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云雨少 D、地势高
  • 2、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75.38°W,20.57°S)发生猛烈喷发(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地核
    (2)、本次火山喷发影响到的圈层有( )

    ①大气圈        ②水圈        ③生物圈        ④岩石圈

    A、 B、 C、 D、①②③④
  • 3、“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农历闰二月初三),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

    本次“月掩金星”发生当天可观察到的月相是( )

    A、A B、B C、C D、D
  • 4、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事故中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中可以( )
    A、RS获取核污水的扩散方向 B、VR获取核污水影响的范围 C、BDS分析核污水的元素成分 D、GIS定位核污水泄漏的源头
    (2)、受福岛核污水排放影响最大的国民经济部分是( )
    A、制造业 B、金融业 C、海洋渔业 D、种植业
  • 5、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冲积扇的分布特点,并描述该地貌景观的特点。
    (2)、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学者研究发现,农耕文明时期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明显加快,试分析其原因。
  • 6、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征。
    (2)、指出影响我国沿30°N纬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差异的因
  • 7、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是(风带名称)推动海水形成的洋流。
    (2)、图中B洋流为 , 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3)、图中洋流C的性质是(暖流\寒流)。
    (4)、甲渔场的名称是 , 它形成的原因是;乙渔场形成的原因是
  •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各环节名称:B , D , E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中,水循环总量最大的是循环。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 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
    (4)、上图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环节(用字母表示)。
  • 9、土壤容重又称土壤假比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与土壤质地、土壤颗粒密度、有机质含量等有关,能反映土壤的松紧程度。下表为我国天山云杉林下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容重。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

    土层(cm)

    海拔(m)

    1960

    2100

    2200

    2300

    2400

    2500

    2600

    2700

    容重/g·cm-3

    0〜20

    0.68

    0.59

    0.59

    0.58

    0.64

    0.57

    0.86

    0.81

    20〜40

    0.97

    0.82

    0.74

    0.77

    0.80

    0.78

    0.90

    1.03

    40〜60

    0.99

    0.89

    0.88

    0.80

    0.99

    1.22

    0.97

    1.09

    (1)、天山云杉林所属的植被类型和影响的主要因素( )
    A、落叶阔叶林热量 B、针叶林热量 C、落叶阔叶林降水 D、针叶林降水
    (2)、下列关于天山云杉林下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容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土壤容重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0~2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在2500m处达到最小 C、40~6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在2700m处达到最大 D、随海拔的增加,林下土层的土壤容重先变小再增大
    (3)、天山部分草原地区围栏禁牧后土壤容重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A、变大水分下渗量减少 B、变小牲畜践踏减少 C、变大有机质含量增大 D、变小地表蒸发加剧
  • 10、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水温和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2)、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海水运动无关
  • 11、气球探空是利用气球把探空仪带到几十公里的高空进行大气温度、压力、温度、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测量,是人类研究地面至高空30千米大气的重要手段。读干洁空气示意图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探测顺利,气球升空后记录的气温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升高 B、一直下降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2)、下列有关大气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是氮气,是生物体内蛋白质重要组成部分 B、甲图中B是水汽,是调节地表温度的重要气体 C、地球自形成以来大气成分一直很稳定 D、其他气体比例太小,不会影响地球温度
  • 12、恐龙沟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奇台县,附近有魔鬼城、石钱滩(因遍布海洋动物化石形似古钱币而得名)等景观。1987年,古生物学家在该地地层中发现了大型植食性马门溪龙化石。下图为马门溪龙复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调查发现含有马门溪龙化石的地层中还存在其他化石,该化石可能是( )
    A、蕨类植物化石 B、三叶虫化石 C、裸子植物化石 D、三趾马化石
    (2)、下列关于地层及其化石的有关知识正确的是( )

    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②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

    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④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可以确定地球的年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气边界层(图1)是大气污染物易于累积、混合的区域,其高度与气温、下垫面和水汽凝结等因素密切相关。大气层结(大气温度等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越稳定,越不利于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抬升。每年1~5月,与云南西南部接壤的缅甸、老挝春耕烧荒现象严重,产生了大量大气污染物。在对流层的中、低层偏西气流引导下,云南省西南部地区大气边界层的大气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图2示意1980~2020年云南省春、夏季逐时次(每小时一次)平均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

    (1)、云南夏季白天平均大气边界层高度普遍较低,请从降水角度分析原因。
    (2)、分析云南西南部地区春季白天大气边界层高度内,外来大气污染物多的原因。
    (3)、针对云南西南部的跨境大气污染,有专家建议制定跨境大气污染治理的合作框架,请设计合作框架的内容。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湖流域西部高,东部低,呈碟状。太湖是长江流域典型的富营养化的浅水湖泊之一,深受蓝藻水华问题的困扰。氮、磷是影响蓝藻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太湖的氮、磷来源广泛,与径流汇入、有机物分解、湖底沉积物释放等因素密切相关,且以外源性氮、磷为主。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促进蓝藻的生长。2022年夏季,太湖流域经历了自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静风天气,尽管太湖水域面积变化不大,但蓝藻爆发的程度大大降低。下图示意太湖流域局部。

