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甲丁乙丙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2)、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 )
    A、大陆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D、火山岛
  • 2、地质构造运动中,由于上、下岩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形成时代不连续的岩层,这种上、下时代不连续岩层的接触面称为不整合面。下图示意美国某高原相互之间距离在15km以内的三个出露岩层剖面,PQ和MN代表不整合面,XY代表断层,岩层未发生过翻转。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根据图中所示证据推断,比XY断层更古老的岩层是( )
    A、白色石灰岩 B、黄褐色砾岩 C、灰色砂岩 D、黑色页岩
    (2)、PQ和MN不整合面的形成源于( )
    A、上下岩层受水平挤压作用发生位移 B、抬升和侵蚀,随后发生下沉和沉积 C、上下岩层接触面受重力挤压发生变质 D、下沉和沉积,随后发生抬升和侵蚀
    (3)、三个岩层剖面中存在时间最短的岩层是( )
    A、灰色砂岩 B、红色砾岩 C、绿色页岩 D、褐色粉砂岩
  • 3、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在我国千万级以上机场中航班准点率排名第一,但某些季节航班准点率全国垫底。2021年4月1日北京时间20:35,小明乘坐航班从乌鲁木齐飞往阿勒泰旅游。飞机上小明望向窗外,看见一轮红日给远方的群山镶上了一道金边。下左图为新疆地区简图,下右图为该航班的部分座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小明的最佳座位可能是图中的( )
    A、31B B、33C C、34K D、35A
    (2)、地窝堡机场航班准点率全国垫底的季节及原因是( )
    A、春季,交通流量小 B、夏季,多雷暴天气 C、秋季,多逆温现象 D、冬季,多大风降雪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按洋流的成因划分,可将洋流划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三种。下图为某月世界局部洋流模式图。

    (1)、判断图示季节并说明理由。
    (2)、按洋流的成因划分将①②③④四处洋流分类。
    (3)、说出甲、乙两处洋流的名称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4)、某年④洋流势力比平常年份异常偏强,说明出现了现象,简析该现象对我国冬季天气的影响
  • 5、读我国某河流在修建水库前后其下游某水文站测得的径流过程曲线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该河流A、B、C三种补给类型。
    (2)、比较图中①②两条径流量曲线的差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河流径流量与C补给的关系及其形成原因。
  • 6、三圈环流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且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为突破这个难点,经纬设计了如北半球三圈环流知识整理图所示的知识整理图。读图,完成相关习题。

    结合课文关于三圈环流的描述,将图中内容填写完整。

  • 7、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4月30日,受东北上空的冷气流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强对流天气。下图该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

    (1)、下图中,绘制P、Q沿线锋面剖面示意图(要求:标注冷暖气团的名称及其运动方向)。

    (2)、材料二:下图为某日北美洲大陆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说出该日五大湖区的天气特点及成因

    (3)、推测乙地以西的沿海地区该季节的气候特点及其原因。
  • 8、沃克环流是赤道太平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冷暖异常变化的现象。当该海域海温距平高于0.5℃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当该海域海温距平低于﹣0.5℃且持续5个月以上,则出现拉尼娜现象。图左为沃克环流图,图右示意2017~2020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距平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海域中( )
    A、甲处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B、乙处洋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暖流 C、丙处附近渔场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D、丁处洋流的形成主要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2)、沃克环流增强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东西两侧温差大 B、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C、澳大利亚东部发生旱灾 D、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对我国气候影响不大
    (3)、2018年10~12月期间( )
    A、南美秘鲁沿岸秘鲁寒流加强 B、赤道附近西太平洋降水减少 C、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气温升高 D、南美秘鲁附近鱼类数量增多
  • 9、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形成风海流。下图为北半球洋流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洋流中,不属于风海流的是( )
    A、北太平洋暖流 B、赤道逆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北赤道暖流
    (2)、若把日本暖流放入图中,其所在的位置应是( )
    A、 B、 C、 D、
  • 10、塔里木河流域位于西北干旱内陆盆地,在地域上包括塔里木盆地周边向心聚流的九大水系和塔里木河干流、塔克拉玛干沙漠及东部荒漠三大区,流域总面积102万平方千米。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塔里木河流域的湖泊大多属于( )

