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是参与双循环的主要载体。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价值链分工差异,但未能基于三地比较优势形成高效率的分工体系,京津冀内部小循环尚未打通。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联系强度(线的粗细代表城市间联系强度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张家口相比,北京对唐山的辐射更强,主要是因为唐山
    A、产业基础好 B、距北京近 C、准入门槛低 D、生态环境优
    (2)、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于区域分工协作 B、促进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C、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D、增强对外辐射带动
  • 2、2024年元旦节期间,在哈尔滨政府实施“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的政策下,前往哈尔滨赏冰乐雪的游客络绎不绝,旅游热度同比暴涨300%,仅此三天假期哈尔滨旅游收入近60亿元,哈尔滨“爆火”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哈尔滨实施“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政策主要是为了
    A、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B、展示城市文明形象 C、促进城市文旅发展 D、提升居民文化素质
    (2)、哈尔滨的“爆火”可供传统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借鉴之处是
    A、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B、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本地的投资环境 C、加快城市化进程,吸引优秀人才落户 D、打造特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 3、大庆,别称“油城”,以石油、石化为支柱产业。大庆油田自1960年开发建设以来,创造过辉煌的历史,被誉为“世界石油开发史的奇迹”。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大庆油田出现了资源枯竭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图示为大庆市铁路和采油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庆成为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A、铁路交通便利 B、国内市场庞大 C、石油储量丰富 D、科技力量雄厚
    (2)、由于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大庆开始走上转型之路。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A、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新兴产业 B、利用技术积累,寻找新的石油产地 C、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发展农业 D、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 4、石漠化土地是指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大于等于30%的土地。下图为“我国石漠化土地省区占比统计图”,下表为“不同坡度和植被状况下的土壤流失率(t/km²)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坡度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灌木丛

    草地

    坡耕地

    裸地

    2.5°

    0

    0

    18

    134

    785

    1253

    5.0°

    2

    10

    55

    191

    1114

    1425

    10.0°

    6

    21

    65

    1154

    1421

    2541

    15.0°

    8

    28

    87

    1421

    1765

    4587

    20.0°

    12

    35

    101

    1547

    2885

    6847

    25.0°

    15

    39

    157

    1874

    5642

    8945

    (1)、形成这些地区石漠化的自然条件有

     ①雨水丰沛而集中 ②岩层破碎

     ③岩溶地貌广布 ④河流径流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贵州省防治石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合理发展立体农业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 ④全面实施坡改梯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5、生态脆弱区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图示为我国生态脆弱区及生态问题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③两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A、沙漠化、水土流失 B、沙漠化、土壤盐碱化 C、水土流失、沙漠化 D、石漠化、水土流失
    (2)、图中②地的生态问题很复杂,在该地各类生态问题中,最根本的是
    A、土壤侵蚀 B、森林破坏 C、草地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
  • 6、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2022年内蒙古煤炭产量12.2 亿吨、发电量6465亿度,其中风力发电量达1019亿度。图示为内蒙古煤矿及风电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内蒙古发展风电的优势条件是
    A、当地工业发达 B、地形平坦开阔 C、铁路交通便利 D、煤炭资源丰富
    (2)、相较于煤炭产业,内蒙古风电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资源开发成本高 B、属不可再生资源 C、资源外送较困难 D、可开发资源较少
  • 7、根据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全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大区。读我国综合自然区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划分主要依据

    ①洋流 ②海陆分布 ③新构造运动 ④土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区域的范围和边界会发生变化,体现了区域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动态性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是沼泽地特有的产物,由有机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三部分组成。当沼泽植物残体的堆积量大于其分解量时,泥炭不断积累、堆积,并发育成泥炭地。潮湿的泥炭地固碳能力远强于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汇”。然而泥炭地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干燥、被氧化,则会成为巨大的“碳源”。

    近代以来,随着英国农业开垦、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约有150万公顷泥炭地被排水疏干,此外还被用于燃料等用途而导致泥炭开采量增加,泥炭地的退化过程加快。下图示意英国泥炭地分布。

