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具备独特的生态功能,碳汇潜力极高。辽东湾位于渤海北部,地势低平,具有完整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随着近年来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湿地演替过程受阻导致其碳汇能力降低。下图示意2005年和2020年辽东湾北部蓝碳功能区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2005年,2020年辽东湾北部蓝碳功能区的变化特点是
    A、蓝碳功能较强区斑块化严重 B、蓝碳功能较强区东部恢复快 C、蓝碳功能较弱区分布范围小 D、蓝碳功能较弱区东部变化小
    (2)、2005—2020年辽东湾北部蓝碳功能区空间分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海平面上升 B、人类开发利用增强 C、盐碱化加剧 D、湿地生态系统恢复
  • 2、镍因其高延展性、耐腐蚀性和强磁性,广泛应用于国家基础产业和国防工业中,有“钢铁工业维生素”之称。中国作为镍消费量占全球镍总消费量50%的镍消费大国,自身镍资源禀赋却极低。镍资源产业链的整体结构主要分为上游原矿采选、中游冶炼分离、下游加工和终端应用等环节。下图示意2001—2020年中国镍资源产品进口多元化指数与进口国(地区)数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中国镍矿资源安全的主要外部因素是
    A、冶炼技术 B、资源禀赋 C、终端市场 D、贸易规则
    (2)、为降低中国国内镍矿资源安全风险,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提高国内镍矿生产能力,减少原矿进口总量

    ②加强废镍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③发展多元合作伙伴,增加镍产品进口渠道

    ④调整基础工业发展方向,控制终端应用规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怒江—萨尔温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该流域南北跨度和海拔差大,横跨多个气候区和生态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不同区域地形、气候、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大。该流域上游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区,气候变化较为敏感;中游主要为高山峡谷区,狭窄又陡峭,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下游海拔相对北部较低,地势较为平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下图示意怒江—萨尔温江流域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怒江一萨尔温江流域可开发利用的潜力资源是
    A、森林资源 B、水能资源 C、生物资源 D、土地资源
    (2)、为提高怒江一萨尔温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效益,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加强流域协作,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规划生物游通道,丰富水生物种

    ③保护热带森林资源,严禁森林开发

    ④拆除上游大坝,恢复河岸湿地和滩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4、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产业链布局中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下图示意新质生产力与既有概念的联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是
    A、发展新动能 B、科技创新 C、新型工业化 D、未来产业快
    (2)、我国当前在积极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产业链布局的主攻方向是
    A、培育未来产业 B、加快技术进步 C、优化资源配置 D、战略新兴产业
    (3)、在新质生产力的推进下,我国产业链中
    A、工艺环节越来越复杂 B、生产过程越来越长 C、产品越来越低碳环保 D、运输成本越来越高
  • 5、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阿富汗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全国年平均降雨量仅240mm,水资源较为匮乏。该国耕地面积为7.7万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的11.8%。下图示意1961—2019年阿富汗膳食营养当量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阿富汗膳食营养当量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发生转折的年份是
    A、1980年 B、1990年 C、2000年 D、2010年
    (2)、影响阿富汗膳食营养当量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灾害        ②耕地面积

    ③生活水平        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太原市地处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北端,其气象和环境深受山谷风和城市风影响。下图示意太原市气象站点及海拔分布,其中尖草坪、小店气象站分别位于主城区的西北部和南部,完成下面小题。

    (1)、太原市的地形地貌特点是
    A、尖草坪东部有一凹陷洼地 B、区域内高差超过900m C、地形三面环山,呈簸箕形 D、西坡较东坡坡度略小
    (2)、太原市山谷风主要风向是
    A、白天偏北风,夜间偏南风 B、白天偏南风,夜间偏北风 C、白天偏东风,夜间偏西风 D、白天偏西风,夜间偏东风
    (3)、受山谷风和城市风叠加效应影响,早晨、傍晚山谷风转换时间明显延后的站点分别是
    A、a、b B、b、a C、a、c D、c、b
  • 7、砖红壤是我国最南端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台湾省最南部少数地区。最新勘察发现,天然林中的砖红壤有机质含量在8%~10%。完成下面小题。
    (1)、砖红壤剖面的特点表现为
    A、土层比较薄 B、石砾含量高 C、淋溶层较厚 D、易于盐碱化
    (2)、天然林中砖红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原因是
    A、生物残体供给量大 B、生物分解反应较慢 C、土壤通气、透水性差 D、地势低平,堆积量大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兴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资源丰富,素有“煤海铝乡”之称。近年来,兴县铝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是全省唯一从原材料到深加工全部配套的产业基地。兴县铝镁新材料产业园区作为铝产业的主要集聚地,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相互协作,共同推动兴县铝产业的发展。下图示意兴县地理位置。

