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11月15日,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国石化“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在该地完成了钻井最大深度9432米,刷新亚洲陆上最深井记录。下图为某地地球内部部分圈层示意图,当发生地震时,地震波经过②界面速度会有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题。(1)、“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完成的最大钻井深度应该位于地球圈层的( )A、软流层 B、地壳 C、地幔 D、地核(2)、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可能源于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
2、2023年12月,我国黑龙江漠河等地出现极光,场景震撼,绚丽多彩。据了解,出现极光是因为地磁暴活动,地磁暴就是地球磁场全球性的剧烈扰动现象。与地磁暴有关的太阳活动有两种,分别是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据此完成下题。(1)、下列关于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耀斑是光球表面的大而亮的斑块 B、大多数太阳耀斑和太阳黑子活动相关 C、太阳耀斑是规模最大的太阳活动现象 D、日冕物质抛射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2)、除了极光外,太阳活动爆发时对地球的主要影响还可能有(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现象
-
3、我国已发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寻找火星生命的迹象是其任务之一。下表为火星与地球相关数据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题。
行星
距太阳远近(地球为1)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火星
1.52
0.11
0.15
-23℃
24小时37分
地球
1
1
1
22℃
23小时56分
(1)、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A、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相近 B、体积和质量相近 C、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层 D、有大量的液态水(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比较适中
③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 ④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学小组到辽宁省大连大黑山原始森林区,开展“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示意图” (左图) 和土壤的剖面结构图(右图)。
(1)、左图中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水循环的、、环节。(2)、通过野外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 , 对土壤矿物质等物理和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的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陡坡往往比缓坡土层(薄/厚),原因是。(3)、右图的土壤剖面中有机质层中的有机质来自于;剖面中甲层是 层,是颜色较深的层次。层是疏松的风化碎屑物,是土壤形成和发育的原始物质基础。大黑山山麓地带典型植被类型属于林。(4)、该组同学选取了土壤样本带回实验室测量发现,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形区的高,从自然角度分析原因(6分)。 -
5、读下面A、B、C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描述A图所示地貌的形成过程。(2)、B图是在作用下形成的沙丘地貌,往往形成于我国地区。(3)、C图所示①②③④是地貌(地貌名称)演化过,分析形成这种地貌的自然条件 。(4)、简要分析说明C图所示地貌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无论昼或夜,多是晴朗天气。新疆也是著名的瓜果之乡,其中,阿克苏的冰糖心苹果驰名中外。冰糖心苹果中,近果核部分的果肉中糖分堆积成透明状,形成了特殊的“冰糖心”。研充表明,昼夜温差与果实糖分的积累呈正相关。
材料二: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填写图中字母或序号对应的地理现象名称:③ ; C 。
(2)、由A到B的箭头粗细变化,是作用(填名称) 所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与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填名称) 关系密切,它属于(填“长波/短波”) 辐射。
(3)、晴朗天空多呈蔚蓝色,与填图中字母或序号) 关系密切,请具体解释其成因。(4)、①作用(填“具有/不具有”)选择性,简述其具体表现 。(5)、据材料一,新疆的昼夜温差(填大/小)。试解释其原因。 -
7、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发生6.0级地震,其附近的宜宾、乐山等地居民通过电视、手机等收到了预警信息。地震发生时,P波上下振动且震动幅度较小,S波水平振动且破坏性较大。地震预警是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特点,在S波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警报,以减小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开发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①P波比S波传播速度快 ②S波比P波传播速度快 ③S波较P 波破坏性强
④电磁波传播速度较地震波快得多 ⑤地球内能释放可提前预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2)、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自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A、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救火 B、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 C、不要慌张的向外跑,打开门窗,确保逃生通道畅通 D、行驶中的汽车立即原地停车,关好车窗 -
8、云杉有塔状树形和针状的树叶。据此完成下小题。(1)、关于云杉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亚热带硬叶林 B、针状叶以抗寒抗旱 C、具有明显季相变化 D、树干高大呈板状根(2)、云杉塔状的树形能够 ( )A、增加春季树枝挂果吸收阳光 B、增加夏季枝叶雨水接收面积 C、减少秋季台风影响树干倒伏 D、减少冬季积雪覆盖压断树枝
-
9、苏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水杯、浮漂和长尾夹等工具进行海水密度影响因素模拟实验。图为实验结果,甲、乙两杯水仅温度不同,丙、丁两杯水仅盐度不同。据此完成下小题。(1)、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
①甲水温高于乙 ②乙水温高于甲 ③丙盐度高于丁 ④丁盐度高于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下列关于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副热带海区达最大 B、随纬度增高而增大 C、同纬度海区定相等 D、仅受海水温度影响 -
10、节能建筑是指通风、日照合理,耗电、耗气量少,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为某节能房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为窗户开关。据此完成下小题。(1)、下列关于节能房屋中鹅卵石的主要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面光滑,利于室内散热 B、渗水性好,利于雨季房屋排水 C、热传导慢,利于蓄积太阳辐射 D、比热容小,利于室内增温(2)、冬季通过控制甲、乙、丙、丁四个窗户开关,以减少屋内制热能耗的做法是( )A、甲、 丙、 丁打开, 乙关闭 B、乙、丙、 丁打开, 甲关闭 C、乙、丁打开, 甲、丙关闭 D、甲、 乙、 丙打开,丁关闭
