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分层稳定指数用于衡量湖泊水体上下交换的强度。我国天雹水库位于广西南宁,其在夏季出现显著的稳定分层,秋末冬初分层稳定指数下降,水体上下交换加剧,形成“翻库”现象。下图示意天雹水库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的湖水稳定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天雹水库夏季的直接补给水源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 C、积雪融水 D、地下径流(2)、天雹水库分层稳定指数最高的时间段表层水( )A、盐度较高 B、营养物质较少 C、溶解氧含量高 D、水温较高(3)、“翻库”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风浪加大 ②水温下降 ③水位上升 ④落差加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冷溃沟为安宁河一级支流,位于横断山区东部,其流域面积约0.62km²,主沟长约1.49km,沟床落差约542m。流域内多条断裂带贯穿,泥石流、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近年来,冷溃沟上游滑坡体残留物质快速下滑形成碎屑流,加剧了泥石流的破坏程度。图1为冷溃沟流域示意图,图2为该地月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冷溃沟上游滑坡体残留物质快速下滑的直接原因是( )A、地势落差较大 B、风化壳物质松散 C、区域降水增多 D、地质活动频繁(2)、为防止新滑坡体形成,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
①在主沟修建谷坊(拦水拦沙坝)群 ②在原有滑坡体上恢复植被
③沿等高线布设铁丝网箱围停淤泥 ④在原滑坡体上设置观测点位,加强监测预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水系密度又称河网密度,指流域内总河长与流域面积之比,常随气候、地质、地貌等条件变化而变化。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水系密度与年降水量的关系(线段长度表示变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海南岛年降水量丰富但水系密度较小,主要是因为( )
①蒸发耗水多 ②山地丘陵少 ③植被拦蓄多 ④陆地面积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黄土高原水系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沟谷数量多 B、黄土土质紧密 C、土壤肥力高 D、土壤多盐碱化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和五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图中五种地貌均有分布,从长江源头到河口依次分布的顺序是 (填序号),洪涝灾害多发的是 (填序号)。(2)、形成④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该地貌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填地形区名称),并简述该地区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3)、长江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为(填序号),并简述其形成的过程。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下图为非洲南半球大陆西岸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洋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简述图中甲处海水盐度较高的原因。(2)、指出图中洋流对海上航行的不利影响。(3)、简述图中沙漠地区植被的特点。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湖岸周边地区“湖陆风” 现象明显。2022年长江流域夏季遭遇高温干旱,鄱阳湖的水域面积创下了历史新低,“缩水”了8成左右,为70余年来最低,枯水期提前,大面积湖床出露。下图为鄱阳湖位置示意图。
(1)、在图中画出夜晚时段热力环流的箭头及近地面和高空处的等压面状况。(2)、鄱阳湖面积减小使湖陆风(填 “增强” 或“减弱” ),其理由为。(3)、从水循环的角度简述2022 年鄱阳湖干旱严重的原因及应对干旱可采取的措施。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0月2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了一张由太阳动力学观测台捕捉到的太阳的“微笑”。科学家表示,“微笑” 背后是“笑里藏刀”, 太阳的两只 “眼睛”所代表的暗斑被称为日冕空洞,高能的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从中向地球飞速奔袭而来。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23 年4月11日凌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希韦卢奇火山喷发,火山灰柱达到2万米,周边遭火山灰覆盖。
材料三 下图甲为太阳系模式图及太阳“微笑”图, 乙为地震波变化和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1)、图甲中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是(填字母);与其他星球相比,图甲能直观地反映出该星球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是。(2)、希韦卢奇火山喷发物质来自图乙中(填序号),蔓延的火山灰最先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是。(3)、科学家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简述科学家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理论依据。(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太阳风可能对地球产生的不利影响。 -
8、下图为洪泽湖水系图。读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1)、洪泽湖流域洪涝灾害频繁,下列关于该湖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入湖水系较多,梅雨季节带来较大的水量 C、湖水下泄入海通道少 D、濒临海湾,多风暴潮(2)、下列治理洪泽湖流域洪涝灾害措施中最有效的工程措施是( )A、开辟分洪区 B、增加入海水道 C、加强监测和预报 D、修筑堤坝
-
9、2023年2月6日, 土耳其 (37.15°N, 36.95°E)发生7.8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下图左图示意土耳其位置,右图为地震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1)、下列关于这次土耳其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7.8级指的是震级 B、为浅源地震,对地表的破坏大 C、本次地震的成因是土耳其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D、从观测点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2)、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避险措施,不正确的是( )A、迅速离开房间,乘坐电梯撤离 B、高层房屋中要快速躲在坚固家具下面,用物品保护好头部 C、在一楼教室上课,迅速跑步到空地 D、在空间较小的地方,尽量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等
