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

    材料二:我国在渤海湾黄河口凹陷发现一个新的油气田,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区域的勘探再获新的进展。该新油气田的成功发现,进一步展示了黄河口凹陷的勘探潜力,对渤海湾产储量规模的稳步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

    材料三: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是____。
    A、拉萨 B、乌鲁木齐 C、上海 D、北京
    (2)、图中界面A是 , B是 , 其中横波完全消失的是界面(填字母)。
    (3)、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①+②是;①+②+③是;D是
    (4)、黄河口凹陷油气勘察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会发生明显变化。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有储油构造的是

  • 2、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高度约400km的预定轨道。7月4日空间站的航天员首次实现出舱,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航天服进行舱外作业。
    (1)、不属于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功能的是( )
    A、提供氧气 B、防强辐射 C、调节温度 D、遮风挡雨
    (2)、读图,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A、臭氧层的高度 B、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C、平流层底部的高度 D、平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
  • 3、在低层大气中,出现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下左图为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下右图表示低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低层大气所在的大气层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上部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下部
    (2)、逆温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物扩散,主要原因是逆温会导致( )
    A、大气运动加快 B、大气对流减弱 C、臭氧含量减少 D、氧气含量增加
  • 4、在我国“新速度、新经济、新时代”高铁建设中,需要克服多溶洞、多暗河等不利地质条件的地貌类型区是( )
    A、海岸地貌 B、沟谷地貌 C、风沙地貌 D、喀斯特地貌
  • 5、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下图示意发源于太行山的拒马河的河流阶地,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垂直上升、流水侵蚀 B、地壳垂直下降、流水沉积 C、地壳垂直上升、流水沉积 D、地壳垂直下降、流水侵蚀
  • 6、读图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 7、牛轭湖指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明显,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是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导致牛轭湖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

    A、沉积作用 B、搬运作用 C、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
  • 8、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现代冰川( )
    A、在低纬度地区没有分布 B、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 C、在非洲没有分布 D、只在北极地区大面积分布
  • 9、雅丹地貌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是河、湖相土状堆积物经风化、风蚀等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垄脊)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右图为我国甘肃敦煌某地雅丹地貌景观照片,下列与雅丹地貌发育关系不大的是( )

    A、流水堆积 B、地表裂隙发育 C、风力强劲 D、岩层弯曲变形
  • 10、地下水被加热并涌出地表时,就会形成热泉。茶洛气热泉群位于川藏交界处的巴塘县,常年云蒸霞蔚、热气飘渺。该地大多数热泉分布于花岗岩体周围。这些花岗岩形成于恐龙繁盛期。下图为当地某处热泉景观,图中热泉景观最可能位于河流的( )

    A、上游,河谷呈“V”形 B、下游,河谷呈槽形 C、下游,河谷呈“V”形 D、上游,河谷呈槽形
  • 11、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太古代是重要的成铁时期 B、古生代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 C、植物界演化:海生藻类植物→陆上孢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D、动物界演化:爬行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
  • 12、下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读图可知( )

    A、生物演化主要依赖于地球的内能 B、侏罗纪是哺乳类动物的繁盛时期 C、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与地表升温有关 D、寒武纪比奥陶纪生物种类更加丰富
  • 13、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的形成,不能体现出的地球自然环境的圈层( )
    A、生物圈 B、岩石圈 C、大气圈 D、水圈
  • 14、下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②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由坚硬岩石组成 D、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 15、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9月20日18时23分左右在四川甘孜州巴塘县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C、P(纵)波,上下颠簸 D、S(横)波,左右摇摆
  • 16、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专家表示此次CME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闪焰”发生于光球层 B、“闪焰”发生时,黑子减少 C、CME发生于色球层 D、CME发生于日冕层
    (2)、“闪焰”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 )
    A、我国北方极光绚烂 B、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C、许多地区短波通信中断 D、流星现象突然异常增多
  • 17、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时,对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发射场天气状况 D、地球自转速度
    (2)、“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发生( )

    ①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②信鸽迷途

    ③指南针失灵                                                ④固定电话信号中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18、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由副热带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B、由北向南递减 C、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D、由南向北递减
  • 19、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
    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 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 C、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 D、PAR值比Q值季节变化小
  • 20、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太阳辐射丰富,年温差小,是有名的“春城”,其太阳辐射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右图为1993—2017年昆明年太阳辐射变化曲线图。图中昆明2009年太阳辐射量偏低的原因最可能是该年( )

    A、大气透明度低 B、阴雨天偏多 C、全球气候变化 D、年均温较低
上一页 962 963 964 965 9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