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城镇化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城镇的数量和规模
    (2)、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下列现象中,与城镇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B、水体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C、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D、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 2、铛铛车是车头挂有铜铃铛的老式有轨电车。近年来,一些城市消失多年的铛铛车得以重现。下图为电动铛铛车景观照片,其尽可能地还原了老式铛铛车的原貌,堪称现代与复古的结合体。完成下列题目。

    (1)、一些城市推出复古铛铛车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居民出行 B、改善城市环境 C、传承城市文化 D、改善拥堵状况
    (2)、下列城市发展复古铛铛车可能性最小的是( )
    A、香港 B、深圳 C、济南 D、北京
  • 3、下图是日本东京城市规划示意图。请问,日本东京以皇宫为城市中心的结构,体现了( )

    A、天人合一的思想 B、皇权的至高无上 C、民主与法制精神 D、城市格局历史的悠久
  • 4、下图为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请问,造成这两种建筑景观差异的因素最可能是( )

    A、气候差异 B、地域文化差异 C、地形差异 D、经济差异
  • 5、简答题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数量超越这一限度,便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图示意亚洲中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

    与B区域相比,判断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 6、判断题

    近年来,由于中东地区战乱导致叙利亚、利比亚等国人口逃离家园,迁居国外或成为难民,这是政治因素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 7、作图题

    请在下图中,画出“黑河—腾冲”一线

  • 8、通常以作为衡量人口疏密的重要指标。
  • 9、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西欧、
  • 10、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均设定了人口“天花板”。北京在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控制在2300万以内,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将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500万以内。下图为2013~2016年北京和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注:人口天花板(或城市承载力),是用以衡量一个城市在人口暴增的压力下维持城市运转的最大数量。

    (1)、北京市人口“天花板”的短板主要是( )
    A、水资源短缺 B、矿产资源枯竭 C、土地资源紧张 D、生物资源减少
    (2)、近年来,北京、上海常住外来人口的变化及原因是( )
    A、逐渐增加,交通拥堵加重 B、逐渐减少,房地产调控加强 C、先增加后减少,产业结构调整 D、先减少后增加,环境质量恶化
  • 11、下图是2020年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的30~40年龄段人口比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战争 B、经济 C、灾害 D、资源
    (2)、该地人口问题主要是( )
    A、新增人口多 B、迁入人口多 C、就业压力大 D、劳动力短缺
  • 12、下图为“人口分布比重随海拔的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人口分布很少,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低        ②降水少        ③土壤贫瘠        ④光照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除自然方面的原因外,影响分布的社会因素主要有( )

    ①经济状况        ②家庭规模        ③历史文化        ④市场物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仁寿某中学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开展了“研学在路上”实践活动。下图分别为研学路线及沿途景观。

    (1)、А地貌名称是 , 可能拍摄于地(填数字),指出其形成条件
    (2)、B地貌名称是 , 可能拍摄于地(填数字);C地貌可能拍摄于地(填数字)
    (3)、结合相关示意图,描述D地貌主要特点。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海区某年2月份洋流与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其中Z处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1)、读图一中字母ABC,代表海水温度的是(填字母),说明全球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大致是;代表海水密度的是(填字母);代表海水盐度的是(填字母)。
    (2)、图一中C线数值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出现最大值的主要原因?
    (3)、图二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的水温由高到低排序为。(用>符号表达)
    (4)、分析图二中M地表层海水盐度低于N地的原因?
  • 1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常见的热力环流包括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

    材料二:图1示意A、B两点间某一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图2A、B间存在热力环流。

    材料三:图3为某谷地某时段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

    (1)、如果A、B两地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图1表示的是(白天或夜晚),判断理由是
    (2)、图2中A地气温高于B地,而A地昼夜温差小于B地,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3)、如果图2表示的是城市风,A代表城市,绘出A、B、C、D四点间的气流方向。
    (4)、图3示意的是夜晚山谷等压面分布状况,请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夜晚山谷多降水的原因
  • 16、下图图是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中的一条“蛇曲”,给我们展示了河流弯曲的温婉之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图中流水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
    A、流水沉积 B、溯源侵蚀 C、侧向侵蚀 D、下切侵蚀
    (2)、该“蛇曲”中由甲至乙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是下列的( )
    A、 B、 C、 D、
  • 17、沙丘是沙漠中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堆积而成的,通常呈新月形。沙丘连接常形成沙丘链,下图为小明在我国某地区拍摄的沙丘链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沙丘链的延伸方向是( )
    A、西北—东南方向 B、东北—东南方向 C、东北—西南方向 D、西北—西南方向
    (2)、小明观测沙丘上的甲点位置在( )

    A、 B、 C、 D、
  • 18、读世界某大陆及海洋中洋流和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线符合等温线实际弯曲状况 B、②等温线的数值大于① C、虚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 D、等温线的弯曲受暖流影响
    (2)、下列关于图中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岸增温增湿,形成森林 B、沿岸热带沙漠延伸至赤道附近 C、向南运行的船舶速度加快 D、沿岸环境受污染,不能形成渔场
  • 19、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寒流的是( )
    A、 B、 C、 D、
  • 20、绿色屋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某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对绿色屋顶径流的调控效益而设计了实验装置(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中,排水孔出水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地表径流
    (2)、若在实验中增加植被覆盖率,则会出现的结果是( )
    A、塑料桶中收集到的雨水更多 B、导流槽中径流峰值出现时刻提前 C、植被蒸腾损耗的水量会更少 D、导流槽中雨水汇集的速度会放缓
    (3)、绿色屋顶被广泛应用后,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减少城区的蒸腾量,降低空气湿度 B、吸烟滞尘,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C、减少城市地下径流,根除城市内涝 D、增大昼夜温差,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上一页 877 878 879 880 8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