    (1)、说出兴县发展“铝土矿一氧化铝一电解铝一铝精深加工”产业链的优势区位条件。
    (2)、分析兴县建设铝镁新材料产业园区的目的。
    (3)、阐述兴县铝产业发展的重要社会意义。
  •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路经济”通常指的是沿城市主干道、国道、省道和县道等高等级公路进行的工商业生产经营活动,是聚落在优势区位条件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随着聚落空间结构和职能的变化,“马路”又会对聚落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下图为北方平原区某聚落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示意图。

    (1)、指出该聚落的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
    (2)、与发展初期相比,阐述“马路经济”时期该聚落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3)、阐述道路改线时期该聚落主干道改线的原因。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北干旱区植被的分布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水分条件的差异导致植被在小尺度区域空间上出现较大差异。下图为西北某封闭型山谷区植被分布示意图,其中A、B、C三个植被区代表亚寒带针叶林区、耐旱草本植物区和喜湿草甸类植物区,区域的主要水源来自北部山地的冰雪融水。

    (1)、图示中A植被区为 , 并说出判断依据
    (2)、图示中B植被区为 , 说出该植被的生长习性 。
    (3)、图示中C植被区为 , 说出其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赣州某中学在一次野外研学中对一山谷气象站进行研学观察、学习。下图为该山谷地形图,甲、乙为该山坡的两个气象站,表格内容为此次观察中记录的重要数据,据气象站气象员介绍,该气象站除夏季外,其余季节山谷风较为明显。


    0时

    3时

    6时

    9 E#

    12时

    15时

    18时

    21时

    24时

    风向

    东北

    东北

    西南

    西南

    西南

    西南

    东北

    东北

    东北

    风速

    2级

    3级

    1级

    2级

    3级

    4级

    2级

    3级

    3级

    (1)、本次研学中考查的气象站为 , 并说出判断理由
    (2)、分析此次研学所观察的气象站夏季山谷风不明显的原因。
    (3)、以河谷最低处为中心,请绘出该山谷图示时间段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

  • 12、近年来,随着AI智能技术的发展,浙江义乌众多小商品企业纷纷采用线上某广泛应用的即时通信平台小程序DIY制作技术,通过线上接受用户订单、数智化生产、物流运输的生产方式进行小商品定制和生产,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右图为浙江义乌某丝巾生产流程示意图,该丝巾在生产中实现了江浙沪地区4小时到货(由定制到收货),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丝巾企业采用即时通信平台小程序智能定制的主要优势是
    A、技术成熟,设计功能多 B、品牌突出,生产能力强 C、企业较多,集聚效应好 D、使用便捷,客户群体大
    (2)、该丝巾企业能实现江浙沪地区4小时到货,主要原因是

    ①便捷快速的交通        ②DIY个性化设计

    ③智能快速生产线        ④批量生产速度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3、贵州省兴仁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兴仁县是我国著名的薏米产区,有“薏米之乡”的称号。受自然条件限制,当地多在缓坡地上种植薏米,采用家庭式作坊初加工,长期以来,薏米产品售价较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差。下图示意薏米的生长习性。完成下面小题。

    (1)、兴仁县发展薏米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气候湿润,降水多    ②地势平坦,耕地广

