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祁连山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之一,是黑河、疏勒河和石羊河三条重要内流河的发源地,当地土地类型主要为草地和裸地。
    (1)、石羊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为( )
    A、海陆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海陆间循环
    (2)、祁连山区某山谷植被由草地退化为裸地,可能会导致该山谷( )
    A、蒸腾量增加 B、地表径流减少 C、地下径流增加 D、下渗量减少
    (3)、下列关于黑河、疏勒河和石羊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 B、处于不断自然更新的状态 C、为海洋输送大量泥沙 D、参与当地地表形态的塑造
  • 2、2024年2月14日傍晚时分, 日本九州鹿儿岛县樱岛火山喷发,火山灰与水蒸汽冲上5000米高空。 图1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位于图中的( )
    A、①层 B、②层 C、③层 D、④层
    (2)、此次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与水蒸汽主要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3)、此次火山喷发可能导致当地在近期( )
    A、昼夜温差增大 B、大气保温作用弱 C、大气逆辐射增强 D、大气削弱作用弱
  • 3、我国学者对出土于临洮的恐龙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骨骼属于剑龙,这可能是甘肃首次发现剑龙类恐龙化石。这一发现,对研究中生代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学意义。
    (1)、临洮恐龙化石出土于中生代地层,中生代又称( )
    A、三叶虫时代 B、爬行动物时代 C、无脊椎动物时代 D、哺乳动物时代
    (2)、下列事件属于中生代的是( )
    A、联合古陆形成 B、落基山脉形成 C、裸子植物繁盛 D、人类开始出现
    (3)、根据本次临洮恐龙化石的发现,可以合理推测( )
    A、该地地层形成与沉积作用有关 B、剑龙是临洮出土的最古老恐龙 C、该时代地层中保留有人类遗迹 D、临洮各时代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 4、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此次地震造成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导致青海近300公里公路不同程度受损。
    (1)、下列关于此次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
    A、震源位于上地幔 B、此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C、纵波先到达地面 D、“6.2级”表示破坏程度
    (2)、下列能正确反映地球内部圈层由内向外按顺序排列的是( )
    A、地幔一莫霍界面一地壳 B、地幔一古登堡界面一地核 C、地核一莫霍界面一地幔 D、地核一古登堡界面一地壳
    (3)、地震发生后,可能受到影响的地球圈层有( )

     ①岩石圈 ②生物圈 

    ③水圈   ④ 大气圈

    A、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5、人类长期致力于对火星的研究。最新发现显示,火星赤道以北的耶泽罗陨石坑在远古时期曾存在一个巨大的湖泊和河流三角洲,新发现为在火星寻找可能存在过的生命迹象增添了希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火星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为一颗行星 B、火星自身能发光 C、火星不属于天体 D、火星为远日行星
    (2)、与地球相比,火星( )
    A、距离太阳更近 B、位于河外星系 C、公转方向相反 D、昼夜温差更大
    (3)、地球是八大行星中唯一有高等智慧生命的天体,与火星相比,其优越的自身条件是( )
    A、稳定的太阳光照 B、适宜的大气条件 C、安全的宇宙环境 D、相同的公转轨道
  • 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山地纵横, 当地人将地势平坦的山间谷地称为“坝子”或“平坝”。 平坝传统村落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民族传统村落遗产。 大仓村 (由9个自然村组成) 是滇西北典型平坝村落,传统村落与优美环境相融相生,形成统一有机整体。 受自然空间限制、 经济发展和规划建设等影响,大仓村村落景观发生变化,传统村落景观面临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图示意大仓村 1970-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1)、大仓村土地利用状况可以反映该地景观空间格局。 依据土地利用状况推测大仓村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的垂直分布格局。
    (2)、分别指出 1970-2020年大仓村水田和旱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3)、请对传统村落景观面临的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 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针对空气污染、气候变暖和能源安全等问题,用低成本、清洁、可靠的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 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江苏省无锡市是全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表)。随产业规模扩大,无锡本地产业通过学习创新,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并不断研发新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起步阶段

    (2001-2005年)

    发展阶段

    (2005-2011年)

