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4年1月,越南统计局公布人口数据,越南人口达到1.003亿,成为了继印尼和菲律宾之后,东南亚第3个、全球第15个人口破亿的国家。越南地处中南半岛东南端,面积约33万平方千米,河内为首都,南部最大的城市为胡志明市。下图为越南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越南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国际移民 B、经济水平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2)、越南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
    A、吸引外资,增加就业岗位 B、迁移人口,均衡人口分布 C、鼓励生育,扩大人口红利 D、开垦雨林,提升人均耕地
  •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B、C、D四点标出东、西、南、北方位。ABCD
    (2)、图中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夏至日的是 , 表示冬至日的是 , 表示春、秋分日的是
    (3)、若太阳视运动轨迹为曲线①时,30°N~60°N范围该日正午日影指向是
    (4)、太阳视运动轨迹为①所示时,日出、日落方位分别是:①日出 , 日落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0年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年,印度尼西亚如今正面临着疫情爆发的挑战,感染率在东南亚国家高居榜首。令人不安的是印尼喀拉喀托之子火山于当地时间4月10日22:35再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高达657米,大量火山灰向火山四周扩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影响。北京时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110千米。

    材料二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B表示 , 传播速度较快,因此,地震来临时,人们感受到地面先(上下跳动/左右摇晃)。
    (2)、从火山口喷出的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的迁移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3)、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4)、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B、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 4、读“岩层与化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点3缺失B岩层,有可能是当时地点3发生了地壳(抬升/下沉)。
    (2)、若地点1的C岩层含有煤炭,则C地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温暖湿润/寒冷干燥)的(陆生/海洋)环境。
    (3)、若A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但没有发现爬行动物化石,则该地层很有可能形成于地质年代中的纪。
  • 5、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 ②
    (2)、图甲中的层(填字母)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大气层),产生现象。
  • 6、我国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9月23日日落后3小时30分、北京时间21时58分,对当地地理纬度进行测定,方法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观测地位于洞庭湖畔,若想知道它的地理坐标,除了题干中需要的信息外,还需要测出(     )
    A、北极星的仰角 B、树的高度 C、地形的起伏 D、北极星到地平面的距离
    (2)、观测者所看小路的延伸方向是(     )
    A、南北向转为东西向 B、西北向转为西南向 C、东北向转为东南向 D、西北向转为东北向
  • 7、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徽景观指示牌,下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指示牌在下图(b)中的位置是

    A、 B、 C、 D、
  • 8、超深孔地质钻探是指研究地壳深部和上地幔地质、矿藏等情况而进行的钻探工程,目前人类最深的钻孔位于俄罗斯的科拉半岛上,深度达12262米。超深钻孔对于研究地壳和上地幔物质组成、矿产分布规律等有重要的意义,但对各类孔底动力机、钻头、测井仪器、电缆等钻探工具要求很高。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科拉半岛上的钻孔最深处到达了上图中的(     )
    A、甲层底部 B、乙层底部 C、甲层上部 D、乙层上部
    (2)、科拉半岛上超深钻井钻探过程中探测到地层中的物质可信的是(     )
    A、高温的岩浆 B、大量的石英矿物 C、大量液态或熔融状态的铁和镍物质 D、大量铁、镁含量很高的硅酸盐矿物
    (3)、超深钻井的钻探工具相比较常规的钻探工具应具有的特点是(     )
    A、耐低温 B、耐腐蚀 C、耐高温 D、能适应黑暗环境
  • 9、下图为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地震信息图和地球内部结构局部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右图中的(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2)、地震产生的横波(S波)和纵波(P波)经过莫霍面时,速度变化为(     )
    A、S波速度下降,P波速度上升 B、S波、P波速度均明显上升 C、S波、P波速度均明显下降 D、S波速度上升,P波速度下降
  • 10、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界面的等深线(单位∶千米)分布示意图(图示地区海拔高度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地壳厚度最厚的是(     )
    A、 B、 C、 D、
    (2)、据图可推断(     )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 11、在我国云南澄江帽天山附近,有一个古生物化石群,它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提供了珍贵证据。科学家侯先光于1984年在帽天山先后发现了纳罗虫、腮虾虫和尖峰虫化石等无脊椎动物化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文字”,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科学家可以推断出(     )

    ①模拟当时的地貌                    ②判断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③确定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④了解当时的古地理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推测纳罗虫化石形成时期帽天山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温暖的海洋 B、干旱的沙漠 C、冷湿的苔原 D、湿热的雨林
  • 12、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
    A、CO2的含量一直下降 B、O2的含量一直上升 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 D、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2)、距今5亿年前至今,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人类活动的影响 B、频繁的火山喷发 C、生物的呼吸作用 D、植物的出现和发展
  • 13、2021年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人竹万竿斜。

    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人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无线电短波通信带来影响

    ②太阳风变得强劲,使全球可见极光

    ③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

    ④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提供能量

    A、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3)、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 14、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主要通过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下图为“太阳黑子相对数与温带乔木年轮平均宽度相关性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上图能反映的现象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约为60年 C、太阳活动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乔木的生长
    (2)、下列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会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B、太阳活动会导致地球上出现极光和极昼现象 C、太阳活动释放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用的能源 D、太阳辐射能为生物生长繁衍、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 15、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大气云量 B、大气厚度 C、太阳高度 D、通过的大气路径
    (2)、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
    A、赤道地区 B、20°N地区 C、40°N地区 D、60°N地区
    (3)、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的发生无关 C、太阳辐射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生产的全部能量来源 D、太阳辐射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明显,使地球经常产生磁暴现象
  • 16、2019年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嫦娥五号于2019年年底前后发射,实现区域软着陆及采样返回,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嫦娥五号”是我国首颗地月采样往返探测器,拟于从海南文昌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带上约2kg的月壤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等待发射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B、奔月过程中离开地球大气圈层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 C、正在月球表面进行采样的“嫦娥五号”是天体 D、由探测器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是天体
    (2)、“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形成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球大气中具有紫外线和臭氧层②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7、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三级天体系统 B、图中①为金星 C、小行星带位于②行星右侧 D、小行星带位于①行星左侧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我国许多传统民居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见图1)。图2示意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图中A、B为近地面的两地,图中的等压面弯曲是由于热力环流存在引起的。

    (1)、图2A、B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地.下沉运动的是地.近地面气压低的是地:①③④三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2)、热力环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若图2表示城市热岛环流.位于郊区的是(填字母)地:若图2代表白天.按滨海地区海陆风形成原理.海洋是(填字母)地。
    (3)、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能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4)、在图2线段上绘制箭头正确表示出热力环流过程。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说出该地貌的名称,并描述其主要特点。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4月的一天,宁夏中卫市某学校学生来到当地环香山地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环香山地区海拔1600~1800米,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蒸发量却达2400毫米,太阳能资源丰富,建有光伏产业园。

    材料二: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坡地的砂石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左图)。经过了解,这是当地农民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的“砂田”耕作方式。同学们对环香山地区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测量,并绘制了示意图(右图)。

    材料三:砂田种植西瓜,产量高、品质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一些瓜农为追求高产,不合理施肥、灌溉微咸水以及连年重茬种植,导致砂田退化。同学们了解到,宁夏政府已经提出要逐步有序退出砂田瓜种植。

    (1)、结合材料一,分析环香山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比较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并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砂田耕作方式的好处。
    (3)、结合材料三,从土壤退化角度说明宁夏政府要求退出砂田瓜种植的原因。
上一页 92 93 94 95 9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