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①②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③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该种植物高度不足50厘米,但根系长达2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热条件不同 B、土壤性质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 D、水分条件差异(2)、③植物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A、植被稠密 B、种类繁多 C、群落结构简单 D、群落结构复杂(3)、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降水充沛 B、土壤肥沃 C、森林密布 D、气候干旱
-
2、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利用地震波,探测到了地球内部存在着一片巨大的远古海底遗迹,深度达到了惊人的3200千米。左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 )A、b圈层 B、c圈层 C、d圈层 D、f圈层(2)、地震波向下传播至2900千米时( )A、纵波消失,横波速度变快 B、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变慢 C、横波速度变慢,纵波速度变快 D、横波速度变快,纵波速度变慢(3)、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A、b圈层主体是冰川 B、c圈层是岩石圈 C、e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D、f圈层压力和密度很大
-
3、 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距地面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舱向上跃出大气层,之后,返回舱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距地面50km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下图为返回舱返回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各大气成分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氮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B、氧气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C、臭氧吸收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D、二氧化碳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2)、下列关于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层雷雨天气多发 B、乙层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 C、甲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乙层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作用
-
4、地层是地质历史上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图示意某两种生物化石。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图示化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为恐龙化石,乙为三文鱼化石 B、甲生物出现时间晚于乙生物 C、甲生物主要在海洋活动 D、乙生物主要在陆地活动(2)、在乙生物化石所处的地层中,最可能会发现( )A、甲生物化石 B、鸟类化石 C、蕨类植物化石 D、鹦鹉螺化石(3)、研究古生物化石的意义有( )
①研究地球气候演化②研究地球的海陆变迁
③研究生命进化过程④研究地球的起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研究发现,太阳自转速率的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下图示意太阳自转速率和太阳黑子数之间的相关性。完成下面小题。(1)、研究期观测到的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 )A、内部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光球层(2)、太阳自转速率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是( )A、整个研究时段无相关性 B、20世纪70年代前呈负相关 C、进入21世纪后呈负相关 D、整个研究时段呈正相关(3)、受太阳活动影响,与1900年相比,1970年( )A、耀斑爆发次数较少 B、江淮地区洪涝较多 C、磁暴现象增多 D、北京频繁可见极光
-
6、 2022年暑期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独行月球》,讲述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陨石提前来袭,全员紧急撤离时,维修工独孤月因为意外,错过了领队马蓝星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完成下面小题。(1)、月球表面上坑坑洼洼,有很多大坑,电影中也出现了很多次主角掉人大坑中的镜头。这些坑洼其实主要是( )A、月球上的湖泊 B、月球上人类活动的遗迹 C、月球上的山脉 D、月球表面的陨石坑(2)、目前月球上未探测到生命迹象,主要是因为月球( )
①距太阳更近②没有大气层③昼夜温差过大④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7、 2022年6月,在《冰冻圈》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引发热议,研究人员在南极的降雪中发现了微塑料。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珠穆朗玛峰顶峰附近和马里亚纳海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中也发现了微塑料的身影。完成下面小题。(1)、材料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气候变暖 C、资源枯竭 D、环境污染(2)、下列关于减轻该环境问题的做法,合理的有( )
①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②工农业生产废弃物零排放③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④减少垃圾处理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拉维湖位于非洲东南部的东非裂谷带,湖泊南北长、东西窄,平均水深270多米,湖岸陡峭。读下左图“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推测马拉维湖的成因,并说明理由。(2)、材料二:金刚石是岩浆侵入时形成的岩脉矿。某学校的地理兴趣小组沿某水系上游进行了地质实践活动,并绘制了该流域地质简图(下图)。在②地发现大量金刚石岩脉出露;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图右下角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②地金刚石岩脉出露的过程。
(3)、同学们对图中甲地堆积物考察后,得出结论:该堆积物是河流堆积物。请你提供依据。 -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亿多年以来的地质作用,让我国东部大地地层错动,地形起伏,最终形成了11000平方米的鄱阳湖盆地,下图为鄱阳湖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示意图。