    寒冬阶段

    (2011-2014年)

    回暖阶段

    (2014-Y)

    中澳合作(澳方技术+中

    方投资) 建厂, 生产太阳能电池, 原料供应主要来自欧美.产品主要销往欧美

    全球市场向好,太阳能电池产能迅速扩张,并出现了一大批光伏组件生产企业

    欧盟以“双反”为由,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平均高达47.6%的反倾销税, 很多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

    随着全球光伏市场快速增长,以及国内市场升温,无锡的光

    伏产业出现回暖

    (1)、指出 2005-2014年影响无锡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海外因素,并评价其对无锡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
    (2)、说明无锡光伏产业发展和本地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3)、说明无锡光伏产业在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变化。
  • 8、读简图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敦煌雅丹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主要由风力在湖(河) 相沉积地层上侵蚀形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雅丹地貌群落。地质公园在中更新世晚期是古罗布泊的滋滨。地层中有深厚的湖相沉积层,晚更新世来自北面山地的暂时性洪流,带来大量砾石覆盖在湖相沉积层之上。 晚更新世中晚期古疏勒河干流曾自东向西流经地质公园,后因构造运动而改道,在干涸的古疏勒河河道上逐渐发育了雅丹地貌。地质公园南北两侧地层中存在湖相沉积物,但没有发育雅丹地貌。 图6为甘肃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区及周边地质剖面示意图。

    (1)、简述古疏勒河为敦煌雅丹地貌形成提供的物质条件。
    (2)、在图中方框内用箭头分别表示断层两侧断盘的运动方向,并说明此次构造运动对雅丹地貌形成所起的作用。
    (3)、雅丹地质公园内北部片区的雅丹垄槽大致呈南北走向,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同一海拔带内,微观地形通过改变坡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和水文过程,形成影响山区小尺度上土壤及植被格局的重要因子。祁连山中段的西水林区年降水量330-540毫米,景观为山地森林草原。图为西水林区内某坡面基本情况, 林地分布在北坡,盖度高;草地分布在南坡、西南坡、西坡、山顶及沟谷,盖度差别较大。南坡构谷土壤有机碳累积明显比其坡面多。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并处于不断的形成与分解中。

    (1)、说明该区域林地主要分布在北坡的原因。
    (2)、分析南坡沟谷土壤有机碳累积较多的原因。
  • 10、鄂尔多斯盆地沙漠高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00-400毫米,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多集中在夏季,年蒸发量可达 2000-3500毫米。 该区地貌景观主要由沙漠、湖淖、丘间洼地组成,湖淖众多。不同补给方式的湖淖水位变化特点不同,位于该区北部的湖淖——大科泊苏木湖常年有水,不易干涸。图为大科泊苏木湖地质地貌与湖水补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时令湖相比,大科泊苏木湖常年有水,不易干涸,与此密切相关的补给方式是(   )

    ①大气降水     ②承压水     ③潜水     ③地表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大科泊苏木湖流域大气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比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特点 B、地形特征 C、地表物质 D、植被状况
    (3)、从成因看,大科泊苏木湖属于(   )
    A、堰塞湖 B、火山湖 C、构造湖 D、河成湖
  • 11、地处中高纬度的波罗的海(图) ,在气象、 水文等方面不仅与外部海域差异显著,而且内部的差异也很大。M 表示波罗的海流入北海的洋流,N表示北海流入波罗的海的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同纬度的北海、 挪威海海域相比, 波罗的海冬季气温较低。 该差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水深度 D、洋流
    (2)、与N洋流相比较,M洋流的特点是(   )
    A、水量大、 盐度高 B、水量大、 盐度低 C、水量小、 盐度高 D、水量小、 盐度低
    (3)、与乙海域相比较,甲海域年内通航特点是(   )
    A、淤积少,通航时间长 B、风浪多,通航时间短 C、晴天多,通航时间长 D、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 12、老年流动人口是我国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化的双重压力之下形成的新型老年流动群体。根据不同的流动目的,将流动老年人口主要分为各丁经商型 照料子女型(照顾子女或孙辈)和养老型(看病和养老) 三种类型。 表2示意2015年不同类型流动老年人口的流动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流入地区

