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所示时,太阳光直射的纬度是;AB为线(晨线或昏线)。(2)、此时,池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池州市昼长(大于、小于、等于)广州。(3)、CD两地地方时相差小时,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是。(4)、此时E点地方时是时,C点昼长小时。(5)、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此时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
-
2、下图为“世界局地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受A气压带控制地区,气候特征为( )A、寒冷干燥 B、温和多雨 C、高温少雨 D、高温多雨(2)、有关图示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北移 B、冬季南移 C、风带B北移时,风带A南移 D、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
3、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为“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为“冷平流”。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图为某日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日8:00时即将出现降水的地点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0时,a处气压可能为994百帕 B、20∶00时,b处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C、8∶00到20∶00,c处风向均为西北风 D、20∶00时,d处受暖平流影响,阴雨连绵
-
4、九华山上天台峰西侧的“大鹏听经石”,传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该岩石是由花岗岩经外力作用而形成的,结合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大听经石”景点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2)、“大鹏听经石”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①风化作用 ②地壳抬升 ③岩浆入侵 ④外力侵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
5、 胡玢在《庐山桑落洲》中写道:“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图为我国某河曲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 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D、诗中描述的河段类型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2)、沿甲—乙作河流剖面图,下列正确的是( )A、
B、
C、
D、
-
6、图中的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海拔最低的点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图2谷地景观图可见于等高线地形图中( )A、丁地 B、丙地 C、乙地 D、甲地(3)、景观图谷地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海浪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
7、三亚市位于海南岛南部,是一座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一年中三亚市内会出现两次“立杆无影”的现象,已知三亚市某地该现象第一次出现在6月1日。由于三亚市所处纬度较低,冬季时有许多东北老年人在三亚市居住。下列左图示意海南岛区位,右图示意三亚市全年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再次出现“立杆无影”现象的时间可能为( )A、6月13日 B、7月13日 C、8月13日 D、9月13日(2)、三亚市冬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云层保温差异 B、地表性质差异 C、日照时间差异 D、洋流性质差异(3)、许多东北老年人冬季选择在三亚市居住,主要是因为三亚市( )A、经济发达 B、风景优美 C、冬季气候温暖 D、文化氛围浓厚
-
8、2023年中秋与国庆“双节”放假8天,小明乘火车从合肥到北京天安门观看十月一日升旗仪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地球公转的周期 C、一个恒星日 D、一个太阳日(2)、火车行进时,所经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的总体变化是( )A、先变慢后变快 B、越来越慢 C、越来越快 D、先变快后变慢
-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给措纳湖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大型淡水湖,湖面海拔4090m,年降水量约300mm。图示意冬给措纳湖水系。
(1)、 简述冬给措纳湖东北侧湿地的成因。(2)、与东曲相比,指出托索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的特点,并简述原因。(3)、说出冬给措纳湖水域面积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西北部气候类型多样,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图9为“非洲西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图9
(1)、 说出拉巴特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对当地生长较慢的硬叶低矮灌木群落形成的影响。(2)、 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拉巴特与努瓦迪布年降水量的差异及成因。 -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某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图8
(1)、描述甲地此时的天气特征并解释成因。(2)、在下图中用“→”画出乙地的风向,并指出乙、丙两地风速差异的原因。(3)、受图中天气系统的影响,乙地未来几天沙尘污染较严重,试说明理由。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冲积扇有“湿扇”和“旱扇”之分。“旱扇”是由季节性河流造就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季节性河流受洪水影响较大,因此“旱扇”也叫洪积扇。“湿扇”位于湿润区,扇上的河流基本是常年性的,河流的搬运能力较为稳定。与“旱扇”相比,“湿扇”的石块磨圆度较高。图6为干旱型冲积扇(旱扇)和湿润型冲积扇(湿扇)示意图,图7为贺兰山地区冲积扇分布示意图。
图6
图7
(1)、描述“旱扇”的形成过程。(2)、指出旱扇和湿扇沉积物颗粒变化的共同特征,并说明湿扇较旱扇石块磨圆度高的主要原因。(3)、简析贺兰山东侧山麓冲积扇分布较多的原因。 -
13、相关系数一般用来衡量两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正负数值分别表示正相关和负相关。图5为我国内流区内某河流出山口处1965~2010年年径流量和气温、降水与年径流量相关系数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5
(1)、该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2)、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流年径流量整体变化特征及原因是A、年径流量减小 降水量减少 B、年径流量增大 降水量增加 C、年径流量增大 全球变暖 D、年径流量减小 过度开发 -
14、过去几十年中,北极地表气温升高剧烈,是全球平均增温幅度的2倍以上,被称为“北极放大”。图为“北极放大”大气驱动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推测“北极放大”过程中,大气环流的变化趋势是A、极地高压增强 B、极地东风风力减弱 C、高纬环流增强 D、极地高空气压降低(2)、下垫面加热作用增强的主要原因是A、反射率减小 B、蒸发量减少 C、云量增多 D、日照时间变长
-
15、图示意亚欧大陆 38°N~48°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
(1)、四地自然植被最相似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 B、②地气候雨热同期,7月盛行东南风 C、③地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有结冰期 D、④地1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距平值大 -
16、“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2023年3月在河南桃花盛开时,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雷打雪”,最厚积雪达26厘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在出现“雷打雪”现象之前,当地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寒风呼啸 B、阴云密布 C、天暖气清 D、春雨绵绵(2)、下列天气系统剖面图中,最符合“雷打雪”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
17、沙漠倒置河床是一种地形高出周边地表的河流状地貌,多发育在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的沙漠上。世界各大主要沙漠地区均有该地貌发育。图示意沙漠倒置河床典型形成机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
(1)、沙漠倒置河床砾石的主要特点可能是A、粒径大,磨圆度差 B、粒径小,磨圆度差 C、粒径大,磨圆度好 D、粒径小,磨圆度好(2)、沙漠倒置河床形成过程中A、砾石沉积阶段降水较少 B、砂质沉积物被流水侵蚀 C、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D、河流径流流向发生反转 -
18、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甲、乙、丙为岩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
(1)、图中A、湖泊由岩层水平挤压形成 B、甲岩因高温、高压变质作用而成 C、乙岩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 D、丙岩物质组成可能来自甲、乙岩(2)、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岩浆入侵—固结成岩—水平挤压—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水平挤压—风化剥蚀一岩浆入侵 C、水平挤压—断层错位—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一岩浆入侵 D、水平挤压—岩浆入侵—断层错位—固结成岩一风化剥蚀 -
19、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14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9°N,100.2°E)成功发射升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上处于10月26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A、1/4 B、3/4 C、1/3 D、2/3(2)、与北京该日昼长相同的另一天最接近的节气是A、立春 B、谷雨 C、处暑 D、雨水(3)、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三小时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国旗旗杆的影子朝向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我国多地陆续出台限电措施,引发了人们对电力和能源的关注。我国发电能源的地理分布大致与胡焕庸线吻合,人们据此划出了电能胡焕庸线。近年来,为破解电能胡焕庸线,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已经延伸入海。下图示意海上风电机组景观。
(1)、指出我国沿海地区风力发电可利用的风系种类。(2)、简述海上风电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3)、简述沿海地区发展海上风电的社会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