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0年12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如图)最新高程-8848.86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珠穆朗玛峰的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该地貌名称是( )
    A、雅丹 B、角峰 C、峰林 D、峡湾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RS)持续监测珠峰的冰川变化,以了解珠峰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与传统的地面观测方式相比,遥感技术(RS)在监测冰川变化方面的优势是( )

    ①用时短,效率高     ②范围小,精度更高

    ③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④周期长,数据全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如图为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 )
    A、气温上升、降水增多 B、气温上升、降水减少 C、气温下降、降水增多 D、气温下降、降水减少
    (2)、化石记录显示,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
    A、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越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简单、越低等、陆生的越多 D、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越多
  • 3、2023年11月12日,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发生了多次地震,其中震源最浅深度仅为3-3.5千米,冰岛气象局称,从地下岩浆侵入的规模和移动的速度来看,雷克雅内斯半岛存在“相当大”的火山喷发风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最浅震源应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火山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 4、2023年10月31日,为保证神舟十六号乘组三名航天员顺利安全返回东风着陆场,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空中分队同时出动5架直升机,每架飞机保持200米的高度差在空中待命。直升机的搜索引导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神舟飞船方位、距离等关键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可能干扰执行搜救回收任务机组与地面通信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 C、热力环流 D、地表形态
    (2)、本次任务中待命的直升机所处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 )
    A、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增 B、空气中杂质含量少 C、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 5、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这是我国首次实现火星探测成功着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火星、航行中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均属于( )
    A、行星 B、卫星 C、天体 D、恒星
    (2)、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人们通过探测器资料在火星表面发现了( )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 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 C、有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 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3)、《汉书·五行志》中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文中记载的现象是( )
    A、太阳黑子 B、日食 C、日珥 D、耀斑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2021 年暑期,某校中学生赴江西庐山开展研学活动。研学中,同学们记录了庐山的植被(下表),并在庐山进行土壤样本采集,绘制出庐山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下图)。同学们发现,庐山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土壤类型。

    经调查,同学们了解到:庐山的植被在战争年代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门在 庐山飞机播种黄山松等树种,导致庐山现存大片高密度的针叶林,影响了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的生长。夏季,庐山常出现强降雨,雨滴滴落在针叶林林冠上,经过叶面汇集,形成巨大水滴,直接落到地表的泥土上,泥土被高水滴冲击,由此造成水土流失。林业部门对针叶林通过间伐(有选择性的伐木),使庐山地区物种更加多样化,森林生态系统更加完善,从而减少了水土流失。

    海拔(米)

    天然植被

    人工植被

    1100以上

    山地落叶阔叶林

    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1100

    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

    量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800以下

    山地常绿阔叶林

    水稻田、人工针叶林、次生灌丛草丛

    (1)、说出间伐人工针叶林对庐山植被带来的有利影响。
    (2)、分析在庐山土壤类型中,棕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
    (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土壤对植被的作用。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据统计,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本世纪初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黄河口处的利津水文站1990-1998年平均年输沙量为4.14亿吨,为近五十年来最少的时期。1996年工程师们通过工程措施使黄河发生改道,下图为黄河入海口处1996年前后拍摄的照片。

    甲 乙

    (1)、图中两张照片的获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照片甲、乙拍摄时间较晚的是 ,请说明判断理由
    (2)、黄河三角洲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地形区),通过(水循环环节)输送到该处,这一过程体现了水循环的何种地理意义
    (3)、推测黄河河口三角洲近年来发育速度变(快或慢),并说明黄河输沙量减少的人为原因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阅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回答问题。

     北纬 南纬

    (1)、图中,曲线①②③④代表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按纬度的分布规律,请 写出它们的对应关系。 

    , ③

    (2)、说出曲线①表示事项的分布规律 , 并说明造成赤道海 域与副热带海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红海是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海区,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学小组前往山东济南的馒头山开展地貌与植被考察。该地区地貌景观独特,植被类型多 样,有落叶阔叶林、低矮灌木、针叶林等。研学小组通过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左图),确定合适的观察点位与角度,并绘制了馒头山景观素描(下右图)。

      

