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海拔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逆温,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符合题中所示现象的大气层次是( )A、①+② B、② C、③ D、②+③(2)、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 )A、外出戴口罩 B、多吃润肺食物 C、错时上下班 D、使用空气净化器(3)、逆温的影响有( )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②破坏臭氧层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2、我国某中学地理教师给地理社团成员布置模拟天文观测作业,给出以下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①春分日或秋分日,天气晴朗。
②月亮比太阳早6小时升起。
③太阳与月亮最大高度角相等。
(1)、这一天,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日落时,月亮的亮面朝东 B、月出时,当地地方时为6点 C、日出时,月亮高度角最大 D、月落时,天空出现满天星星(2)、当天可见直立杆的月影范围最有可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3、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1)、当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时,下列城市中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是( )A、伦敦(0°) B、旧金山(122°W) C、夏威夷(檀香山)(157、8°W) D、基多(7(1)3°W)(2)、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酒泉(40°N,98°E)发射塔与海南文昌(20°N,111°E)发射塔塔影朝向与当日沈阳市的日出方位为( )A、酒泉与文昌均朝正北,日出东北 B、酒泉朝西北,文昌朝正北,日出东南 C、酒泉与文昌均朝西北,日出东南 D、酒泉朝东北,文昌朝西北,日出东南
-
4、下图为“伦敦时间12月22日6:00,B地(30°N,90°E)垂直上方的俯视图”,图中的外圈为以B为中心的圆,此时C地太阳高度为0°。完成下面小题。(1)、此时与B地同日期的范围大致占了全球的( )A、1/4 B、1/2 C、2/3 D、3/4(2)、此时A、B的太阳高度差为( )A、23.5° B、36.5° C、47° D、53.5°
-
5、图是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区域地表出露的花岗岩可能形成于( )A、奥陶纪后,泥盆纪前 B、志留纪后,石炭纪前 C、泥盆纪后二叠纪前 D、二叠纪后,白垩纪前(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A到B之间的地貌类型是( )A、向斜山 B、背斜山 C、向斜谷 D、背斜谷
-
6、中华震旦角石多产于我国三峡地区,是距今约4.5亿年的一种典型“标准化石”(又称“标志化石”,泛指能够或可能用以确定其产出地层时代或阐明其生活环境的化石,多用作区域地层对比的标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中华震旦角石所在地层形成于(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2)、中华震旦角石等“标准化石”所具有的特征应为( )A、形成化石的生物存在地质时代长 B、与其它化石特征相近不易识别 C、个体数量多且地理分布广 D、形成化石后难以长时期保存
-
7、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素有“生物活化石”之称的中华鲎(hòu)(图1),其早在距今5亿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图2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2)、甲地质时期主要的生物特点是( )A、蕨类植物繁盛 B、鱼形动物崛起 C、哺乳动物繁盛 D、裸子植物盛行
-
8、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年代
1.4亿年 3.3亿年
植物界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海生藻类
动物界
两栖动物
代
甲
乙
(1)、关于图中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2)、乙的末期(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恐龙灭绝 C、被子植物繁盛 D、爬行动物繁盛 -
9、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鱼类出现在( )A、元古代 B、早古生代 C、中生代中期 D、新生代中期(2)、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A、古生代地层 B、元古宙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3)、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的地质历史时期是( )A、古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寒武纪 D、新生代
-
10、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海拔为5044m的石炭纪地层中,发现有大量珊瑚化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珊瑚化石的地质年代属于( )A、远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2)、地层中珊瑚化石的出现指示当时的古环境是( )A、河流 B、湖泊 C、海洋 D、沼泽
-
11、2024年5月6日,南美洲玻利维亚中部山区发生里氏4.8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最有可能位于(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2)、最可能为液态的内部圈层为(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
1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岩浆侵入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
1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岩浆侵入作用
-
14、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7日晚,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开始喷发,喷发产生了大量含有SO2的火山灰云。根据我国气象部门监测显示,当地时间28日该火山灰云已经离开主岛向东北方向扩散(图左)。图右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冒纳罗亚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和火山灰云所属的圈层分别是( )A、①② B、⑤① C、④① D、⑦②(2)、岩石圈的范围包含在图中( )A、⑥和⑦ B、④和⑤ C、②和③ D、③和④(3)、冒纳罗亚火山喷发给当地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太阳辐射逐渐增强 B、土壤肥力有所提升 C、基础设施受到破坏 D、旅游资源遭到损毁
-
15、读地球部分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C圈层的名称是( )A、岩石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水圈(2)、下列对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 B、生物圈位于水圈和岩石圈之间 C、大气圈全部由气态物质组成 D、水圈是由液态水组成的圈层
-
16、据浙江省地震台网测定,2017年2月13日1时33分,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29.09°N, 120.68°E)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为6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地震最可能诱发( )A、台风形成 B、山体滑坡 C、冷锋过境 D、洪涝灾害(2)、根据震源位置可以推断,此次震源位于(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
17、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临近震中的观测仪器捕捉到地震波后,快速估测地震的大小并预测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赶在破坏性的地震波到达目标区域前,发出紧急警报,以减轻灾害损失。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预警系统提前61秒向四川成都市预警,为减灾应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所在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B、震源位于岩石圈中 C、此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D、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每次地震都能准确预警,能够有效的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2)、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 ②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 ③横波破坏性更强 ④纵波破坏性更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水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速度减为0(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19、人类首次使用射电望远镜拍下了黑洞照片,干燥的环境有助于天文观测,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下列哪些地区适合天文观测
①西欧平原 ②亚马孙平原
③南美沙漠区 ④南极大陆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
20、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团队利用往返式探空气球,在长沙观测站(28°07'N,112°17'E)收集了四个不同时刻释放的气球所记录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信息(图a)。图b为其中某一时刻对应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图a中,符合图b示意时刻所释放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这次探测结果显示,白昼期间气球接收到的太阳短波辐射量随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A、CO2量减少 B、空气温度降低 C、大气越稀薄 D、人类干扰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