    (1)、从碳循环的角度,解释近代以来英国泥炭地由“碳汇”向“碳源”转化的原因。
    (2)、英国政府从排水和农垦等人为干扰因素入手,采取了修建堤坝,堵塞排水沟等措施,保护和改善泥炭地。结合图文资料,论述上述措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
  •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轮作休耕制度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手段,是探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具体实现途径,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是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点区域之一。贵州大部及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的部分地区,是全球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石漠化是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该区也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之一。

    (1)、分析西南地区采取轮作休耕制度的原因。
    (2)、指出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不同石漠化地区耕地实行轮作休耕的治理模式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秋香江是珠江水系干流东江中游的一级支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东高西低。1998年以前,秋香江上水电站数量及水库库容均处于较低水平,1998年之后水电站数量及水库库容急剧增加,已梯级建成水电站21座。2023年3月,多部门联动对秋香江流域开展专项调查,以实际行动推进秋香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下图为秋香江上小水电站分布图。

    (1)、分析秋香江流域进行梯级水电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出“1998年之后水电站数量及水库库容急剧增加”之后,秋香江下游水文特征的变化情况。
    (3)、针对当前秋香江流域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出该流域开发治理的可行性措施。
  • 11、靠近我国沿海附近的A地与内陆的B地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气象台站

    经度

    纬度

    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

    A地

    120°12'E

    36°16'N

    约14时40分

    约15时20分

    B地

    114°20'E

    30°31'N

    约14时20分

    约14时40分

    (1)、B地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
    A、1时40分 B、2时00分 C、2时20分 D、2时40分
    (2)、A地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B地,原因是A地( )
    A、海拔低 B、受海洋影响强 C、风力强 D、热岛效应明显
  • 12、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地区气温上升,其中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是其他地区的两倍,这就是北极放大效应。该放大效应使得北极地区增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北极放大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太阳辐射增强 B、海—气热传导增强 C、大气环流增强 D、冰雪的反射率增大
    (2)、北极地区明显增温出现的季节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13、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①②③的湖泊附近河流的流向,MN一线北侧的地势为(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2)、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其形成的原因是( )
    A、湖泊堆积 B、海浪堆积 C、冰川堆积 D、河流堆积
    (3)、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附近可能出现了( )
    A、断层 B、褶皱 C、地震 D、火山
  • 14、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是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考察站,建造者们为它在国内量身定做了装配式钢结构件和功能模块,到了南极现场拼装。下图为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的现场拼装,主要是为了( )

    ①减少施工人员

    ②提高施工效率

    ③减少环境污染

    ④提高工程质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和中国其他四个科考站相比,秦岭站建立的主要目的是( )
    A、获取冰盖冰芯 B、接待国内游客 C、开展国际合作 D、填补观测空白
  • 15、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调,要为城乡居民“微度假”“微旅游”创造条件。微旅游作为城乡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适应消费业态变化、激活经济发展动能的重要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图为基于城乡协同发展的微旅游杭州模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符合图中需求(消费)侧模式要求的是( )
    A、产品规模较大 B、较短的出行距离 C、开发度假产品 D、充足的度假时间
    (2)、目前乡村微旅游供给侧改革策略是( )
    A、发挥生态优势,打造新型微旅游产品 B、开发顶尖项目,带动多元化旅游活力 C、推动微旅游由“普遍化”向“小众化”发展 D、以科技发展为推动力提升微旅游吸引力
  • 16、2020年11月17—20日,吉林省出现罕见的大范围冰冻雨雪天气,其中出现的冻雨主要形成于冬季冷暖锋云系中,高空的雪花从锋面云系的上层落入暖层融化为雨滴,再下落至0℃以下的冷冻层时不冻结并保持过冷却状态,下图为2020年11月17-19日长春站温度场高度—时间剖面.此次冻雨对吉林省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树种的危害具有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冻雨主要出现在( )
    A、17日 B、18日 C、19日 D、20日
    (2)、东北地区少有冻雨的出现,此次冻雨形成主要是因为大气层中( )
    A、平均气温较往年高 B、有厚厚的冻结层 C、有明显的下沉气流 D、平均风速比较大
    (3)、此次吉林冻雨对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树种危害较大的可能是( )
    A、绿地草坪 B、低矮灌木 C、针叶松树 D、阔叶白桦
  • 17、产业发展是乡村发展的首要前提,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空间重构的直接动力。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乡村产业结构优化重组生产空间,将直接影响( )
    A、人口空间分布 B、城乡户籍制度 C、土地产权制度 D、乡村文化传承
    (2)、目前影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主导产业包括( )

