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8年7月4日,为期11天的第4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在巴林首都麦纳麦(26°N,50°E)闭幕。大会于巴林当地区时7月2日10:00投票表决通过中国贵州省梵净山等19处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完成下面小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表决通过梵净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时,北京时间为( )
    A、5:00 B、15:00 C、17:40 D、19:40
    (2)、投票表决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大约为( )
    A、4/5 B、5/7 C、3/8 D、5/8
  • 2、《长江之歌》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说明了长江源头水源补给有哪两种类型( )
    A、湖泊水补给和河流补给 B、冰川融水补给和河流补给 C、季节性积雪融水和湖泊水补给 D、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
  • 3、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B、线速度:P=O=M=Q>N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 4、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洞里萨湖流域具有明显的旱、雨季变化,雨季时(5—10月),湄公河涨水,河水流入洞里萨湖,湖泊面积能达到16000平方千米左右;早季时(11月—次年4月),湄公河水位降低,洞里萨湖湖水流入湄公河,湖泊面积退缩到2400·平方千米左右。如图示意洞里萨湖的位置。

    (1)、简析洞里萨湖流域旱季和雨季的成因。
    (2)、简述不同季节洞里萨河的主要补给来源。
    (3)、比较图中a、b两河段水位年内变化的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干热河谷是四周被湿润环境包围而下部较干旱、温度较高的独特河谷,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以横断山区的河谷地带最为常见。如图示意横断山区位置(左图)及横断山区中同纬度甲、乙两山地的垂直带谱(右图)。

    (1)、指出乙山地基带植被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并简述判断理由。
    (2)、分析横断山区多干热河谷的原因。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质作用形成的山地、高原、平原等地貌对大气、生物、水等产生重大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形分布。

    (1)、说出图中黄土高原从形成到如今的地表形态先后经历的主要外力作用。
    (2)、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秦岭与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
    (3)、分析秦岭对渭河平原气候的影响。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橡胶树性喜高温、湿润、光照,不耐寒(5℃以下即受冻害)。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形起伏较大,山地丘陵约占95%。30多年来西双版纳边境地区(距国境线20千米以内)橡胶林种植面积由115.3平方千米增加到1508.4平方千米,但仍无法满足我国的需求。近年来,橡胶林的跨境种植逐渐增多。如图示意2018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橡胶林分布。

