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口增长分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下图为中国分省份人口增长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流入主增型类型的省份均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第三阶梯 C、旱作农业区 D、胡焕庸线以东
    (2)、影响人口增长类型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环境质量 C、国家政策 D、人口密度
  • 2、为研究不同雨强和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差异,某科研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降雨强度为60和90mm/h,在15°和20°坡度上设置覆盖黄土)地表径流含沙量随产流时间的变化过程。下图示意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表明侵蚀作用最先发生的坡度和雨强组合是(     )
    A、15°,60mm/h B、15°,90mm/h C、20°,60mm/h D、20°,90mm/h
    (2)、该实验表明(     )
    A、径流含沙量增长阶段,坡度相同雨强越大径流含沙量越大 B、径流含沙量增长阶段,雨强相同坡度越大径流含沙量越大 C、径流含沙量波动阶段,坡度相同雨强越大径流含沙量越大 D、径流含沙量波动阶段,雨强相同坡度越大径流含沙量越大
  • 3、近年来,重庆市探索地票制度,即农户将闲置的宅基地等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由此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土地交易所转让给用地需求方,农户获得补偿费用。下图为地票制度对城乡影响的框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票制度产生的驱动力是(     )
    A、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规模扩张 C、农业机械化建设 D、乡村生态恶化
    (2)、地票制度会(     )

    ①推动耕地保护②缓解城市用地紧张③扩大城乡收入差距④增加农业就业人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近郊农村闲置建设用地难以推进地票制度是因为(     )
    A、产业发展水平低 B、居住空间较紧张 C、土地补偿单价低 D、土地潜在价值高
  • 4、我国某山体连绵高大,呈西北-东南走向,山体东、西两侧为深切河谷,该山地拥有非常丰富的植被类型,下图示意该山体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体位于(     )
    A、云南 B、新疆 C、陕西 D、浙江
    (2)、导致河谷发育稀树灌丛的原因是(     )
    A、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B、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C、焚风效应,谷地干热 D、人为干扰,植被破坏
  • 5、冰间湖是海水冻结的天气条件下,仍然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宽阔水域,也是极地地区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海冰的移动和冰间湖的形成受风场的控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正确表示所示区域7月份冰间湖及周边海域海冰漂移方向的是(     )
    A、    B、    C、    D、   
    (2)、与周边冻结水域相比,冰间湖成为极地地区生物重要栖息地得益于(     )

    ①上升流②寒暖流交汇③海水盐度低④吸收太阳辐射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下图所示剖面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黄河谷地,该剖面较好地记录了环境演化信息,其中古土壤的成土物质来自于黄土风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古土壤的成土物质来自于黄土风化,依据是与下伏黄土(     )
    A、粒径大小相同 B、有机质含量一致 C、疏松程度相同 D、矿物质成分一致
    (2)、距今约10-1.35千年,该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趋势是(     )
    A、冷干—温湿—冷干 B、温湿一冷干—温湿 C、冷干—温湿—温湿 D、温湿一冷干一冷干
  • 7、江西婺源有“晒秋”(立秋后利用房前屋顶晾晒农作物)的农俗。2024年8月7日(农历七月初四)立秋,太阳直射16°26'N,下图为该日我国四地太阳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日出最早的地点是(     )
    A、 B、 C、 D、
    (2)、婺源“晒秋”所在地是(     )
    A、 B、 C、 D、
    (3)、该日的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关系可示意为(     )
    A、 B、 C、 D、
  • 8、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地质学家常用“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来形容丹霞地貌景观。下图为丹霞地貌及其水系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组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
    A、喷出型岩浆岩 B、侵入型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丹霞地貌形成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3)、图中曲流最易发生河道改道的是(     )
    A、 B、 C、 D、
  •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贡嘎山位于川西横断山区,东坡多高山峡谷,雪线高度约4900m,分布有74条冰川,是横断山系与青藏高原东部最大的冰川群。

    材料二:海螺沟是贡嘎山主峰东坡的冰蚀河谷,沟内发育大面积冰川。受气候变化、地形、热力环流等因素影响,在大冰瀑布位置冰川崩塌频繁。随着冰崩与消融,大冰瀑布基岩出露,将冰川一分为二,称为“上海螺沟冰川”和“下海螺沟冰川”。