    ①加工贸易型产业

    ②数字化转型产业

    ③旅游导向型产业

    ④现代化特色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封存是指将大型排放源产生的CO2捕获、压缩后运输到选定地点长期保存,而不是释放到大气中。地质封存是CO2 封存的主要方式,基本原理是模仿自然界化石燃料的储存机制,把CO2封存在地层中。海上石油开采伴随产生大量高浓度的CO2 , 溶于水后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珠江口盆地是南海北部一个大型新生代为主的沉积盆地,2023年3月19日,我国首个CO2回注井在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油田成功开钻,回注井与采油井相伴而生,可将近150万吨的CO2 封存于海底。图为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主要方法示意图。

    (1)、简述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意义。
    (2)、推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区上部岩层的特征。
    (3)、说出珠江口盆地二氧化碳回注井建设的不利海洋环境,并简述其对回注井建设的不利影响。
    (4)、与二氧化碳陆上地质封存相比,分析二氧化碳海底封存的优点。
    (5)、说明南海珠江口盆地成为我国首个二氧化碳回注井建设地的原因。
  •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孟加拉国地处恒河三角洲,目前总人口达1.7亿,人口密度超过1200人/km²。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水稻是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但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016年,中孟双方联合育种,新品种杂交水稻主要种植于旱季,可比当地最好品种增产20%以上。制种是杂交水稻生产的关键因素,分为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种子成熟期。其中,孟加拉国地区11月底和12月初为播种期,3月底至4月上旬为抽穗扬花期,5月初以后收割和晒种。表为 2021年孟加拉国水稻种植情况,图为孟加拉国气候统计图。

    季节

    时间

    水稻种植面积/万 hm²

    水稻种植总产量/万t

    平均产量t/hm²

    灌溉方式

    春夏季

    4-7 月

    113

    301

    2.66

    雨水

    雨季

    7-11 月

    588

    1 550

    2.63

    雨水

    旱季

    11 月到次年5月

    475

    2 018

    4.24

    灌溉

    (1)、简述孟加拉国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
    (2)、分析孟加拉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原因。
    (3)、解释旱季孟加拉国水稻单产和总产量比其它季高的原因。
    (4)、从气候角度分析孟加拉国旱季杂交水稻制种的不利因素。
    (5)、除了联合育种,请为中国帮助孟加拉国发展杂交水稻种植提出可行性建议。
  • 20、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冻融循环是高原地表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季节性冻融过程中普遍存在日冻融循环。图为青藏高原地区一年中持续日冻融循环出现次数分布示意图,表1为不同类型的季节性冻融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

    周期性变化

    I

    完全冻结—日冻融循环—完全冻结

    完全冻结—日冻融循环—完全融化—日冻融循环—完全冻结

    日冻融循环—完全融化—日冻融循环

    (1)、青藏高原冻土区普遍存在日冻融循环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降水多 C、海拔高 D、植被差
    (2)、甲、乙、丙三地日冻融循环分别对应的周期性变化是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Ⅲ、Ⅰ、Ⅱ D、Ⅱ、Ⅰ、Ⅲ
    (3)、甲区域出现连续日冻融循环的月份是
    A、2-4 月 B、5-7月 C、8-10月 D、11月一次年1月
上一页 626 627 628 629 63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