    (1)、推测西双版纳橡胶林向边境扩张迅速的主要原因。
    (2)、简述我国橡胶林跨境种植对当地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 9、伊基托斯市兴起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橡胶热”,数十年间迅速发展成为一座有数万居民的国际化商业城市,但至今仍没有公路或铁路与外界连接,对外交通完全依靠航空和亚马孙河水运,中小型海轮可以从亚马孙河口逆流而上抵达伊基托斯。伊基托斯市市区面积不大,3条主干道与亚马孙河平行延伸,小街纵横交错,将城市分割成大小不规则的方块。如图示意伊基托斯市附近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航空成为伊基托斯市主要对外交通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机场建设成本低 B、居民支付能力强 C、山河相间修路难 D、对外联系距离远
    (2)、伊基托斯市市民的主要代步工具可能是( )
    A、小汽车 B、摩托车 C、小型直升机 D、轮船
    (3)、伊基托斯市橡胶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A、亚马孙河航运地位提升 B、附近生物多样性增加 C、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D、土壤肥力明显提升
  • 10、卢旺达是一个位于东非高原上的内陆国家,境内多火山,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东部地势较为平缓。卢旺达国土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377.7万人(其中约70%的人口分布在乡村),人口密度约538人/平方千米,是非洲大陆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如图示意卢旺达的位置及人口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卢旺达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矿产
    (2)、推测卢旺达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全境地势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气候适宜 ④经济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1、对马暖流位于日本海海域,其势力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对沿岸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明显影响。如图为对马暖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对马暖流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
    A、季风环流 B、东北信风 C、日本暖流 D、赤道暖流
    (2)、对马暖流势力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对马暖流对日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增加日本西部降水量 B、加快福岛核废水扩散 C、增加九州岛渔业资源 D、显著提高日本太平洋沿岸水温
  • 12、为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研发出“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如图),该设备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上下左右旋转,使太阳能电池板始终正对太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白天该太阳能电池板旋转的方向及其与水平面夹角的变化是( )
    A、自西向东,先变小后变大 B、自西向东,先变大后变小 C、自东向西,先变小后变大 D、自东向西,先变大后变小
    (2)、冬至日日出时,安装在郑州市的该太阳能电池板朝向( )
    A、西南 B、东南 C、西北 D、东北
  • 13、照叶林叶片小而厚,角质层发达,革质光滑发亮,叶面向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芽上覆有鳞片和蜡被等保护结构,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亚热带气候区。近年来,照叶林分布面积呈明显减少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叶林对气候的适应性表现在( )
    A、叶片小而厚——减少蒸腾,适应夏季干旱 B、叶片角质层发达——加快热量散失 C、芽上覆有鳞片和蜡被——减少阳光灼伤 D、革质叶片光滑发亮——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照叶林面积的变化会( )
    A、扩大落叶阔叶林面积 B、使森林内部结构变复杂 C、加重东南亚海洋灾害 D、加剧区域内部水土流失
  • 14、据统计,台风在北半球冬季很少生成。2023年第17号台风“杰拉华”于12月17日上午生成,18日中午11点前后在菲律宾棉兰老岛东南部沿海登陆。图为中央气象台18日18时发布的台风“杰拉华”移动路径概率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杰拉华”生成于12月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温带洋面上气温和海温偏低 B、南半球温带洋面上气温和海温偏高 C、北半球热带洋面上气温和海温偏高 D、南半球热带洋面上气温和海温偏低
    (2)、当台风“杰拉华”登陆棉兰老岛时,图中K地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 15、“女王头”景观(如图)位于台湾省东北部的野柳地质公园内。“女王头”本身是一个草状石(形状像蘑菇的石头),由于形似尊贵的女王而得名,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但其“脖子”越来越细,将来可能自然崩塌。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女王头”自然崩塌的外力作用最可能是( )
    A、海浪侵蚀 B、地震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除野柳地质公园外,类似“女王头”形状的景观在我国最常见的地区是(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东北平原 D、西北地区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海冰为显著的季节性海冰,多为一年冰,每年11月中旬开始自北向南结冰。近10年来,白令海海冰面积正加速减少。阿留申低压是白令海冬季天气、气候变化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白令海海冰覆盖范围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当白令海吹偏北风时,海冰向南扩展,覆盖面积扩大,反之则缩小。如图示意1月份海平面局部等压线分布。

    (1)、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北半球冬季阿留申低压的形成过程。
    (2)、研究表明,北半球冬季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偏西时,白令海海冰覆盖范围较常年平均小。从大气水平运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研究表明,冬季白令海海冰覆盖范围加速缩小导致阿留申低压增强。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雪岭云杉为喜阴树种,是天山森林优势种,但其幼苗不耐晒、霜冻、干旱,在适度湿润、光照下生长较好。近年来,天山北坡中段的雪岭云杉普遍出现了天然更新差、幼苗难成活的现象。某研究团队以天山北坡中段相同海拔上4个不同坡向的雪岭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向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估。如图示意不同坡向雪岭云杉林的土壤含水量、郁闭度(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和凋落物厚度。

    (1)、分析郁闭度、凋落物厚度对林区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郁闭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雪岭云杉幼苗的存活,分析其原因。
    (3)、为了提高阴坡和阳坡雪岭云杉的幼苗存活率,分别对阴坡和阳坡提出合理措施。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29日—4月4日,塔里木盆地出现降水、降温天气,天气过程伴随局地暴雨(雪)、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最大降水中心位于天山南麓的拜城县铁热克镇,累积降雪量达88.9mm。图11为4月2日2:00沿82°E地形、风向风速剖面。

    (1)、用“”符号在画出锋面的位置,并说明绘制在该处的理由。
  • 19、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升温速度是全球其他区域的4倍,这一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持续加速的气候变暖加快多年冻土的退化,导致北极地区( )
    A、苔原带南界向南移 B、海—气交互作用减弱 C、土层的渗透性增强 D、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
    (2)、“北极放大”效应对北极地区的河流造成显著影响,河流( )
    A、年内径流峰值推迟 B、冬季径流量增加 C、冻结时间明显延长 D、含沙量显著减少
  • 20、巴音河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发源于祁连山脉野牛脊山南麓,最终汇入可鲁克湖,是柴达木盆地第四大内流河。如图为巴音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交通线分布 ②沿河流分布 ③沿山麓分布 ④沿湖岸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巴音河中下游出现断流,推测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是( )
    A、春季下渗严重 B、夏季蒸发旺盛 C、秋季降水减少 D、冬季融水减少
上一页 658 659 660 661 6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