    总体

    务工经商型

    照料子女型

    养老型

    东部地区

    34

    31

    46

    26

    中部地区

    10

    14

    11

    7

    西部地区

    42

    39

    35

    49

    东北地区

    14

    16

    8

    18

    流动范围

    国内跨省

    43

    44

    50

    38

    省内跨市

    32

    33

    28

    34

    市内跨县

    25

    23

    22

    28

    (1)、2015年我国不同类型流动老年人口的特征是(   )
    A、务工经商型老年人口平均年龄较低 B、务工经商型老年人口多从事第二产业 C、养老型老年人口主要流向中部地区 D、Q照料子女型老年人口的流动时间最长
    (2)、2015年养老型老年人口国内跨省流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生态环境 B、风俗习惯 C、空间距离 D、社会保障
    (3)、为应对老年流动群体的日益增长,我国应(   )
    A、打破区城服务限制 B、延迟退休年龄 C、加强城乡户籍管理 D、限制流动范围
  • 1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半球较高纬度地区 (纬度高于50°N 的陆地区域) 土地覆盖类型发生巨大变化。 表1示意1982-2015年土地覆盖类型的转移矩阵 (单位:10³km²) ,完成下面小题。

    类型

    棵地

    耕地

    森芬

    草地

    无数据

    /盛木

    冰雪

    首页

    1982年总面积

    保地

    37935

    15.2

    7.4

    3022

    27

    0.1

    50.1

    277_3

    4148.5

    好地

    1.1

    3105.3

    439.0

    4625

    2.7

    0

    0

    0

    40105

    森林

    1.9

    173.1

    15791.2

    822.1

    15.6

    0.6

    3.8

    40.8

    168492

    草地

    196.5

    756.0

    16202

    8743.5

    14.0

    3.9

    23.7

    156.3

    11514.1

    无数据

    8.9

    4.9

    55.2

    92.3

    1041.7

    0.3

    1.9

    183

    12235

    灌木

    0.1

    0

    0.4

    0.9

    0

    1.4

    0

    0

    29

    冰雪

    66.3

    0

    12.8

    29.3

    0.8

    0

    367.7

    223

    499.2

    答原

    145.5

    0

    357.3

    386.7

    6.0

    0

    17.7

    5467.2

    6380.4

    2015年总面积

    4213.8

    4054.5

    18283.5

    10839.5

    1083.6

    6.3

    465.0

    59823

    44928.4

    注: 以第一行第二列的15.2为例. 表示从1982年到2015年, 有15.2×10³km²的裸地转变成了耕地。无数据表示未知植被类型。

    (1)、森林最主要的转入来源和转移去向分别是(   )
    A、灌木 草地 B、草地 草地 C、耕地 苔原 D、草地 耕地
    (2)、耕地面积增加主要来自草地而非森林,.原因是草地(   )
    A、更便于开垦 B、面积更广阔 C、年最高温高 D、土壤更肥沃
  • 14、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衡量经济系统对水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和管理的重要综合指标。长江流域横跨中国东、 中、西部,经济发展受水资源约束的问题突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解决长江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图示意2013-2019年长江流域(东、中、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3-2019年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基本格局是(   )
    A、西部增长率高于中部 B、东部低于中、 西部 C、东部增长率高于西部 D、西部高于中、东部
    (2)、进一步提升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是(   )
    A、控制人口规模 B、调整产业结构 C、促进技术进步 D、改善生态环境
  • 15、2022年我国某快递公司自建航空货运基地———湖北鄂州枢纽,是“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专业航空货运枢纽, 定位为货运枢纽、 客运支线机场。 该公司以新建的花油机场为中心,打造“覆盖全国、 辐射全球”的航空网络,形成“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快货物流圈。 每天凌晨的4到5个小时是高峰“货运时刻”,快递包裹经智能分拣后,被杖速送往世界各地。完成下面小题。

    (1)、相比武汉市,鄂州市作为航空货运枢纽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①航空货运市场大     ②空域资源更充裕