    (1)、有人认为,秋季是考察馒头山的适宜季节,能够观察到多样的自然景象。解释馒头山秋季景象多样的现象。
    (2)、归纳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3)、从甲、乙、丙三处中,判断右图所示景观素描对应的观察点位,并列举可作识别依据的景观特征。
    (4)、绘制从馒头山最高处到丁处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判断,在馒头山最高处俯瞰丁处的通视状况(即判断两点间是否可见)。
  • 10、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 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 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河谷横剖面示意图。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图中数字表示河漫滩的是( )
    A、1 B、2 C、3 D、4
    (2)、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区最适合农耕的是( )
    A、a B、b C、c D、d
  • 11、读河岸线示意图,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不同时期的河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较早 B、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C、该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于河流的上游
    (2)、沿 L1—L2 所作河流剖面最有可能与右图剖面相一致的是( )
    A、 B、 C、 D、
  • 12、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某探险队夏季前往我国南方某地考察,下图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突发山洪,在③处的探险队员正确的逃生方向应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2)、为了拍摄陡崖照片,探险队员应选择的最佳拍摄地点是( )
    A、 B、 C、 D、
    (3)、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
    A、10 米 B、18 米 C、26 米 D、34 米
  • 13、下图分别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和英国西南部某海岸天生桥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塑造左、右两图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①冰川侵蚀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侵蚀    ④海浪侵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左图景观一年中受侵蚀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14、 非洲肯尼亚山位于赤道附近,其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植物甘蓝千里光。为适应当地气候,甘蓝千里光在夜间把叶子 闭合成一团,保护中心脆弱的蓓蕾,太阳出来后叶子自动展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甘蓝千里光叶子夜晚闭合成团是为了( )
    A、防风 B、防水 C、保湿 D、保温
    (2)、甘蓝千里光“昼开夜合”的特性是反映当地( )
    A、风力大 B、温差大 C、降水少 D、光照强
  • 15、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海平面气压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北京的风向是( )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2)、据图判断,以下四地正经历台风天气的是( )
    A、 B、 C、 D、
  • 16、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有数百个碧蓝澄澈的湖泊。夏季晴朗的午后,湖边常会刮起一种被当地居民称为“太阳风”的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太阳风”( )
    A、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湿润 B、从湖泊吹向陆地,性质较干燥 C、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湿润 D、从陆地吹向湖泊,性质较干燥
    (2)、如图,示意某日陆面和湖面气温的日变化。该日,“太阳风”消失的时间大致是( )
    A、7时前后 B、12时前后 C、18时前后 D、21时前后
    (3)、如图所示为湖泊沿岸某气象站测得的风频玫瑰图。该气象站位于( )

    A、甲地附近 B、乙地附近 C、丙地附近 D、丁地附近
  • 17、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示意我国东部某地某时刻等压面,图2示意该地某日海陆气温变化,图3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材料二:北京地形图

    (1)、此时图1中a、b点之间的气温是ab(填“低于”“等于”或“高于”),a地大气垂直运动方向是向。图2中实线表示(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变化。此时图1所示情况应出现于图2中的(时间段)。
    (2)、在晴朗的时候,北京山区和平原之间常出现风向昼夜相反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白天的风向为风,夜晚的风向为风。
    (3)、图3中字母A代表层,B代表层。A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 分析其原因
  • 18、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海陆间循环各个环节的名称。A , B , C , G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当前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主要是(填字母)环节。
    (3)、改变水循环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的方法分别是① , ②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围垦为耕地,可能会对该地区降水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 19、当地时间2月1日,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在2018年首次喷发,火山灰形成巨大的“蘑菇云”进入大气层,形成火山灰云。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火山喷发形成的“蘑菇云”,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该作用对应图中箭头。 
    (2)、“蘑菇云”增强了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该作用对应图中箭头
    (3)、从理论上讲,“蘑菇云”会使当地白天地面温度不至于 , 夜晚温度不至于 , 昼夜温差会变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太阳能资源在近40年来,不论是在总辐射量、年日照时数还是在年有效日照天数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减少,只是在减少幅度上存在着差异。不少学者对变化原因也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分析,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在太阳能资源变化上,我国东部与西部的主导因素并非一致。东部地区主要是人文原因,西部地区主要是自然原因。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图。

      

    (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2)、比较甲乙两地年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简要分析影响年太阳辐射量的因素有哪些?
    (4)、目前我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没有大面积推广,简述其原因。
上一页 805 806 807 808 8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