(1)、列举图示区域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判断依据。(2)、材料二:我国古代聚落选址常考虑一些原则,如“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坐北朝南”等。这些原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材料三:下图为我国古代聚落区位选址示意图及相关因素。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试分析古代聚落通常选择在汭位布局的原因。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左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示意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1)、甲乙两山地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为 , 容易寻找到油气的是。(2)、左图中河流的发育过程与丙处的地质构造密切相关,图中河湖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与右图中的(填序号)作用一致。(3)、左图中花岗岩和砂岩分别与右图中、(填字母)一致。(4)、图中岩浆活动和岩层断裂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日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④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
(1)、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是 ,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为。(2)、②和③相比,该日昼更长的是 , 该日之后两个月内,②地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3)、此时①地太阳高度角为 , 该日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为全球的。 -
12、莫尔格勒河又称莫日格勒河,河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左图为莫尔格勒河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某一河段。结合“曲流与牛轭湖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处为凸岸,水流速度慢 B、甲、丙处为凹岸,岸坡既陡又深 C、乙、丁处为凸岸,岸坡既陡又深 D、乙、丁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为主(2)、曲流与牛轭湖发展的先后过程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3)、牛轭湖形成后,面积会逐渐缩小直至消亡,在自然状态下牛轭湖的消亡是因为(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人类过度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
13、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致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 B、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 C、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 D、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2)、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 )A、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 B、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 C、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 D、地转偏向力作用致其堆积严重(3)、有观点认为,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图中哪个河段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 )A、① B、② C、③ D、④
-
14、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其中植被线形沙丘是该沙漠的主要沙丘形态。植被线形沙丘一般是在呈锐角的双向风作用下风沙沿合成风方向堆积而成,其形成过程经历四个阶段:a灌丛沙丘—b风影灌丛沙丘—c垄状沙链—d植被线形沙丘。图示意植被线形沙丘形成演化过程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区域线形沙丘走向不同,主要反映各区域( )A、植被类型不同 B、盛行风向不同 C、降水量不同 D、沙源不同(2)、植被线形沙丘形成过程中,其沙源主要( )A、来自上风向 B、来自两侧 C、先源于上风向,后源于两侧 D、先源于两侧,后源于上风向(3)、形成植被线型沙丘的双向风,当两侧风力不等时( )A、强风的一侧坡面较陡 B、强风的一侧坡面较短 C、脊线偏向于强风-一侧 D、脊线偏向于弱风一侧
-
15、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2)、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 )A、差异侵蚀 B、化学溶蚀 C、河流侵蚀 D、风力侵蚀(3)、与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年龄最接近的是( )A、花岗岩区 B、变质岩区 C、沉积岩区 D、接触变质岩区
-
16、图为“我国南部西北东南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甲地地貌的成因为(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2)、河口三角洲地貌最典型的区域是( )A、青藏高原 B、横断山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入海口
-
17、某年8月19日,在我国某地(48°N,135°E)的一位摄影师记录下了河岸日出的美景(如图),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凌晨4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拍摄者镜头大致朝向(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2)、一年内,在同一地点以相同角度能拍出图示照片的另一个日期最可能是( )A、2月18日 B、4月25日 C、7月27日 D、10月28日(3)、该日当地昼长为( )A、11小时50分钟 B、13小时50分钟 C、14小时 D、17小时50分钟
-
18、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与甲城镇的相对高度以及M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 )A、508米 跳水运动 B、264米 飞行运动 C、198米 滑雪运动 D、369米 攀岩运动(2)、若在A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 )A、图中两城镇 B、隧道口F处 C、陡崖的崖顶 D、山坡D处
-
19、下图为小明同学所在学校到火车站周边的道路交通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长江路位于珠江路以南 B、火车站位于恒山路东侧 C、学校位于黄河路以南,泰山路以西 D、泰山路和恒山路呈南北走向(2)、小明在从火车站回学校的路上,拍摄了一张照片(右图)。他拍摄照片的位置可能位于(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3)、左图中珠江路实际长度为3000米,若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 )A、1:3000 B、1:1000 C、1:10000 D、1:60000
-
20、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坐标为( )A、(60°N,20°E) B、(60°N,160°W) C、(60°S,20°E) D、(60°S,160°W)(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 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 D、甲区域的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3)、一架飞艇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各走1110千米,他最后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