    A、 B、 C、 D、
    (2)、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对应正确是( )
    A、结冰期较长—位于内陆地区 B、水位变化大—冰雪融水补给 C、向心状水系—盆地地形 D、河流含沙量较小—有绿洲分布
  • 11、读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支流)和松花江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阿克苏河和松花江( )
    A、均位于季风气候区 B、均属于外流河 C、均属于季节性河流 D、均有结冰期
    (2)、与松花江相比,阿克苏河( )
    A、夏季流量更大 B、冬季结冰期长 C、年径流量更小 D、以雨水补给为主
    (3)、松花江春季径流量增加快,是因为( )
    A、积雪融水量大 B、锋面雨带北移 C、农业用水量少 D、冰川融水量大
  • 12、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雨带的移动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下图示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和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年内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及发生的天气现象分别是( )
    A、甲、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少雨 B、甲、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C、乙、鄱阳湖流域进入雨季 D、乙、东部沿海地区干旱少雨
    (2)、7月底8月初,鄱阳湖和长江径流互补频率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副热带高压脊退出东部沿海 B、副热带高压脊进入东北地区 C、副热带高压脊控制华南地区 D、副热带高压脊控制长江流域
  • 13、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2)、乙地气候特点是( )
    A、四季如春,降水稀少 B、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C、夏热冬温,干湿分明 D、夏热冬寒,全年多雨
    (3)、影响甲、乙两地降水的大气环流分别是( )
    A、赤道低气压带盛行西风 B、东南信风盛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 D、东南季风极地东风
  • 14、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冷夏热 B、乙地夏季炎热干燥 C、丙地冬季温和多雨 D、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2)、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 15、下图示意某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M是一个多分布于60°N附近半永久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其强度和位置对东亚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大气活动中心( )

    ①与冷暖气流相遇有关②与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

    ③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M大气活动中心偏强会( )
    A、导致东亚出现暖冬现象 B、有利于东亚灾害天气减少 C、导致西北季风势力增强 D、有利于其南部P海域航海
  • 16、下图为南半球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甲、乙、丙示意气压带,①②示意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气压带分别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
    (2)、①②风带盛行的风向分别是( )
    A、西南风和东南风 B、西北风和东北风 C、西南风和东北风 D、西北风和东南风
  • 17、下图示意某年7月23日我国东南沿海天气形势。图中L代表气压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L气压中心属于( )
    A、气旋 B、反气旋 C、高压 D、寒带气旋
    (2)、造成此刻甲、乙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气团性质
    (3)、与丙地相比,此刻甲地( )
    A、风力较大 B、降雨区范围较大 C、天气晴朗 D、降雨强度较小
  • 18、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7月28日9时55分在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读“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与“杜苏芮”相似的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2)、与“一场秋雨一场寒”相关联的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3)、与“秋高气爽”相似的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 19、古诗词博大精深地理学奥妙无穷。古诗词中往往包含典型的地理知识。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宋代杨万里曾写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下列对杭州西湖此时“风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受高压影响,晴天多,高温少雨 B、受钱塘江潮的影响,湖水盐度较大 C、梅雨季节刚过,湖水多湖面宽阔 D、周围群山葱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2)、宋代苏轼曾在黄州(今湖北黄州)沙湖遇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推测苏轼遭遇的这次降雨的形成原因( )
    A、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不稳定 B、春季气温回升快,对流旺盛 C、地形阻挡抬升,水汽凝结致雨 D、江淮准静止锋推移至长江中下游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曾为古海盆。距今1.9亿年前,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陆,形成湖泊,称“巴蜀湖”。此后气候趋于炎热干燥,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盐卤,并保存于地层当中,至今仍被开采利用。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巫山东西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湖水外泄,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下左图示意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和现代水系分布,下右图为河流袭夺过程及袭夺地貌形态。

    (1)、说明巫山东侧河流袭夺西侧河流的条件。
    (2)、简述河流袭夺后古湖盆自然环境的演变。
    (3)、四川盆地盐矿资源极其丰富,简述盐矿形成过程。
上一页 909 910 911 912 9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