
16、“亚洲之弧 ”又称“亚洲的胡焕庸线 ”,该线以东以南,从古至今都是文明繁盛之地。如图示意亚洲人口分布(人/k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形成“亚洲之弧 ”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差异 B、政策差异 C、文化差异 D、自然差异(2)、“亚洲之弧 ”两侧人口密度差异最显著的分段是( )A、Ⅰ段 B、Ⅱ段 C、Ⅲ段 D、Ⅳ段(3)、“亚洲之弧-Ⅲ段 ”两侧人口密度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该段( )
①东南侧纬度较低,气候炎热 ②东南侧地势较低,土壤肥沃
③西北侧深居内陆,降水较少 ④西北侧地表崎岖,矿产稀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赣州市南康区地处赣南丘陵低山地区,是中国实木家具之都,也是精准扶贫重点区域。改 革开放后,大批南康人南下珠三角学做家具。90 年代初,大批木匠返乡办厂,从国外进口木材, 生产各式实木家具,销往全国各地。进入 21 世纪,南康区已形成了集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 业配套、家具基地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赣州港是我国第一个内陆口岸。是唯一进口木材直通口岸。 中欧班列每周两班使南康融入 “一带一路 ”,南康的特色工农业产品走向国际。读南康区在江西省的位置和交通状况图。
(1)、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说明返乡创业的区位选择的成本优势。(2)、目前,关于南康家具产业产品定位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发展高端实木家具,进一步占领国际 市场”“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生产中低端产品,对准国内和周边国家市场也可以获得长久生机”。对于这两种主张,你支持哪种,请说明理由。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近十分之一,被称为“ 中国粮 仓 ”,近年来河南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中国市场 1/2 的火腿肠、1/3 的方便面、1/4 的馒头、3/5 的汤圆、7/10 的水饺产自河南,是名副其实的“ 中国厨房 ”。
材料二:土地盐碱化是指在强烈的地表蒸发作用下,盐分向土壤表层聚积的过程。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大,因不合理灌溉及气候等因素,土地盐碱化严重。
材料三:下左图为河南省示意图,下右图为郑州气候特征图。
(1)、推测河南省小麦产区土地盐碱化最为严重的季节,试从气候角度加以解释。(2)、说出河南省发展“厨房产业” 的社会经济意义。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人口约 120.9 万人,耕地面积为 10600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47.98%,农业结构中水稻、玉米、大豆种植 业占比在 80%以上。该市煤、铁等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湿地资源、动植物资源丰富,2010 年 前曾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城 ”,2011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现仅有黑龙江 能源职业学院一所科研院校,科研机构也很少。下图为 2010-2020 年双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比重。(每一年柱状图, 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指出双鸭山市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2)、简述当前双鸭山市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型方向。 -
20、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曾是一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区,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与之相关的行 业逐渐衰落。在政府的指导下,贾汪立足实际,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2018 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下图示意贾汪转型绿色发展各子系统评价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断贾汪在资源枯竭后转型绿色发展中,没有采取的举措( )A、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 B、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C、淘汰落后产能、污染较大的工业企业 D、转变产业结构,引进资源型企业(2)、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 )
①始终坚持经济促发展为前提,为首位
②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
③协调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④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