-
11、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下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小题。(1)、刚点燃孔明灯后,对其内部空气描述正确的是( )A、密度增大,气压升高 B、密度减小,气压升高 C、密度增大,气压降低 D、密度减小,气压降低(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慢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3)、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
12、2022年,庐山入选全国首批“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云海是庐山的代表性风景。下左图为庐山云海月平均日数分布,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小题。(1)、形成庐山云海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汽充沛 ②盛行上升气流 ③太阳辐射较强 ④盛行下沉气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庐山云海一年四季均会出现,但季节差异较大, 出现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庐山云海波涛汹涌时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
13、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电离层电子总含量(TEC) 是描述电离层特征的一个重要参量。下图示意 2023年 11月北京地区电离层TEC平均日变化。完成下小题。(1)、电离层( )A、大气气压较高 B、天气状况复杂 C、受地面影响大 D、大气密度很小(2)、有时电离层 TEC会急剧增大,导致其急剧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太阳活动强烈 B、温室效应增强 C、火山地震频发 D、臭氧空洞增大(3)、北京地区电离层TEC( )
①白天大,夜间小 ②白天小,夜间大 ③夏季大,冬季小 ④夏季小,冬季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地理关联类下图为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小题。(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2)、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其形成过程不能体现的圈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5、下图为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他把“地球切成了一块西瓜的形状放在盘子上”。读图完成下小题。(1)、关于图中软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横波能顺利穿过 B、由坚硬岩石组成 C、属于岩石圈 D、流动产生地磁场(2)、其他同学指出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存在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不包括( )A、古登堡面的位置标注 B、莫霍面的位置标注 C、岩石圈的范围标注 D、全球地壳的平均厚度
-
16、高山栎一般分布于海拔2600-4000米的山坡,某科考团队却在珠峰附近湾拔5800米的区域发现高山栎叶片化石,这些叶片化石形成于1500万年前。表为部分地质年代表。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时间/百万年
(1)、珠峰附近的高山栎叶片化石形成于(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2)、高山栎叶片化石的发现反映该地经历了( )A、地壳抬升 B、地壳下降 C、海平面上升 D、海平面下降 -
17、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有时如倒挂金钩,有时像银盘高悬。月亮盈亏变化的各种形状,称为月相。国庆期间我市某学校要求高一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月相观察。据此完成下小题。(1)、月球上一片荒凉,看上去并无生命迹象,而月球的邻居——地球却生机盎然。主要是因为月球( )A、离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 B、体积与质量太小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缺少太阳光照(2)、根据图示月相,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变化过程的是( )A、A→B→C→D→E→F→G→H→A B、F→A→G→B→F→C→H→D→F C、E→A→G→B→F→C→H→D→E D、E→D→H→C→F→B→G→A→E
-
18、读图“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及甲地地貌景观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黑土主要分布在____。 (双项选择题)A、沿海地区 B、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C、北部山区 D、平原地区(2)、描述图中甲地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3)、黑土肥力高,得益于这里独特的气候,其气候类型是 , 降水较(多/少), 植被(多/少); 当地气温较(高/低) , 枯草、落叶等有机残体分解速度(快、慢),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腐殖质含量(高、 低) 。(4)、近年来,黑土层侵蚀加剧,土层变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请为保护东北地区黑土提出合理建议。 -
19、北京某校利用假期开展研学旅行,分别有甲、乙两条线路。甲线路是到新疆塔里木盆地开展研学旅行,乙线路是开展“寻徐霞客足迹,赏喀斯特奇观”研学旅行。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线路一:新疆塔里木盆地开展研学旅行
线路二:“寻徐霞客足迹,赏喀斯特奇观”研学旅行
(1)、某同学对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地貌进行研究,制作了学习卡片。将下列选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A.风沙地貌 B.新月形 C.扇形
①②③
(2)、某同学了解到丁地典型植被的特征是:叶子为细刺状,地表植株矮小,根系发达。该植被所属的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温带荒漠/极地苔原),反映当地显著的气候特征为。(3)、丁地土壤贫瘠的主要原因有( )。(双项选择)A、植被稀少有机质来源不足 B、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低 C、气温低使有机质分解较快 D、水土流失使有机质增多(4)、 依据该同学打卡点的文字描述,填写下列景观序号打卡点 1: , 打卡点2: , 打卡点3: 。
(5)、同学们读《徐霞客游记》时,发现书中写到今浙江某地“两山夹中,又回环而成一洼,大且百丈,深数十丈,螺旋而下,而中竟无水…… ”
关于“洼中无水”的解释,正确的有____。(双项选择题)A、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B、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C、地表岩石有较多裂隙 D、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6)、从自然环境视角,列举喀斯特地区发展遇到的困难。 -
20、冻雨是一种灾害性降水天气,指温度很低的水滴从天空落下,落地后结冰。2020年11月,长春出现强冻雨天气。 图为冻雨造成的“草木皆冰”景象。 据此完成问题。(1)、冻雨发生时( )A、能源需求量明显减少 B、铁路中断,公路畅通 C、城市出现严重的内涝 D、输电线可能出现故障(2)、减轻冻雨危害的措施主要有( )
①加强监测预报 ②采取融冰措施
③修建排洪设施 ④安装轮胎防滑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