-
10、某地理学习小组到郊区进行土壤的野外观测,在观测报告中绘制了土壤肥力影响因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1)、土壤肥力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图中 P处为( )A、时间 B、有机质 C、气候 D、人类活动(2)、我国东北地区黑土肥力高,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热,生物量多 B、成土母质中矿物养分多 C、微生物分解缓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D、受人类活动影响少
-
11、读下图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左图中牛轭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 B、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 C、该景观常见于河流上游山区河段 D、②阶段流速最慢(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后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河流流速加快 B、洪水灾害减轻 C、增加航运距离 D、泥沙淤积减少
-
12、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的,主要表现为土墩(垄) 和凹槽的组合。下图示意雅丹地貌,图中陡面朝向西北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貌最可能出现在我国(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四川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福建省(2)、据图推断该地的盛行风(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
13、下图为某高中地理学习小组在地貌研学过程中观察到的四种“柱状”地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柱状”地貌( )A、①由海浪侵蚀形成 B、②由流水侵蚀形成 C、③由风力侵蚀形成 D、④由流水侵蚀形成(2)、下列关于④地貌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地形平坦 B、土壤层厚 C、岩石坚硬 D、地表水缺乏
-
14、下图为某区域银杏树植被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植被景观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是(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2)、该区域植被景观的特点是( )A、植被种类多, 附生植物丰富 B、多肉质茎或叶,茎叶多覆盖绒毛 C、叶片宽而薄,多呈纸质 D、植物种类简单,有板根现象
-
15、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水循环环节( )A、①为降水 B、②为地下径流 C、③为水汽输送 D、④为下渗(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 B、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②的水量 C、修建水库可以减少③环节的水量 D、跨流域调水对环节④的影响最大
-
16、东山湾是福建省南部一个较大的半封闭型海湾, 湾内有漳江水由湾顶流入, 海湾深度由南向北递减,下图为东山湾1月和7月的水温、 盐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东山湾海水盐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夏季海水盐度自南向北递减 B、冬季海水盐度自南向北递增 C、夏季海水盐度水平梯度较大 D、冬季海水盐度南北差距小(2)、下列影响东山湾7月海水温度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A、海陆轮廓 B、入海径流 C、纬度 D、垂直深度
-
17、甲烷气体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6倍。研究发现,北冰洋中冻结的甲烷沉积物已开始释放气体, 目前这些气体大部分溶于水中,正在缓慢向大气排放。图3示意北极地区大气受热过程。(1)、下列对大气受热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被大气削弱过后的太阳辐射 B、②是短波辐射,能量较强 C、③为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④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2)、该现象对北极地区气温产生了影响,这是由于向大气排放的甲烷气体( )A、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均弱 B、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C、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均强 D、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
-
18、2023年8月,杭州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石灰岩地层中发现菊石化石。资料表明,菊石最早出现在距今约4亿年前,直到白垩纪晚期灭绝。左图为菊石化石图片,右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菊石出现的地质年代叙述正确的是( )A、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B、该地质年代地层中可能出现鱼类化石 C、七大洲和四大洋轮廓初现 D、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形成(2)、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推测,菊石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A、海洋 B、沙漠 C、草原 D、森林(3)、关于白垩纪地质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繁盛 B、地球上95%的生物灭绝 C、被子植物繁盛 D、恐龙灭绝
-
19、我国S城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近些年来,风能和太阳能被充分利用。下图为S城太阳能和风能各月发电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当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风能 B、水循环 C、火山爆发 D、煤炭的形成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某学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湖南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孔隙度低、通透性差)。他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
(1)、该地理学习小组从哪些方面对方面对土壤进行观察。(至少说出两个方面)。(2)、从学生绘制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的关系图中,能表现出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有哪些?(至少说出两点)。(3)、针对该土壤特点,请你给出提高土壤肥力的建议。(至少说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