    ③晴天较多,光照充足    ④黏质土壤,适合薏米生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兴仁县薏米产业在生产中,生态效益较差,主要是因为该地
    A、径流强度大,土壤易流失 B、地表河流少,水资源短缺 C、地势起伏大,耕地数量少 D、耕作强度大,生物数量少
    (3)、为提升薏米产业经济效益,兴仁县应
    A、扩大种植面积,取得规模效益 B、转变农业类型,提高土地单产 C、优化种植空间,提高加工技术 D、增加技术投入,发展无土栽培
  • 14、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布局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功能区人流量的特点,一般布局规律要考虑人口空间流动和用车的需求时段。下图示意我国北京市某功能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功率的日变化(月平均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功能区最可能为
    A、中央商务区 B、住宅区 C、公园休闲区 D、工业区
    (2)、该功能区
    A、交通方式较为单一 B、地租的垂直变化较小 C、人流量昼夜变化大 D、建筑物高度低、密度小
  • 15、唐模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境内,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村落,檀干溪穿村而过,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景致。沿溪两岸的水街分布着近百幢徽派建筑,粉墙黛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下图为安徽省黄山市唐模村空间结构及局部实体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唐模村所在地区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气候湿润,河流多 C、濒临海洋,多大风 D、地势陡峭,水流快
    (2)、唐模村修建河湖相连的聚落空间结构,主要是为了
    A、养殖生产 B、观赏景观 C、近河取水 D、蓄洪排水
  • 16、河曲是指河流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弯曲部分。下图中甲、乙示意位于同一河流不同河段两种类型的河曲。甲河曲所在区域地势较平坦,乙河曲两岸多为高大山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河曲持续发育,易形成
    A、三角洲 B、冲积扇 C、“V”形峡谷 D、牛轭湖
    (2)、与甲河曲相比,乙河曲
    A、堆积作用较强 B、位于河流下游 C、侵蚀作用强烈 D、流水速度较慢
  • 17、小柴旦湖位于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小柴旦镇,是一个海拔约3000m的高山咸水湖。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湖区少有降水。据研究,小柴旦湖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面积正在扩大。下图示意1990年和2022年小柴旦湖的湖岸线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小柴旦湖湖区面积变大,说明所在区域
    A、湖区大气降水剧增 B、外界水汽输送增多 C、入湖径流量变大 D、蒸发量大于补给量
    (2)、小柴旦湖湖区
    A、南侧湖水深度小 B、西北侧最易结冰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东南侧盐度最低
  • 18、2023年9月,地质学家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麦格拉思平原草原区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巨型活板门蜘蛛化石。据古地质学家研究,这种蜘蛛主要生活在距今1600万—1100万年(新近纪)潮湿、地面积水量较大的热带雨林中。下图示意该蜘蛛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巨型活板门蜘蛛繁盛时期
    A、鱼类开始大量出现 B、盘古大陆轮廓初现 C、哺乳动物大量繁殖 D、为海生藻类繁盛期
    (2)、该巨型活板门蜘蛛化石的发现说明麦格拉思平原地区是由
    A、高温潮湿变为温暖干燥 B、草原环境变为森林环境 C、山地环境变为平原环境 D、海洋环境变为陆地环境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公布的《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将国土空间分为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规划中还包括构建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世界先进制造业高地,以及打造“12312”交通圈等规划内容。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在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河源市龙川县内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2023年,龙川县在宝安辖区内成立“飞地园区”,着力建设专业孵化器和研发中心,引进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高端新材料等高端项目。下图是广东省国土空间整体规划发展格局。

    (1)、分析深圳和河源设立“双向飞地”的各自优势条件。
    (2)、简述广东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应采取的措施。
    (3)、分析广东省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重要作用。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8月3日,世界海拔最高、西藏首个分散式风电项目——哲古风电场,二期风力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它将进一步缓解当地“夏盈冬缺、昼盈夜缺”的电力供应特点,形成我国超高海拔多能互补基地样板,为超高海拔风电开发提供研究成果和工程借鉴。该风电场坐落于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南岸的山南市措美县哲古草原山脊线上。下图是哲古风电场景观图。

    (1)、说明除风电外,该地区还可以开发的清洁能源发电类型。
    (2)、分析哲古风电场并网发电能够缓解当地“夏盈冬缺、昼盈夜缺”的电力供应劣势的原因。
    (3)、指出修建哲古风电场需要克服自然劣势。
上一页 305 306 307 308 3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