    (1)、推测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蓝藻爆发最严重的区域,并作出解释。
    (2)、一般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促进蓝藻的生长,请从气温角度说明理由。
    (3)、2022年夏季太湖蓝藻爆发的程度大大降低,请从气温以外的角度分析原因。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赫哲族主要生活在三江平原,境内河湖和沼泽遍布。赫哲族渔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鱼皮制衣习俗。鱼皮衣具有保暖、轻便、光滑和防水等特性。三江平原鱼类资源丰富且肉味鲜美、富含营养,当地哲罗鱼、鳇鱼、鲟鱼和鲤鱼等均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近年来,当地各种鲜鱼远销云南、海南和新疆等地,围绕赫哲族渔猎文化的旅游活动也悄然兴起。下图示意赫哲族分布区。

    (1)、分析赫哲族鱼皮制衣习俗的形成原因。
    (2)、说明三江平原鲜鱼远销云南、海南和新疆等地的理由。
    (3)、围绕赫哲族渔猎文化习俗,针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 16、我国某中学在开展日出观测的跨学科主题研究中,探究影响日出时刻的因素。下图为部分观测报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班级

    高三(x)班

    姓名

    xxx

    日期

    x月x日

    地点

    x省x中学

    日出时刻

    北京时间6:14(地方时6:18)

    影响日出时刻的主要因素

    地理位置、大气、海拔、地球公转速度、地平线开阔度等

    (1)、该中学所在的省区简称可能为( )
    A、 B、 C、 D、
    (2)、地球公转速度由最慢到最快期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地的日出时刻( )
    A、一直推迟 B、先推迟后提前 C、一直提前 D、先提前后推迟
    (3)、该校针对《两小儿辩日》中“日初出大如车盖”展开研究,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日地距离近 B、太阳辐射弱 C、大气厚度大 D、太阳高度小
  • 17、古洮河曾经自西向东流经岷县,后因岷县东部地区相对高度发生显著改变,河流断流,在岷县地区形成堰塞湖。研究表明,木寨岭至岷县河段也曾为古河道,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形成现在的洮河水系(下图)。如今洮河上、下游分别流经青藏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上游比下游河道平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洮河流经岷县掉头转向,是由于岷县东部地区发生了强烈的( )
    A、地壳下沉 B、地壳抬升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2)、有关木寨岭至岷县河段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直向南 B、前期向北,后期向南 C、一直向北 D、前期向南,后期向北
    (3)、如今,与下游河道相比,上游河道的( )

    ①水量较小        ②落差较小        ③沉积作用较强        ④下蚀作用较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青西郊野地区水系结构遭到破坏,水体污染严重。2012年,上海市启动青西郊野公园建设,对河道展开综合整治。规划利用生态沟渠收集面源污染径流并进行预处理;规划的生态水岸是河流水体与陆地间的过渡地带。下图示意青西郊野公园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沟渠的主要作用是( )
    A、水质净化 B、植被修复 C、水产养殖 D、农田灌溉
    (2)、生态水岸的最主要功能是( )
    A、增加行洪空间 B、增加地下径流 C、提高土壤肥力 D、提高经济效益
    (3)、河道综合整治贯通水系的主要影响有( )
    A、生态调节功能下降 B、生物种类减少 C、调节径流作用增强 D、水体养分增加
  • 19、312国道常州市区段建于20世纪80年代,又称中吴大道,仅设有绿化隔离带和行车道。进入90年代,原位于城市边缘的中吴大道现已成为常州市中心主干道。2005年国道改线外迁,常州市对中吴大道进行了改造,在高架桥方案和主辅路方案中选择了后者。下图示意中吴大道主辅路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旧国道布局的直接目的是( )
    A、方便城市对外交通 B、拓展城市用地范围 C、提升城市土地价格 D、提高城市等级级别
    (2)、2005年,改造中吴大道的最主要作用是( )
    A、完善城市交通功能 B、提高客货运量 C、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D、优化跨城交通
    (3)、与高架桥方案相比,中吴大道改造选用主辅路方案是为了( )

    ①减少安全隐患        ②保护城市景观        ③减少大气污染        ④降低工程造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借助网络平台,推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促使乡村经济活动和生产空间发生转变。例如,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通过唯一标识码实现农产品的溯源,完成生产到消费的对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展乡村数字经济的前提是( )
    A、承接产业转移 B、完善基础设施 C、培养创新人才 D、扩大消费市场
    (2)、与传统乡村经济模式相比,乡村数字经济的特点包括( )

    ①产品类型更一致②产销流通更复杂③生产空间更分散④金融服务更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的主要目的是( )
    A、延长产业链 B、保障粮食安全 C、提高附加值 D、助推品质提升
上一页 689 690 691 692 6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