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海绵城市被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图为某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海绵城市概念中,绿地多设计成下凹式,其目的主要是( )
    A、快速排除积水 B、降低土层厚度 C、汇集地面雨水 D、防止路面被淹
    (2)、下列措施符合海绵城市改造需要的是( )

    ①改建条件允许的公园为“海绵公园”    ②增强道路绿化带的雨水消纳功能

    ③关闭河流上游地区的水污染企业    ④建设新建住宅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影响到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大气降水 B、植物蒸腾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
  • 2、下图为“塞浦路斯岛位置示意图”,右下图为“尼科西亚的气温、降水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尼科西亚的气候特征为( )
    A、夏季温和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C、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多雨 D、夏季温和少雨,冬季低温多雨
    (2)、图中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
    A、 B、 C、 D、
    (3)、该岛上河流均为时令河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气温高,河流蒸发旺盛 B、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消融量少 C、植被稀少,涵养水源作用弱 D、年降水量较少,旱季长且流域面积小
  • 3、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某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 B、 C、 D、
    (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由暖到冷再到暖 B、降雨:由晴朗到阴雨再到晴朗 C、气压:由高到低 D、风向:由西北风转到东南风再到东北风
    (3)、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及成因是( )
    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 B、冷锋过境后,带来连续性降水 C、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D、冷锋过境后,出现“倒春寒”
  •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1为“某地高空的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2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图1中点A、B、④、⑤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为
    (2)、图1中,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A地空气(受热/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下沉)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形成风的直接动力是
    (3)、若图1的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
    (4)、若图1中的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填白天或夜间)。
    (5)、结合图2及材料,若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 B、 C、 D、
    (6)、与图2“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____(单项选择题)。
    A、热力环流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大气受热过程
    (7)、结合材料及图2,假如我国北方地区仿照图示民居建设房屋,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 5、能源消费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是能源利用的必然趋势。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质时期陆地上生长的茂密植被,是煤炭生成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堆积的原始植物遗体,由于地壳运动,被埋入地下,然后经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材料二、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兆焦/米2 . 年)。

    材料三、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设计与建设需综合考虑日照条件、土地和建筑条件、安装和运输条件等因素。

    (1)、太阳辐射能主要是(长波、短波)辐射,其相对于常规能源的主要优点是
    (2)、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是因为
    (3)、新疆虽然纬度较高,但太阳能较丰富,其原因是
  • 6、读地球表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 , B表示 , C表示 , D表示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4)、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 7、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空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读某地春季某日气温垂直递减率(℃/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天该地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发生的时段是( )
    A、9时—17时 B、18时—次日8时 C、17时—次日9时 D、11时—16时200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A、100米 B、200米 C、400米 D、500米
  • 8、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下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
    A、向南 B、向北 C、向东 D、向西
  • 9、地球气温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成分、云覆盖、地表反照率等。近年来,人类活动也对地球气温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下图示意全球年平均气温距平(与平均值的差)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近年来地球气温变化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成分 C、云覆盖 D、地表反照率
    (2)、图示气温变化主要体现在地球大气层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3)、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地球气温上升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B、节约用水 C、节约用纸 D、农田施用有机肥
  • 10、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下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递增→递减→递减 B、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2)、探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大气成分及天气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C、大气中臭氧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D、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
    (3)、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
    A、迅速进行迫降 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 C、保持原有高度 D、升至平流层
  • 11、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 )
    A、F1 B、F2 C、F3 D、F4
    (2)、图中( )
    A、风向受四个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B、F2只能改变风向,不能改变风速 C、F3与F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为南半球风向
  • 12、辐射逆温是因地面的强烈辐射而失去热量,使紧贴其上的空气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温度随高度递增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辐射逆温发生时的天气条件最可能是( )
    A、阴雨 B、晴朗 C、大雪 D、狂风
    (2)、考虑辐射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一天中最不适合户外运动的时段是( )
    A、清晨 B、中午 C、午后 D、傍晚
  • 13、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根据图中化石推断,生物在这一阶段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 14、当地时间2018年5月3日,位于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的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天空升起粉红色的烟尘,随后橙红色的熔岩流向附近的居民区。下左图示意基拉韦厄火山喷发景观,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基拉韦厄火山喷出的熔岩流来源于地球内部的( )
    A、地壳 B、下地幔 C、上地幔 D、地核
    (2)、下图中,正确的是( )
    A、①为岩石圈 B、③为地壳 C、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D、古登堡面以下为地幔
  • 15、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一颗“超级地球”,其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颗“超级地球”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约22光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超级地球”最可能属于(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此“超级地球”可能适宜生命生存,最可能是因为其( )

    ①有微生物存在    ②水资源充足    ③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④有适宜的大气环境    ⑤有肥沃的土壤    ⑥天体表面平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②③⑤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市丹娘乡气候较为湿润,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气候并存。在该县丹娘乡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名叫丹娘沙丘,在峡谷与河流的衬托下显得尤为壮观,吸引众多游客参观。下图为丹娘沙丘位置图与景观图。该地年降水量约640mm,每年4至9月降水丰富,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该地经济以农业为主,生活能源缺乏。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当地气候湿润及多种温度带气候并存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沙丘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
    (3)、请简要分析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
    (4)、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可采取哪些措施?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纳马夸兰位于南非偏远的西北角,中部分布着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是一块荒凉、干旱的沙漠地区,该地区被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为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仅植物就有3500多种。该地属于冬雨区,雨量小但极其稳定,每年有150天左右是雾天。多肉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贮藏着大量水分。下图示意纳马夸兰区域位置。

    (1)、说出纳马夸兰沿岸水平洋流的流向,并简述该水平洋流的形成过程。
    (2)、分析沿岸洋流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据材料说明该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条件。
    (4)、推测当地多肉植物进入休眠状态的季节并解释其原因。
  • 18、多尔改错(下图)位于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属长江北源楚玛尔河上的外流咸水湖,湖水季节性流出到楚玛尔河。湖水深度呈现东北部深、西南部浅的特点。近年来该湖泊面积萎缩明显,周围部分区域形成新的新月形沙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多尔改错的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2)、多尔改错湖水流出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推测新的新月形沙丘最可能位于多尔改错的( )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 19、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候类型( )
    A、气温逐月升高 B、气温年较差较小 C、9~12月降水多 D、降水季节变化小
    (2)、对该地各月降水量大小及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9~12月降水少,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9~12月降水多,西风带控制 C、5~8月降水多,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5~8月降水少,东北信风控制
  • 20、南方涛动(SOI)指发生在东南太平洋与印度洋及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反相气压振动,是热带环流年际变化最突出、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当SOI为负值时,对应厄尔尼诺现象;当SOI为正值时,对应拉尼娜现象(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SOI为负值时( )
    A、东南信风增强,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 B、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异常降温 C、东南信风增强,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异常降温 D、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
    (2)、据图判断,2020年秋冬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秘鲁沿海旱情加重 B、中国遭遇暖冬 C、智利沿海渔民减产 D、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出现火灾
上一页 994 995 996 997 9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