    ③多式联运更便利     ④土地资源更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枢纽航空货运多在凌晨时段作业,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运输速度 B、减少快件延误 C、协调航空客运 D、减少噪声污染
  • 16、【选修——环境保护】

    某中学组织学生对抚仙湖北部水质进行研学考察,抚仙湖位于云贵高原,是我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是国家一类饮用水源地。流域较封闭,水体更新慢,水温全年温差不大,全年平均水温17℃左右,最高达22℃左右,最低达12℃左右。图为抚仙湖流域示意图。

    (1)、推测抚仙湖北部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说明学生们选择在抚仙湖北部进行研学考察的原因。
  • 17、【选修——旅游地理】

    在平遥古城夜间旅游的人越来越多,2019年3月,首批26台智能机器人导游(如图所示)在平遥古城内正式投入使用。这些外表可爱的机器人,可以为游客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旅游服务,不仅可以伴随游客随走随讲,还可以充当代步工具,供游客骑行,每台机器人导游都处于连网状态,可以在线搜索游客的提问,并且还设置有防撞系统,当检测到和其他游客距离小于50厘米时,就会暂停前进。机器人导游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1)、分析机器人导游为游客提供的旅游体验。
  • 18、读简图和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玛珥湖是火山口湖的一种类型,是因水灌入火山口,导致局部水蒸气过多,排不出去,进而产生爆炸所形成,区别于其它火山口湖的特点是平地爆发,蒸汽、泥石同时喷发,湖面海拔较低,水深数10米。广东省湖光岩玛珥湖形成于距今14-16万年前,湖水面积2.3平方公里,湖深446米,其中湖底沉积物420米且保存自然完整,湖面低于海平面,湖域封闭,不受外界水系干扰,是世界最大的湿玛珥湖。湖光岩玛珥湖地质遗迹具有典型性、完整性特点,是同类湖泊的典型代表。图为湖光岩玛珥湖地理位置,图为湖光岩玛珥湖地质构造垂直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有学者对到达玛珥湖最深处附近的沉积物粒径粗细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沉积物粒径粗细变化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当玛珥湖湖泊水位变化时,与湖泊水搬运作用有关;当玛珥湖湖泊水位稳定时,与径流搬运作用有关。

    (1)、指出湖光岩玛珥湖属于典型玛珥湖的有力证据。
    (2)、分析湖光岩玛珥湖湖泊沉积物深厚且保存自然完整的原因。
    (3)、请为湖光岩玛珥湖的地理研学旅行设计研学项目。
    (4)、说出玛珥湖水位变化时到达湖泊最深处附近的沉积物粒径粗细变化并解释原因。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吐鲁番盆地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葡萄的主要生产基地,吐鲁番葡萄现已成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了改变过去以制干为主的方式,当地政府大力推广“春提早”“秋延晚”鲜食葡萄品种种植,生产反季节鲜食葡萄,并积极鼓励村民不断促进线上销售产品。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1)、分析当地推广“春提早”“秋延晚”鲜食葡萄品种种植的有利条件。
    (2)、简述当地发展“春提早”“秋延晚”鲜食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
    (3)、说明线上销售对促进当地果农种植“春提早”“秋延晚”鲜食葡萄的作用。
    (4)、指出当地持续大力发展“春提早”“秋延晚”鲜食葡萄种植需要注意的问题。
  • 20、冰川零平衡线是指冰川积累区与消融区的分界线,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是冰川年积累与消融量相等的位置海拔高度。冰川平衡是降水和气温等水热气候因素对冰川综合作用的结果,冰川平衡量等于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图分别表示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在1959-2010年间冰川零平衡线高度与年降水量变化图和冰川零平衡线高度与年平均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9~2010年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急剧上升的时间段是( )
    A、1959~1970年 B、1972~1984年 C、1988~1995年 D、1996~2008年
    (2)、1959~2010年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变化的主导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3)、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60~2010年零平衡线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带来的影响是( )
    A、海平面上升 B、降水增多 C、林线上升 D、雪线上升
上一页 620 621 622 623 624 下一页 跳转