    材料三:图是海螺沟位置和等高线地形图。

    (1)、简析贡嘎山东坡能发育较大规模冰川的条件。
    (2)、在甲、乙、丙三地中,判断大冰瀑布的位置并说出判断理由。
    (3)、根据材料信息,解释冰川崩塌的形成机制。
    (4)、有观点认为海螺沟冰川未来不再连接,试说明理由。
  •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赤道地区,与同纬度大陆上的气候存在差异。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月均温22.7~26.7℃之间.年降水量578mm。岛上物种奇特.沿海可见仙人掌、灌木丛、企鹅等生物。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位置图。

    材料二:圣克鲁斯岛受洋流和风的相互作用,气候独特。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中央山峰东南坡的高地多茂密的云雾林,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

    材料三:观测表明,近年来厄尔尼诺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态环境。

    (1)、描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气候特征。
    (2)、从海一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凉季圣克鲁斯岛东南坡高地出现云雾的原因。
    (3)、在图中线段上用箭头画出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

    (4)、推测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沿海生物造成的威胁。
  •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克苏河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库玛拉克河和托什干河是其一级支流。流域内水汽主要来源西风环流,上游降水量可达900mm以上。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是塔里木河重要支流,发源地的海拔相近,但阿克苏河汇入的水量约占塔里木河总水量的70%。

    材料二:库玛拉克河上正在建设大石峡水利枢纽,大坝最高处可达247米,水库库容达11.7亿立方米,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材料三:图1为阿克苏河流域和位置图。图2是阿克苏河四个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分配图。

    (1)、与其他水文站相比,概括巴吾托拉克站流量的变化特征并推测该河段主要补给类型。
    (2)、与和田河相比,分析阿克苏河注入塔里木河水量更多的自然条件。
    (3)、说出大石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地区的积极影响。
  • 12、图为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字母表示不同时期的地层。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A到B之间的地貌类型是(     )
    A、向斜山 B、背斜山 C、向斜谷 D、背斜谷
    (2)、关于该地区形成的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组合正确的是(     )
    A、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活动—沉积作用 B、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岩浆活动 C、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水平挤压 D、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活动
  • 13、图是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附近海水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A、①沿岸海水温度比④高 B、②附近海水温度比③低 C、④沿岸海水盐度比③高 D、①沿岸海水盐度比②高
    (2)、受图中洋流影响显著的是(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②处分布峡湾地貌 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④处出现荒漠景观
  • 14、图为我国某山脉中段东、西两坡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该山脉是(     )
    A、贺兰山 B、祁连山 C、长白山 D、太行山
    (2)、图中③植被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 B、针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3)、影响西坡森林带下限高于东坡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坡度
  • 15、在年降水量高达2000mm以上的温带地区,有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温带雨林。图中W岛西部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区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温带雨林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
    A、地势平坦 B、降水充沛 C、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
    (2)、与热带雨林相比,温带雨林生物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云雾天气较多 B、冬季气温偏低 C、光照时间不足 D、土壤肥力较低
    (3)、该岛温带雨林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赤道向两级的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16、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基塔莱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该游牧活动(     )
    A、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B、需要穿越荒漠草原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3)、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 17、陕西甘泉大峡谷属黄土高原沟谷型丹霞地貌,由百余条大小不同的裂隙峡谷组成,峡壁呈现波浪状特征,其主体是白垩纪的红色砂岩和第四纪的黄土。完成下面小题。

    (1)、甘泉大峡谷的主体岩层属于右图中的(     )
    A、 B、 C、 D、
    (2)、营造甘泉大峡谷曲壁景观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地壳抬升雨水侵蚀 B、地壳断裂流水侵蚀 C、地壳下沉流水堆积 D、地震活动风力侵蚀
  • 18、我国H、M两地中学生进行日出方位观测,图为学生绘制的日出方位年变化图,图中时间是甲、乙、丙三日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1)、H地位于M地的(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2)、H、M两地相比(     )
    A、甲日正午日影,H地比M地短 B、乙日日落地方时,H地比M地小 C、丙日黑夜时间,H地比M地长 D、丙日太阳高度角,H地比M地大
  • 19、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着陆月球背面。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背样品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图为科研人员查看返回器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内蒙古四子王旗成为返回器着陆场的优势条件有(     )

    ①温度适宜②地形开阔③沙质土草原④地转偏向力小⑤没有大河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2)、与嫦娥六号返回地球着陆时全球昼夜状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 20、下图示意我国西部甲、乙两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山地(     )
    A、南坡均属于迎风坡,水热条件好 B、甲山因距离海洋远,雪线比乙高 C、乙山北坡较南坡水分条件好,雪线低 D、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2)、①表示的自然带可能是(     )
    A、山地荒漠带 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C、山地针叶林带 D、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