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口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图9示意我国某省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三个年份人口逐岁累计比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可推断三个年份中( )A、①年份人口出生率最低 B、②年份人口死亡率最高 C、③年份人口增长率最高 D、③年份人口抚养比最低(2)、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依次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
2、下图示意我国某山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山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 )A、1月的山顶 B、1月的山麓 C、7月的山顶 D、7月的山麓(2)、该山位于( )A、浙江省 B、四川省 C、青海省 D、吉林省(3)、导致该山1500m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B、晴天多,降水较少 C、山谷风出现频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显著
-
3、比湿是指单位体积内水汽质量与包含水汽在内的空气质量的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大气中所含水汽的状况。受气温、降水、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内比湿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若城区比湿低于郊区称为“城市干岛”,反之则为“城市湿岛”。图1、图2示意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近地面冬、夏季节城区与郊区平均比湿日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表示该地夏季城区平均比湿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该地( )A、夏季城区主要表现为“干岛”,且15点时强度最大 B、冬季城区主要表现为“湿岛”,且夜间时强度较大 C、夏季郊区比湿的日变化,与降水状况相关性大 D、冬季郊区比湿的日变化,与植被状况相关性大
-
4、阿克苏地处天山南坡,塔里木盆地北侧,2019年8月出现一场持续3天左石的大风天气,风速忽大忽小具有阶段性。大风天气时,天山南坡锋面发育,锋前触发了强对流,翻山气流下沉补偿了对流上升的空气。下图示意阿克苏本场大风天气风速较大时典型的环流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本次锋面触发了强对流,主要因为锋面( )A、长度大 B、坡度陡 C、宽度大 D、维持时间长(2)、与对流气团相比,翻山气流的性质是( )A、冷而干 B、冷而湿 C、暖而干 D、暖而湿(3)、本场大风天气具有阶段性,根本上看是由于阶段性的( )A、水汽供应 B、受热对流 C、锋面摆动 D、气流入侵
-
5、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图1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图2所拍摄海平面上的太阳照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3)、图2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海平面上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A、5:30 B、6:30 C、17:30 D、18:30
-
6、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山西省北部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自东向西流的河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1)、山西的主要植被类型是;内蒙古的主要植被类型是。(2)、N线部分林木的东南一侧的树冠较为茂盛,另一侧非常稀疏,呈现旗形树冠的景观,分析其自然原因。(3)、在相同养护条件下,M线附近和N线北侧的植被覆盖率较高,分别分析其原因。(4)、从提高造林成效的角度,分析当地选择树种的基本要求。 -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若河流流出山口,则在山口处常形成的地貌是 , 对应(图甲或图乙);若河流注入海洋,则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是对应(图甲或图乙)。(2)、图甲中沿A→B方向沉积的物质依次可能是____。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3)、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4)、在丙图中,如果河中有沙金,图中a、b、c、d四处淘金点中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9、图示意水循环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DC塔里木盆地的水循环属于.(填字母)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2)、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G是 , 改变该环节水量空间分布的人类活动主要是. , 该措施涉及的工程中与西安直接有关的是(填字母)A.引滦入津 B.南水北调 C.引汉济渭 D.引黄入晋
(3)、在其他要素相同情况下,与裸地相比,森林地区雨后的E环节、G环节。(填“较强”或“较弱”) -
10、图甲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乙为2021年1月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BCD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请在答题卡上相应图中补画出近地面的等压面。(2)、图甲中AB两地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 判断依据是。(3)、图甲中a地的实际风向为。(4)、图乙中西安的风向为 , 东京和北京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 判断依据是。
-
11、在不适合生长的季节里,树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春天(或某些地方的雨季),树就开始生长了。新的细胞长在上一年的树轮与树皮之间。刚开始的时候,新生细胞长得比较大,形成的是“早材”,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后长出的细胞就越来越小了,较小细胞的颜色也会逐渐变深,这时形成的是“晚材”。晚材与来年长出的早材之间会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前后两条界线之间的那部分木材,就形成了“年轮”,它是大自然的记录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树木“年轮”出现宽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风力强弱 B、水热条件 C、海拔高低 D、土壤肥力(2)、在自然界,有些地区的树木“年轮”不明显甚至没有,这些树木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
12、2023年8月某日,正在黄土高原进行研学的某小组拍摄了一张瀑布的照片(乙地在瀑布上游),并发现附近的山坡上有正在打造的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为该地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山峰与乙地的最小高差可能为( )A、620米 B、588米 C、522米 D、490米(2)、关于该区域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此季节瀑布水量较大 B、光伏电站最可能布置在丁处 C、山峰无法看到丙处 D、甲处适宜种植柑橘
-
13、我国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上的地理知识随处可见。下图为我国人民币中四种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景观属风力侵蚀地貌 B、②地景观属流水侵蚀地貌 C、③地景观属冰川堆积地貌 D、④地景观属流水沉积地貌(2)、图中为喀斯特景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交通运输建设,主要是因为喀斯特地貌( )A、地形崎岖,地表破碎 B、气候寒冷,冰川广布 C、荒漠广布,风沙侵袭 D、河湖众多,沼泽广布
-
14、潮汐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一艘货轮某年12月10日来到我国某港口,该船刚好符合进港的最大吨位。下图示意该港口当天的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日,这艘货轮从停泊海域起航进港卸载物资,下列进港时间最合理的是( )A、4时 B、7时 C、12时 D、19时(2)、当天白天某乘客在岸边先后拍得①、②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乘客在拍摄照片①时最安全 B、照片①是16时前后拍摄的 C、照片②拍摄时正处高潮 D、拍摄照片①到②时间段出现退潮
-
15、“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后,我国第三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2年11月抵达南极中山站。下图为“雪龙”号科考航线示意图(①②代表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雪龙”号经过的海域中,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A、赤道附近海域 B、澳大利亚西部海域 C、路易斯港海域 D、南极洲沿岸海域(2)、“雪龙”号自上海出发航行至中山站过程中,轮船吃水深度(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最深长度)的变化大致是( )A、变深 B、变浅 C、先变深后变浅 D、先变浅后变深(3)、关于澳大利亚东西海域洋流①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①洋流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B、①洋流利于“雪龙”号航行 C、②洋流使荒漠延伸至大陆东岸 D、②洋流利于大型渔场形成
-
16、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下图示意2019年8月24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日武夷山山区气象站记录的谷风出现的时间为( )A、2点前后 B、6点前后 C、11点前后 D、20点前后(2)、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与谷底相比,坡地( )A、白天多下沉气流 B、白天多上升气流 C、夜晚多上升气流 D、夜晚多下沉气流
-
17、蜃景是一种气象景观,是在水面或陆面上空的稳定大气层中,由于垂直方向上空气密度显著差异形成的一种幻景。当底层空气密度高,而上层密度低时,在实际景物上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影像,此即“上蜃景”,当底层空气密度低,而上层密度高时,在实际景物下方的远处出现它的倒影,此即“下蜃景”。遇到大风吹来时蜃景瞬间消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最易出现“上蜃景”的时间段及地点( )A、夏季海洋 B、夏季沙漠 C、夏季柏油路面 D、冬季暖流海面(2)、大风吹来时蜃景消失是因为大风( )A、带来大雾影响视线 B、扰乱稳定的大气层结构 C、导致水平方向热量差异 D、导致垂直方向对流显著
-
18、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同一季节,下列地点附近①层的高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A、北极黄河站、北京、莫斯科、新加坡 B、新加坡、北极黄河站、莫斯科、北京 C、北京、北极黄河站、莫斯科、新加坡 D、北极黄河站、莫斯科、北京、新加坡(2)、关于图中各大气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大气对流运动旺盛 B、②层天气复杂多变 C、③层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 D、①层利于飞机飞行
-
19、下列左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右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5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A、1500km B、2500km C、3500km D、4500km(2)、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3)、不能穿越地球外核的波是( )A、W₁ B、W₂ C、W₁和W₂ D、都能穿越
-
20、近日,中国科学院某研究团队在福建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这是世界上已知的侏罗纪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鸟翼类恐龙,该发现填补了鸟类起源的部分空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奇异福建龙”所处的生物发展阶段是( )A、蕨类植物时代 B、两栖动物时代 C、裸子植物时代 D、被子植物时代(2)、关于该地质时期表述正确的是( )A、地壳运动剧烈,出现了若干大片陆地 B、重要的造煤时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C、爬行动物盛行,末期经历生物大灭绝 D、由此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和海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